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探讨体育舞蹈锻炼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随机抽取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60名大学生进行为期20周的体育舞蹈锻炼,对其锻炼前后进行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CL-90量表)的测试,结果显示:体育舞蹈锻炼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显著提高,且呈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人际关系”、“抑郁”、“敌对”、“焦虑”等项因子的健康水平异常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健身塑形运动处方对超重肥胖大学生血脂、体质指数及心理的影响.探讨维护超重肥胖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配对随机化的方法,将86名超重肥胖大学生自愿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实验开始,所有实验参加者均进行血脂检测,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指数(BMI),同时采用scl-90进行问卷调查并做出评定,然后,实验组实施健身塑形运动处方,对照组按原锻炼习惯锻炼,16周后实验结束.在同等奈件下复测血脂、体重、身高,再次问卷调查并评定.结果:对照组实验前后血脂、BMI、及SCL-90各因子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实验组实验前后及实验后与对照组组间对照血脂、BMI有明显差异(P〈0.05 P〈0.01).SCL-90问卷调查评定结果:实验组实验前后在强迫症状、抑郁、敌对3个因子上差异明显(P〈0.05),在人际关系、焦虑、精神病性因子上差异非常明显(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对照:人际关系、抑郁、精神病性、焦虑4因子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超重肥胖大学生实施健身塑形运动处方有助于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制定八套不同类型的健身运动处方,并在大学生课外活动中进行处方锻炼实验,探讨各类型健身运动处方锻炼对大学生血流动力流变学参数的影响,比较其不同的健身效果.为提高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科学性、锻炼增强心血管功能的实效性提供实验参考.结果显示:锻炼后男女生各实验组动脉压差、血管弹性扩张系数、血管顺度、总血容量、微循环半更新率比锻炼前有不同程度增大,多数实验组主动脉排空系数比锻炼前增大,总周阻力、左心室喷血阻抗、血液粘度、微循环半更新时间、微循环平均滞留时间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表明本实验制定的健身运动处方可有效增强人体的心血管功能,很好改善人体的血液状况,对人体微循环功能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运用《国际大学调查量表》,对天津市335名职技高师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职技高师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较低(M=3.26);职技高师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存在性别差异(t=-4.865,P〈0.001),女大学生体验更多的主观幸福感;职技高师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不存在城乡差异(t=1.90,P〉0.05)。  相似文献   

5.
周明 《运城学院学报》2012,30(2):102-104
不同的体育锻炼方式对女大学生生活质量具有不同的影响。达到体育人口标准的女大学生生活质量要优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女大学生。因此,应重视体育锻炼对女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影响,科学指导女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使其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与健康知识,并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自觉锻炼习惯,为我国终身体育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硝普钠与拉贝洛尔对高血压急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高血压急症56例,随机分为硝普钠组与拉贝洛尔组。28例采用硝普钠治疗,其它28例给予拉贝洛尔。两组均静脉持续用药6小时。每例于治疗开始和结束时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降压总有效率硝普组为100%(28/28),拉贝洛尔组92.9%(26/2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硝普钠组起效快于拉贝洛尔组。患者经硝普钠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显示低切变率下全血粘度、高切变率下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取集指数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下降(P〈0.01或P〈0.05),与拉贝洛尔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拉贝洛尔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值虽有下降,但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程度(P〉0.05)。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硝普钠组明显低于拉贝洛尔组(3.6%,vs 21.4%,P〈0.05%)。结论:硝普钠治疗高血压急症疗效确切、起效快、不良反应少,且该药有改善血液流变性作用,优于拉贝洛尔。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大学生目标追求与心理幸福感心理落差的关系研究。