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菁 《视听纵横》2007,(5):55-56
每年一度的广播电视社教节目评奖,在引导和提升我省的广播电视节目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在参加2006年度电视社教节目评奖之后,对此深有感触。本届参评的电视社教节目,或以厚实的文化内涵给人以丰富的知识;或以生动的故事给人以生活的启迪和审美愉悦;或以透彻的理性分析给人以思考和回味。[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世纪元年,漳州的广播电视节目在全省评奖中连获九大项目一等奖,位居全省各地市之首。紧接着在全国评比中漳州有线电视台创作的电视社教片《雁归来》获得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电视社教二等奖,漳州人民广播电台创作的广播剧《梦落天湖》获得中国广播剧奖二等奖,社教节目《国防工程建设尖兵林茂光》获得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广播社教三等奖,漳州电视台创作的电视专题片《世纪梦圆一今日角美》获中国彩虹奖中文专题一等奖,  相似文献   

3.
电视社教节目曾是我国电视节目以新闻、艺和社教组成的三大板块之一。从50年代末中国电视的产生,到90年代中期中国电视节目走向成熟,许多电视台把电视社教节目的创作作为兴台大计。电视社教节目在数量和质量上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评奖种类繁多,等级也不在新闻之下。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电视台的《当事者说》,在2004年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的评奖中,荣获电视社教节目十佳公共栏目奖。  相似文献   

5.
每年一度的中国电视节目评奖作为电视批评的一项重要手段,在引导和提升我国电视节目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参加2000年度中国电视社教节目评奖深有感触。本届参评节目无论题材选取的典型性,还是主题表现的深刻性,或者叙事表现的艺术性,都有较大提高,其认识价值、审美价值得以强化,社会教育作用得到了更好发挥。这次参评的30多部作品,无论是选题、立意还是表现艺术方面都有所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6.
陆锡初 《声屏世界》2001,(12):46-47
在今年举办的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金话筒”评奖中,电视社教节目主持人参评人数之多,竞争之激烈,话题之广泛、多样,成为本次评奖中的一个亮点。就本人担任评委的中央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台参评的社教主持人有32人,占参评总人数的25%,明显高于新闻、服务、谈话、文娱、体育类的主持人。参与本届政府奖的电视作品有29个,其中社教节目有12个,占参评节目总数的41%,且质量普遍较高。社教主持人和社教节目在我国电视台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电视社教主持人的社会影响也正在不断扩大。我有机会参加以上两届的评奖,深入领略我国…  相似文献   

7.
朱菁 《视听纵横》2002,(3):17-18
参加2001年度电视社教节目评奖,集中观看了一批省内各台选送的优秀节目,感触颇深。总体印象是在这一年内我省电视社教节目的整体质量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出现了一批影响大,制作精良,能直面人性、直面时代的好作品。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以往最为弱项的科教和对农节目,无论是在信息量、实用性,还是在可看性上,都有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汪波 《传媒观察》2006,(4):43-45
社教节目曾经是我国电视台节目设置的三大支点之一(新闻、社教、艺)。曾几何时,上到中央台下到县级台都设有“社教部”(再不济也是个“新闻社教部”)。每年大大小小的各级评奖中,“社教节目”也都是紧排“新闻节目”之后,奖项的含金量也在伯仲之间。可如今绝大部分电视台都不见了“社教部”的踪影,新入行甚至可能都没有听过“社教节目”这一个节目门类。社教节目似乎已经离我们的电视从业人员、电视观众远去了!  相似文献   

9.
电视社教节目是一个很宽泛的范畴。多数体裁都可以在这个空间施展本领。多种叙事手法都可以在这个舞台上展示魅力。近几年,电视荧屏上时代意义鲜明、立意深刻、艺术精湛、有强烈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社教节目佳作越来越多。在此,本文结合2000年度“陕西广播电视奖”的电视社教类获奖佳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有几个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层次的认识和探讨。一、电视社教节目与宣传的关系不言而喻,社教节目与宣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电视本身就是一个宣传现象。宣传过程是一个传达一定的思想、意见和观点的过程,目的是要影响人…  相似文献   

