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了考察超级电容微网储能性能,以典型超级电容实际产品为对象,针对恒电压、恒电流以及恒功率3种充电模式,研究充电时间及储能效率问题.提出了各种充电模式的数值计算方法,并利用严格的数学推导讨论了不同充电模式的效率问题.同时通过一个独立PV/EDLC系统验证了计算的准确性.最后研究分析了不同充电模式的充电速度与能量损失的权衡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恒电压和恒电流充电方式相比,恒定功率充电方式更适用于微网系统.混合充电方式在实际应用中会更高效节能,但需根据实际具体要求合理处理不同充电模式的组合比例.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基于双蓄电池储能系统的电压分层协调控制策略,以储能系统为主体协调控制母线电压稳定。根据母线电压的变化范围将系统的动态调节过程划分为稳态阶段与暂态阶段。稳态阶段下,采用双蓄电池组共同协调工作方式,解决了负载突变导致单组蓄电池充放电电流过大,易引起过流故障的问题;暂态阶段下,采用基于改进下垂控制的双蓄电池组轮换协调工作方式,解决了单组蓄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达到上、下限后,出现过充或过放情况引起的蓄电池损坏问题。利用Matlab/Simulink平台分别对系统的两种动态调节过程进行仿真,验证各阶段下所提出的工作方式的有效性,并通过单、双蓄电池组的对比,验证所提出控制策略的合理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The charg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alve-regulated lead acid (VRLA) battery driven by solar energy were experimentally studied through the pressure-control method in this paper. The aims of the research were to increase charging efficiency to make the most of solar energy and to improve charging quality to prolong life of battery. The charging process of a 12 V 12 A·h VRLA battery has been tested under the mode of a stand-alone photovoltaic (PV) system.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sure-control method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PV charging of the VRLA battery and make the best of PV cells through the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 The damage of VRLA battery by excess oxygen accumulation can be avoided through the inner pressure control of VRLA battery. Parameters such as solar radiation intensity, charging power, inner pressure of the battery, and charging current and voltage during the charging process were measured and analyzed.  相似文献   

4.
基于DS2438的多功能智能蓄电池充电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DS2438智能充电器的设计方案,该智能充电器能对各类蓄电池进行充电,并对充电电池具有自动检测能力.监测芯片将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通过单总线的方式送到单片机,由单片机AT89S52进行控制,保证蓄电池不过充,以合理的充电方式进行充电,使其蓄电池延长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太阳能光伏发电铅蓄电池充电的简易实验教学平台,由光伏电池板、充电控制器、阀控式铅蓄电池和变阻箱负载构成。以近似梯度值计算代替一阶求导,提出了一种变步长的电压扰动观察法来实现太阳能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以STM8S105单片机为控制器核心,采用Buck直流降压斩波主电路,结合铅蓄电池四阶段充电方式,进行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测试表明,该实验平台具有MPPT功能,造价较低、结构简单、性能良好、易于操作和维护,能够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关于电容器连接中能量损失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电容电路的瞬态分析及仿真,解决了储能电容器与非储能电容器并联的电路中能量损失问题。在电容器的相互连接时,由于换路时电路的瞬态过程充放电电流非常大且连接导线的电阻不可忽略,因而,理想的纯电容电路的条件不充分,电路中能量和电量均守恒。  相似文献   

7.
为了缩短铅酸蓄电池的充电时间和延长其使用寿命,设计了一种太阳能LED路灯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实时采集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的电压来调整PWM波形的占空比,从而实现快速脉冲充电.恒压限流快速脉冲充电方法能有效消除蓄电池极化现象,提高充电效率.此系统能准确控制蓄电池充放电过程,可广泛用于农村道路亮化工程,具有可靠性高、性价比高、节能环保、CO2零排放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太阳能升压与电池充电控制电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太阳能升压电路和充电控制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并研究了电路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依据电活性聚合物电致大变形特性,揭示其机电耦合规律及能量转换机理.采用丹佛斯生产的硅树脂电活性聚合物材料,构建电活性聚合物风能发电机实验平台,在不同激励电压,不同行程,不同频率下,开展大量恒电荷收集能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应变与激励电压越大,发电装置收集能量越大,当行程为30mm,激励电压为1700V时,收集能量达到36.2 mJ,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前较先进的电动车充电站大都采用变电流间歇充电法,该法可以实现蓄电池的快速充电,但无法避免极化现象的产生,并且只能对几种固定电压和容量的蓄电池进行充电.为此,介绍了一种新型电动车充电站智能充电器的设计.系统采用波浪式变电压变电流正负零脉冲充电法;主电路主要由半桥逆变电路、放电电路和辅助电源电路组成;控制系统采用了PIC单片机,借助SG3525和霍尔传感器来实现充电控制. 该系统不仅避免了极板极化现象的产生,而且能对不同电压和容量的电池进行充电选择,还可以显示实时电量,从而更好地保护了蓄电池,提高了电动车充电站的交互性与智能性.  相似文献   