本研究采用目标追求的入世出世问卷、心理幸福感问卷、大学生心理落差自评问卷对某高校6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学习方面(t=2.30,P〈0.05)、人际交往(t=2.29,P〈0.05)、课外生活(t=2.47,P〈0.01)、低要求(t=2.64,P〈0.01)、出世(t=2.19,P〈0.05)存在显著差异;是否是独生、是否是学生干部和生源地在心理幸福感与心理落差、目标追求的入世出世关系各维度上无显著差异(P〉0.05):心理幸福感总分与目标追求的出世(r=0.47,P〈0.01)入世(r=0.42,P〈0.01)存在显著正相关;心理幸福感总分与心理落差总分(r=-0.54,P〈0.01)存在显著正相关;大学生心理落差、目标追求的出世入世对心理幸福感具有预测作用(F=49.22,P〈0.001)。男大学生在学习方面、人际交往、课外生活、低要求、出世方面均高于女生:大学生心理落差越低,心理幸福感越强。大学生目标追求的入世出世的分数高,心理幸福感越强;大学生心理落差对心理幸福感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大学生目标追求的出世入世对心理幸福感具有正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应对方式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不同年级大学生人格特征、不同性别大学生幻想应对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神经质)人格特征与解决问题应对方式呈负相关(P〈0.01);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呈正相关(P〈0.01);与主观支持呈负相关(P〈0.05)。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总分呈正相关(P〈0.01);自责与主观支持呈负相关(P〈0.05)。求助与支持利用度和支持总分呈正相关(P〈0.01)。幻想与客观支持呈负相关(P〈0.01)。年级是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影响因素、女性大学生更多运用幻想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应对方式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不同年级大学生人格特征、不同性别大学生幻想应对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神经质)人格特征与解决问题应对方式呈负相关(P〈0.01);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呈正相关(P〈0.01);与主观支持呈负相关(P〈0.05)。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总分呈正相关(P〈0.01);自责与主观支持呈负相关(P〈0.05)。求助与支持利用度和支持总分呈正相关(P〈0.01)。幻想与客观支持呈负相关(P〈0.01)。年级是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影响因素、女性大学生更多运用幻想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一1α)、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AQP-1)表达对宫颈癌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中HIF-1a、AQP-1的表达,利用CD105标记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HIF-1α在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0%,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明显相关(r=-0.674P〈0.05和r=0.897P〈0.001),与临床分期、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AQP-1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率为87.1%,表达水平与肿瘤体积、临床分期明显相关(r=0.989P〈0.05和r=0.807 P〈0.001),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之间无明显相关(P〉0.05);微血管密度与肿瘤体积、浸润深度之间存在明显相关(r=0.609P〈0.05和r=0.845P〈0.001),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之间无明显相关(P〉0.05);AQP-1的表达水平与微血管密度之间不存在明显相关(P〉0.05);HIF-1a的表达水平与微血管密度之间存在明显相关(r=0.989P〈0.05);AQP-1的表达水平与HIF-1α的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相关(r=0.648P〈0.05)。结论:HIF—1α、AQP-1都参与宫颈癌缺氧诱导新生血管过程,并且与微血管密度密切相关。其中HIF-1α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Tei指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脏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6例.按Ganau分类法将原发性高血压分为4型;正常构型(A组,46例)、向心性重构(B组,53例)、向心性肥厚(C组,40例)、离心性肥厚(D组,37例);正常对照组35例。以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舒张末期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及左室内径(IVS、LVPW、LVDed),二尖瓣血流频谱图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血流峰值比(E/A),左室射血分数(EF)及Tei指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的比较:各组同年龄、性别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C、D组病程有显著性差异,C、D组收缩压最高(P〈0.05),B、C、D组脉压最高(P〈0.05);2.各组超声心动图结构参数比较:C组、D组LA最大(P〈0.05);B组LVDS最小(P〈0.05),D组LVDS最大(P〈0.05);C组IVS、LVPW最厚(P〈0.05);B组、D组IVS、LVPW轻度增厚(P〈0.05);C组RWT明显厚于其它各组(P〈0.01);C组、D组LVMI质量显著增加(P〈0.01),但C组、D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3.各组超声心动图功能参数比较:高血压各组的E/A值均减低(P〈0.05),EF只有D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高血压各组Tei指数均较对照组增加,呈递增趋势,各组间有显著性意义。结论:Tei指数可以客观、真实的评价高血压患者不同左室构型的心功能情况,对于评估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验探析太极拳“逆腹式呼吸”锻炼对大学生有氧代谢及运动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太极拳“逆腹式呼吸”锻炼前后肺活量和1000m(男)、800m(女)的成绩显著提高,且女大学生的提高比男大学生明显.提示:太极拳“逆腹式呼吸”锻炼可明显改善大学生的有氧代谢及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吴亮 《考试周刊》2008,(51):158-159
