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孔子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但具体的文本所指在学术界存有异议。本文以详实的文献资料,从礼乐、射御、书数三个方面依次论证、考辨了孔子的教学内容中包含“六艺”之教:礼乐,为孔子一生所重视和追求,礼乐相济是人格完善的基础:射御之教,包括“五射”和“五御”,从表面看似乎是单纯的技术教育,但在孔子时代,射御之术包含着丰富的礼节和为人处事之道:书数之教,即“六书”和“九数”的教育.是培养学生智力的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2.
我国先民教育以“六艺”为内容。“六艺”即指礼、乐、射、御、书、数,是周代官学教育不同学科的分类。然“六艺”的各自形成与发展在时间顺序及内容安排上却有诸多存疑。故考释其疑,则不仅可弄清我国先民教育的基本线索,更可从中了解民族早期文化教育形式与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张衡传》一文中有“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的句子,注解说:“[六艺]见《周礼》,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笔者认为这一注解是错误的,这里的“六艺”应指《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六部经书。注解中这“六艺”并非太学里的教学内容。汉武帝于公元前124年置太学,设五经博士,传授《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而注解中的“六艺”指西周国学的教育内容,《周礼·地官司徒》:“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  相似文献   

4.
“六艺”是西周时期学校教育的六门课程,包括“礼”、“乐”、“射”、“御”、“书”、“数”。1.礼:包括政治、历史和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2.乐:属于综合艺术,包括音乐、诗歌和舞蹈。3.射:即射箭技术训练。4.御:驾驭兵车技术训练。“射”和“御”是军事训练课。当时作战以战车为主。每辆战车由甲士(包括御者、射者、盾牌手)和徒兵各若干组成。甲士身穿盔甲,在车上;徒兵步随。车兵进攻的主要武器是弓箭,所以射箭和驾车是最基本的军事技术训练。5.书:识字与书写,如干支次序“甲子、乙丑、丙寅……”,方位“东、南、西、北”等。6.数:计算九九,加减乘除等。辨认方位,认识干支与熟悉九九,对于日常生活,甚至对于行军与部队组织方面,也是大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5.
《师说》:“李氏子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课本注释为:“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乐》久已失传,这是沿用古代的说法。”《张衡传》“衡少善属文……遂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课本则注释为:“〔六艺〕见《周礼》,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相似文献   

6.
说“射”     
“射”与“礼”、“乐”、“御”、“书”、“数”并称六艺,是周代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技艺。到了汉代还在延续,《汉书·张衡传》载:“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即包括射术。古人既崇文,也尚武,射箭是必学的武艺。孔子兴办私学,既教礼乐,也授射御。“射”的本义就是射箭,原写做“身矢”,《说文解字》解释为:“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从矢从身。篆文射从寸。寸,法度也,亦手也。”射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狩猎活动,善射者被视为神人,后羿射日的古老神话传说就证明了这一点。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弓弩的杀伤力与优…  相似文献   

7.
"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门科目的教育。从古至今,人们对它的研究也是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的,如:六艺的人文思想、六艺的教育意义和六艺的特点等等。对"六艺"的语源义进行探求,是以求从新的方面,即古代汉语角度对"六艺"进行研究。得出:"礼"、"乐"、"射"、"御"、"书"、"数"的语源义分别是"有规则"、"美,好"、"舍弃,远离"、"禁止"、"把……明显化,表现出来"、"把一个整体的东西细分"。  相似文献   

8.
西周春秋时代贵族教育的科目,不是《周礼》记载的“六艺”,而应该是河南信阳长台关楚简记载的书、言、射、御、礼、乐,其中“言”的科目因西周“言礼”而设,又因“言礼”需赋诗言志而有诗教。西周春秋时代的诗,除了“诗”之外,还包括某些有韵的“书”,因此“言”是孔子“六艺”中诗、书的源头。  相似文献   

9.
《张衡传》写道:“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课本中对该处的“六艺”注为“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有人提出《师说》中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其“六艺”的解释注为“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乐》久已失传……。”这两处对“六艺”的解释不是正相矛盾么?对于这个难点,有一论之必要。  相似文献   

10.
说“六艺”     
“六艺”有两种含义。其一,指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写字)、数(算术)六种本领。这是奴隶主阶级教育子弟的六种技艺。书证:《周礼》:“保氏掌谏五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日五礼,二日六乐,三日五射,四日五驭,五日六书,六日九数。”  相似文献   

