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语文文本细读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高效方法,有助于锻炼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新课标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而咀嚼文字、细读文本始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想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现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尤其是当前社会"大众阅读""快餐阅读"等阅读理念盛行的形势下,文本细读有独特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文本细读实施的必要性,其次分析当前高中语文文本细读落实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重点提出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文本细读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新课标和新教材.在语文教育理念上变化很大.这就要求我们高中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先进的语文教育观. 1.“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既肯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也明确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并重的.不应该片面强调某一方面.更不能否定任何一方。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教学目标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要在充分发挥其工具属性的同时,更加注重其人文属性的培育.在现有的高考制度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大量存在着人文性缺失的现象,需要依托课程改革的背景,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构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标理念的引领下,高中语文新课改如火如荼地展开。在这新一轮课改的浪潮中,高中语文教学的空间将进一步得到拓展,语文教学个性化将进一步得以强化。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个语文课程特点出发,文学教育将担起"发挥课程育人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不断更新,信息技术逐渐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用,挖掘文本信息,展示语文魅力,实现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教学的整合。一、信息技术和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整合的意义语文具有实践性强、涉及范围广等特征,并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语文属于一门基础科学,具有很高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语文侧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探究能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标理念的引领下,高中语文新课改如火如荼地展开。在这新一轮课改的浪潮中,高中语文教学的空间将进一步得到拓展,语文教学个性化将进一步得以强化。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个语文课程特点出发,文学教育将担起“发挥课程育人的功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任。文学教育课理应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减轻语文的工具性转向学生素质培养,高中语文教师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构建创新型教学模式,大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本文主要从审美性教学、情感性教学、趣味性教学、形象性教学、人文性教学等五个方面探讨了高中语文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在让学生掌握语文基本能力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具有高尚的情趣、健全的人格,创新的思维,促进学生人文精神、道德品质、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际,从"对话"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互动"型教学方式的构建和"文本"个性化解读的实施三个方面阐述"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探索促进学生素质整体提高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考试》2008,(2)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的基础性课程。语文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应培育学生热爱母语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母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  相似文献   

10.
1.人文。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实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这一提法,符合母语学习的习得规律和语文能力形成的特点。3.素养。“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的提出可以说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4.对话。“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新课标引进“对话”这一理论,就是要让学生从目前课堂上“被训听”、“被追问”的状态中解放出来。5.自主。“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一门具有较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课程,语文来源于生活,语文也必将应用于生活。高中语文教学要想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紧密地和生活融合起来,这样才能让语文更有味。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把人文性与工具性作为语文课程的两个基本属性.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很难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平衡点.现在不少的语文课堂从过去偏向技术性操练滑向了另一个极端,出现过度的人为灌输,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语言文字历练实践还是很少.如此下去,不但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落空,人文性目标也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平衡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语文的工具性首先是作为学习知识的基础学科出现的。小学语文主要是加强字词教学,培养学生积累、理解、运用词语的能力。初中语文在字词教学的同时,感悟课文的文化内涵,实现从工具性向人文性的过渡。高中语文课本则主要是文选性质的教材,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培养学生感悟古今中外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推进课程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成为一个热点的话题.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新的一轮课程课改推进的过程中,应于细徽处、在点滴间关心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作文教学中融合与渗透人文精神,凸显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既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又提升学生的作文高度.  相似文献   

15.
高中语文情感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的特点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要体现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特征,就必须进行情感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大情感教学投入,充分发挥情感的组织调节作用,突出、体现人文性的意涵,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更在情感方面有所发展,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和价值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明确了语文教育的"一个中心":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这一点已经成为语文教育界的共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对此,巢宗琪先生作了注解:"‘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实践性的特点;‘人文性’  相似文献   

17.
杨春 《职业技术教育》2005,26(35):32-33
新形势下,借鉴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教学理念,高职语文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将人文性与工具性因素引入语文课程中;应摒弃"师道尊严",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在此基础上,以能力为本位,大胆改革教材,将内容高尚的作品、有励志作用的名人传记或有争议的作品等引入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品质和发展各项能力.同时,优化教学过程,改革教学方法,使课程走向开放、实用.  相似文献   

18.
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一门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艺术,高中语文的学科特点体现得尤为明显,无论是其基础性与工具性还是其人文性与艺术性,都彰显这一学科的独特魅力。因此,语文教学在高中学校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语文教学不可回避的客观事实,也是极易被忽略的问题,教师对差异教学缺乏充分认识,这是导致长期以来学生个性受到压制,因材施教迟迟无法落实,高中语文教学寸步难行的主要原因。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对此,广大教育者应及时更新观念,合理运用差异教学,以此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彻底改变"只以成绩论英雄"的教学方式,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徐静 《现代语文》2013,(10):99-100
高中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一门学科,《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育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人格,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熏陶感染的作用。这其实是对传统语文教学中过分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忽视人文性的一种纠正。那么,我们怎么让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显现出来呢,教师积极投入情感教学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王佼 《课外阅读》2010,(10):168-168
《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