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武新宏 《视听界》2010,(2):71-72
2008年至2009年,对于中国电视纪录片来说是个丰收期。这两年里发生了很多重大事件,2008年的汶川地震、奥运会,2009年的国庆60周年等,给纪录片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加之进入21世纪的中国纪录片创作理念日趋理性与多元,中国纪录片呈现出进入主流视野、市场化与艺术化、国际化等特征。  相似文献   

2.
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媒体对北京奥运会更加关注。如何处理好媒体与奥运会的关系,进一步做好宣传报道工作,这是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新闻传播媒介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在北京奥运会进入倒计时一周年前夕,本刊编辑部围绕“媒体与奥运”这一主题,约请北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副部长高长力、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副总监杨斌、北京体育大学新闻教研室老师贺辛辉分别从奥运会媒体运行基本规律、奥运会电视公用信号制作、奥运会官方纪录片创作等话题撰写文章,以引起广大读者对“媒体与奥运”这一主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伍刚 《中国广播》2008,(10):44-47
1924年,作为新鲜事物广播首次进入巴黎奥运会。八十四年后的今天,中国广播网作为北京奥运会持权转播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官方网站,获得了北京奥运会官方互联网/移动平台转播机构央视网的授权,广播网络新媒体首次在中国进行奥运会转播。  相似文献   

4.
王米洁  徐莹 《东南传播》2021,(6):135-137
战疫微纪录片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在中国广为流传的一种新型纪录片形式.从创作主体可分为官方、民间以及官方与民间融合创作的形式.本文从拉热尔·热奈特的叙事话语理论出发,从叙述者、叙事手法的层面对官方和民间两种战疫微纪录片的创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从创作主体的风格和叙事的视角、群像叙事手法以及叙事推进方面都有不同特征.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之下,官方与民间融合创作的战疫微纪录片已成趋势,融合创作在视角和价值的层面上都更能凸显叙述内容的真实力量.  相似文献   

5.
中国电视纪录片存在着三种主要话语,即代表政治意识形态的官方话语、代表精英知识分子的精英话语、伴随大众文化崛起的民间话语.官方话语以话语的单向强制性意识形态性为表征,精英话语以话语的启蒙性为表征,民间话语视角则体现在以大众消费性为表征.这三种话语及其主导下的电视纪录片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在整合中共同推动着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网络媒体异军突起的时代对电视纪录片的制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把握新媒体语境的特点,使创作适应网络传播,是电视纪录片制作过程中始终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近3年《博鳌亚洲论坛》官方纪录片的拍摄,从故事设计与制作语气、拍摄的基本调性与技术表现、节奏与受众的观看"焦距"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实践新媒体时代官方纪录片创作之创新可能性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刘程程 《东南传播》2011,(9):101-102
《激流中国》和《中国崛起》都是奥运会前期,国外媒体拍摄的反应中国社会现状的纪录片,其中多处内容涉及到了中国农民。本文通过对两部纪录片的内容解析来分析两者构建不同的中国农民形象及其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8.
顾丽 《新闻爱好者》2011,(6):111-111
纪录片国际化表述的背景 毋庸置疑,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使中国受到全球的关注,中国的文化也开始更多地引起国际上的兴趣,作为中国文化一部分的纪录片,也同样引起国际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王晨瑶 《视听》2021,(1):61-62
"中国独立纪录片"没有绝对的概念界定,它是一个相对的范畴.独立就意味着独特、自主,脱离体制,不受官方和市场的过多束缚,创作者可以尽可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志.独立纪录片的内容与创作者的价值观念、人文素养和兴趣趋向息息相关,其内容往往较为尖锐另类,甚至有悖于主流社会,因此传播范围比较小.本文通过简要介绍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1月21日上午,北京2008奥运会官方互联网/移动平台转播机构资源发布会在京举行。随着2007年12月18日国际奥委会与中央电视台签订“2008年奥运会中国地区互联网和移动平台传播权”协议,历时9个月,众多互联网公司、运营商参与的北京奥运会新媒体转播权争夺战终于落下帷幕。央视国际成为惟一一家拥有中国大陆和澳门地区奥运新媒体转播权益的机构,并将独家拥有北京奥运会共计3800小时的新媒体赛事视频版权。  相似文献   

11.
曹陈观 《声屏世界》2011,(12):40-42
《城市之光》是2010上海世博会的官方纪录片,与我们熟悉的“自然纪实类”纪录片相比,《城市之光》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带来一场纪录片的“视觉奇观”。  相似文献   

12.
纪录片国际化表述的背景毋庸置疑,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使中国受到全球的关注,中国的文化也开始更多地引起国际上的兴趣,作为中国文化一部分的纪  相似文献   

13.
青记 《青年记者》2005,(11):41-41
冯有真:第一次采访奥运会的中国记 我国记第一次采访奥运会,当追溯到1932年的第10届奥运会.当时担任中国官方通讯社中国中央通讯社南昌分社社长的冯有真因为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且学生时代曾经是足球健将,又曾随中国运动员前往菲律宾参加远东运动会,遂被选派随团采访.可悲的是,当时中国体育水平极其落后,国际地位低下.冯有真无奈,留着一小簇胡须,佯装外国记,连其身份也不敢暴露.  相似文献   

14.
外刊     
《新闻三昧》2012,(8):20
奥运与中国制造Oplympic4年一届的奥运会也是一次全世界制造业的竞赛。正如人们所料,"中国制造"在伦敦再次胜出。伦敦奥运会官方纪念品中有超过60%来自中国。但与4年前不同的是,中国经济正在面临复杂挑战。《瞭望东方周刊》对于奥运订单企业的调查显示,转型升级是中国民营企业再发展的唯一出路。同时,需要创造宽松的环境,才能促使民营企业完成"龙门一跃"。  相似文献   

15.
《新闻实践》2008,(5):31-31
北京奥运会官方会刊出版商《中国日报》与北京奥运会互联网内容服务赞助商搜狐公司4月18日在北京签署协议,双方结成奥运战略合作伙伴。《中国日报》是中国权威的英文报纸,现已发行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搜狐公司独家承建北京奥运会官方网站,将在奥运会赛时通过中、英、法、西班牙、阿拉伯等5种文字向全球报道北京奥运会。  相似文献   

16.
宋娟  张翼 《新闻世界》2011,(4):186-187
笔者通过对《人民日报》、CCTV、新华网等官方主流媒体2007年至2008年度的奥运报道进行话语分析,以此来还原北京奥运会拟态景观。研究发现中国媒体自始至终都在营造一种盛大的节日气氛,引导公众支持奥运,参与奥运,并最终落实到展示国家形象、建构合法性上来。这是北京奥运会的政治传播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
业内资讯     
报刊动态3月30日,北京奥组委与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在京举行第29届奥运会、第13届残奥会官方会刊(中文版)服务合同签约仪式,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成为2008年奥运会会刊编辑出版单位。  相似文献   

18.
《奥林匹克奖牌》是一部介绍所有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奖牌和纪念奖章历史的书。书中的信息是从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私人收藏、档案馆以及官方报告中收集而来的。本刊选登的是侣96年和2008年的夏季奥运会奖牌。  相似文献   

19.
由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和中国传媒大学《现代传播》联合组成的中国纪录片战略发展研究课题组对2010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发布了《2010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本文摘发了该报告关于纪录片市场的论述,从中可以看出,纪录片制播分离继续推进,电视台进一步明确了播出平台的身份,社会资金介入纪录片制作,市场对于纪录片...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媒科技》2008,(6):34-36
2007年12月18日,央视国际央视网与国际奥委会签约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官方互联网和移动平台转播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