目前大学生体质逐年下降,而体育锻炼现状却不尽人意,只有34.2%的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不够。男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状况好于女大学生,不同年级中,三年级锻炼情况最好。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情况不太理想,不能达到体育锻炼的良好效果。男女大学生、不同年级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池州学院500名在校生进行有关体育锻炼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池州学院学生锻炼次数偏少,男生好于女生,女大学生的锻炼现状不容乐观;(2)池州学院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积极,目的明确,以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丰富业余生活为主,但对体育锻炼知识的了解不足。(3)在锻炼项目的选择上,男生经常参加的项目主要是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排球等;女生是羽毛球、乒乓球、跑步、形体健美操、交谊舞等。锻炼形式以"和同学或朋友一起"为主;(4)没有时间、学习任务重和锻炼设施不足等是影响大学生参加锻炼的客观原因,而主观上"懒惰"和"没有恒心"成为大学生需要克服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研究女性激素与结肠动力学的相关性。方法实验组大鼠分别每日皮下注射雌、孕激素,记录大鼠粪便重量及粒数;利用炭沫推进试验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大鼠结肠传输功能;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比较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Cajal间质细胞(ICC)数量。结果孕激素组较对照组24h粪便重量减轻(P〈0.05),大便粒数减少(P〈0.05),结肠推进率明显延长(P〈0.05),结肠组织中Cajal间质细胞数量减少(P〈0.05);雌激素组与对照组差别不明显(P〉0.05);孕激素组与雌激素组间各指标差别明显(P〈0.05)。结论孕激素可引起结肠动力学改变,推测孕激素可能与女性便秘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沈阳工程学院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进行测量、调查和分析,依据体育锻炼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按不同锻炼水平将大学生身体自尊情况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不同锻炼水平对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锻炼水平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具有显著差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校大学生体质逐年下降,而体育锻炼现状却不尽人意。据统计,只有34.2%的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不够。其中,男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状况好于女大学生。不同年级中,三年级锻炼情况最好。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情况也不理想,不能达到体育锻炼的良好效果。男女大学生、不同年级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南宁师专女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该校女大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的觉悟较高、锻炼目的明确。大部分学生每周不同程度地参加课余体育锻炼,但锻炼时间较短强度较弱锻炼效果不佳,缺乏必要的健身知识和方法。为此,提出积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通过随机选取的60名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经过10周的实验,探讨有氧无氧组合练习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部分指标的影响,求证其对改善女大学生身体形态、塑造体形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有氧无氧组合练习,女大学生体重、围度(上臂围、腰围、大腿围和小腿围)指标均有所下降,并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臀围指标有所下降,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体质量指数和腰臀比方面,趋近于健康标准的人数增加。证明有氧无氧组合练习对改善女大学生身体形态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南通市三城区(崇川、港闸、开发区)不同年龄群体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了不同年龄群体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与动机及锻炼的频率、锻炼时间、项目选择、锻炼方法等现状。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群体参加锻炼的目的差异性不明显,特别是"增强体质,疾病康复"两大目的占有明显的优势。但在内容、锻炼人数的比例及锻炼的稳定性方面60岁以上人群比例高于其他人群;体育锻炼地点呈现广泛性;锻炼方法的来源主要是个人爱好与习惯、身体疾患需要锻炼、工作与交际的需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