11.
根据光伏阵列的输出特性与蓄电池充电特性,设计了一套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光伏充电系统。该系统以dsPIC30F5011单片机为控制器,采用Cuk电路为充电主回路,根据蓄电池端电压对蓄电池采用四阶段充电控制策略。在欠电压充电阶段,采用基于PI调节的涓流对蓄电池充电;在快速充电的阶段,使用基于电导增量法的最大功率跟踪算法对蓄电池充电;在过冲与浮充阶段,使用基于PI调节的带有温度补偿的恒压充电。试验结果表明,最大功率点跟踪能快速跟踪外界环境的变化,并稳定工作在最大功率点,提高光伏电池的使用效率;过冲和浮充电压精度高,能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关于互惠系统的捕获优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种群互惠系统的捕获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先将模型一般化,并对其进行定性分析,讨论了其生态学意义,对于最优捕获策略问题做了更实际的改进,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移动小车无法实时显示当前电量,易出现电池过放从而降低电池循环使用寿命的问题,利用 Arduino 作为主控制器采集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数据,将三者作为 BP 神经网络的输入量,计算电源 SOC 值,最后通过 LabVIEW 平台嵌入该算法实现对电源 SOC 的实时估算。实验结果表明,神经网络训练误差可满足实际要求,硬件系统整体运行可靠。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电源的 SOC 值、电压、电流和温度值,从而避免电源出现异常工作状态,提高电池循环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A cymbal transducer is made up of a piezoceramic disk sandwiched between two dome-shaped metal endcaps. High circumferential stresses caused by flexural motion of the metal endcaps can induce the loss of mechanical input energ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radial slots fabricated in metal endcaps can release the circumferential stresses, and reduce the loss of mechanical input energy that could be converted into electrical energy. In this letter, the performance of a slotted-cymbal transducer in energy harvesting was tes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utput voltage and power of the cymbal are improved. A maximum output power of around 16 mW could be harvested from a cymbal with 18 cone radial slots across a 500 kΩ resistive load, which is approximately 0.6 times more than that of the original cymbal transducer.  相似文献   

15.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供应瓶颈问题,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供电系统.该系统在实现基于太阳能的电池充电、电池保护等功能的同时,能够自动检测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电压值,并可在其值达到设定值时,将系统供电源由充电电池切换为太阳能电池板,通过降压稳压处理后为节点提供所需的工作电源.测试结果表明:该供电系统输出电压3.3 V左右,平均偏差小于3%,能够为野外环境中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提供持续稳定的电源供给.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由PLC控制的全自动电容检测装置设计方案。针对现有电容检测设备能耗高、测试效率低、体积庞大等问题,研制了一种可实现多端在线检测、能耗低、结构简单、检测效率高的全自动智能型电容器成品检测设备,实现了测试过程中参数任意选择、被测电容自动检测、合格元件自动分选与统计。  相似文献   

17.
常见电子产品电压跌落的原因是由于没有足够的电能接续,而电源电压跌落时电能的接续主要是由滤波电容储存的电能完成。增加电容容量、减少负载功耗、提高电容初值电压等三种通过延长电容充放电时间之方法可有效解决电子产品的电源电压跌落问题。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基于交直交变频器的直流六脉波电压小电容结构和变频控制策略,实时采样母线脉动电压并依据磁链轨迹需求计算空间电压矢量调制脉宽,得到谐波含量较少的逆变输出。在仅考虑电动机感性能量回馈的情况下,根据逆变侧瞬时回馈电流大小及时间计算出直流母线最小电容参数,同时针对瞬时负载波动和转速突变产生的惯性能量回馈问题,用瞬时关断输出方法进行抑制,必要时通过能耗制动单元加以限制。通过Simulink仿真,验证小电容的计算结果和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因线圈偏移、受电设备阻抗变化等导致系统模型参数不精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LCL-S 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负载与互感辨识方法。根据LCL-S补偿拓扑原边恒流及副边恒压的输出特性,采用滤波电容能量守恒理论,建立负载输出电压与互感、原边线圈电压与负载的数学描述。以输出电压理论值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构建成本函数,设计粒子群算法,通过数值寻优实现参数的辨识。仿真与实验结果均验证了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辨识出互感与负载大小,且无需增加额外硬件电路及控制,降低了系统复杂程度。  相似文献   

20.
电池储能技术在可再生能源电站并网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常规能源电站不同,可再生能源电站的出力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其大规模并网将对电网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文章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主流电池技术的特性,以及电池储能系统BESS在可再生能源电站并网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和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电池储能系统可显著改善可再生能源电力固有的间歇性,实现对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有效调度,且能平滑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功率波动,降低其对电能质量和电网稳定运行的不利影响。因此,BESS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应继续加强对降低电池成本以及大型电池储能系统的集成、运行技术等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