11.
理论是一种人为的建构,其目的是解释现实或揭示出隐藏在现实背后的机制。长期以来,高等教育研究作为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主要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来解释高等教育现实,基于高等教育本体的理论建构相对匮乏。高等教育研究需要问题驱动,高等教育发展需要政策驱动,但无论高等教育研究还是高等教育实践都需要"高等教育理论"引领。所谓"高等教育理论"不是从其他学科移植来的"关于高等教育的理论",而是从高等教育的内在逻辑出发所建构的基于高等教育本体的"理论"。"关于高等教育的理论"是开展高等教育研究的资源,"高等教育理论"则是高等教育研究的最后结论。  相似文献   

12.
现代职业教育呼唤"双师"教师队伍建设,但是职业院校建设专任"双师"教师队伍和兼职"双师"教师队伍都遭遇困境。职教"双师"教师标准尚未明确、职业院校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作用被误解和企业的主体地位没有实现是职教"双师"教师队伍建设失败的根源。重新定位政府、行业、职业院校和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功能,政、行、校、企等"四方协同"构建职教"双师"教师人力资源体系是当前职教"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十四五”时期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新要求,而发展模式创新是职业教育适应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坚持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内涵发展、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对“双高计划”建设学校,要针对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聚焦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创新育人模式、创新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创新教师发展模式、创新技术服务模式、创新专业建设模式,打破原有体制机制籓篱,彰显类型特征,构建跨界融合的生态系统,整体推进学校跨越式发展,实现职业教育“增值”,为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赋能”。  相似文献   

14.
“一体多翼”的劳动教育教材体系,其中“一体”指劳动教育专用教材是开展劳动教育必修课教学的主要依据,“多翼”指与劳动教育密切相关的,体现劳动教育特点与要求的学科教材,是进行劳动教育必修课教学的必要补充。研究分别从自我、他人、社会三者之间关系,学科知识与劳动教育内容二者关系的视角,构建涵盖劳动教育教材和非劳动教育教材的体系。在此过程中,要处理好劳动教育教材和相近课程教材、劳动教育教材与其他非劳动教育教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与改进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总结以往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基础上,通过几年摸索实践,逐步形成了凝聚“三殷力量”,构建“三大体系”,优化“三个课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并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6.
"三全育人"是新时代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大学生成长现状及发展需求是探讨"三全育人"实践路径的基本前提。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对自我及专业的认知不够全面,学习生活现状不太满意,成长发展需求呈现多样化。"三全育人"的实践路径可以从"全员树立学生发展为本新理念、全方位构建资源深度融合新平台、全过程建立教学多维联动新机制"三个方面进行,以打造大学生成长需求服务新体系,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7.
流行音乐正式登上中国历史舞台以来,其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形式,百余年来在普罗大众的精神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也参与了青年人的人格塑造与价值观形成过程。伴随消费主义思潮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群体,非常容易被当下眼花缭乱的媒体和传播手段裹挟而呈现“认同”危机。通过梳理中国流行音乐中的“家国叙事”,分析大学生“家国认同”危机的表现形式,提出了在大学通识教育中通过加入流行音乐教育这一环节,更加涵育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构建“家国认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融东西方教育模式,培养“T”型人才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T”型人才资源的开发 ,将意味着全世界掀起一场教育变革。东西方教育各有各自的模式 ,于是培养出不同特点的人才 ;东西方教育模式是相通相融的 ,我们要根据这种互补性 ,扬长避短 ,培养学贯中西的人才 ;为了培养“T”型人才 ,应该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实行改革。培养“T”型人才 ,东方教育要改革 ,西方教育也要改革  相似文献   

19.
从“三创教育”的内涵、作用 ,探讨构建“三创教育”的模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智育概念在19世纪中叶的产生是以科学的兴起为历史背景的,这标志着学校教育的重心转向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立足21世纪的教育实际,我们可以将智育概念从横向解析为作为一种教育活动的智育、作为人的全面发展一个方面的智育、作为教育活动一个维度的智育三个方面;从纵向将其解析为常识的教育、知识的教育、智慧的教育和精神的教育四个层次。通过对智育概念进行这样纵横两个方向的解析,我们可以揭示教育实践中的智育在不同维度和层次上的不完整性,进而在此基础上对当代人类社会诸多教育问题的深层成因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