10.
作为现代广播信息的三大支柱节目之一,社教类广播节目正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突出的功能和效力,它与新闻类、文艺类等其他两大支柱节目相互辉映,相辅相成,同时更呈现出多元化、丰富化、多向度的发展趋势。因此,众多广播电台便将重视和发展社教类节目作为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前不久,笔者参与了2002年度“陕西广播电视奖”广播社教节目的评奖工作,有幸接触到了大量的广播社教节目。对于目前广播社教节目的基本态势及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1.
四把握获奖额度的科学性1999年3月10日,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领导,以提高获奖作品的“含金量”为由,发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广播电视文艺新闻政府奖评奖工作的通知》,《通知》的主要内容是把现行的评选获奖节目数量削减一半,具体规定了“广播新闻奖”、“广播社教节目奖”、“电视新闻奖”和“电视社教节目奖”的每个奖项,原则上一等奖不超过两个,二等奖不超过4个,三等奖不超过9个,  相似文献   

12.
王卫东 《视听界》2002,(4):61-61
电视社教节目历来被视为衡量一个台或制作单位节目制作水平的重要标志。在传统的电视节目评比中,社教节目是最能出彩的,目前它仍然是打造电视精品节目和名牌栏目  相似文献   

13.
电视社教节目曾经是城市电视台节目创作水平的一个标志。近几年,电视社教节目由于成本投入多、周期长、时效慢的弱点,在节目竞争中发展受阻。本文认为,重视对社教手段的扬长避短,挖掘城市电视台特有优势,创新社教节目,是大有可为的。  相似文献   

14.
曹仁义 《中国广播》2005,(12):42-43
由于评奖工作的改革.2004年度中国广播电视优秀节目评奖与往年不同,要先设立提名评选委员会,提名确定后,再由定评委员会评出极少数的几个“广播影视大奖”。广播社教作品中的知识性节目.评选标准未变,依然是执行多年的那些政冶、业务标准和纪律要求。  相似文献   

15.
李真 《声屏世界》2014,(9):22-24
电视社教节目是指专门为受众传授知识、疏导理念、引证思想和指导行为的电视节目,在国外,它又称"公共利益服务节目"或者"公共教育节目"。社教类节目是各级电视媒体节目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社教类电视节目创新策划是提升传统科教电视节目市场竞争力和提高节目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费敏 《视听纵横》2002,(4):21-22
5月17日,2001年度浙江广播电视奖青少年节目在杭州揭晓。这次青少年节目评奖,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参评面比较广。广播作品一共34件,分别由27家广播电台选送,电视作品一共44件,由17家电视台的20多套频道选送。  相似文献   

17.
一年一度的全省广播电视节目评奖,既是各级广播电视台和广播电视采编播人员的一次业务大练兵,也是各级领导对全省各级广播电视台节目质量的一次大检阅。作为最基层的县级广播电台无论在资金,技术,还是人才等方面都难以与省,市台相抗衡。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县级电视台在开办电视专题节目方面的相关问题,以铜山电视台的文化类社教专题节目为例,从电视新闻记者的角度进行了细致分析解读,指出铜山电视台在开办文化类电视社教专题节目中所承借的优势所在,对县级电视台开办电视社教专题节目现象的考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启发。  相似文献   

19.
徐立生 《视听界》2004,(5):51-52
从2001年开始,准安人民广播电台、淮安电视台,联合党政有关部门,优势互补,互助共赢,已开办广播《行风热线》节目120多期,户外直播15期;电视党建栏目《走进现场》,播出60多档。这两个节目都已经成为当地的名牌节目。人民时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央电视台以及省内多家媒体作了报道。《走进现场》被中组部评为“党建优秀栏目”。一批节目在全省广播电视节目评比中获一等奖,其中《粮食银行》还获得2002年度中国广播电视社教节目二等奖。  相似文献   

20.
气势磅礴 画卷恢宏──评电视艺术组片《上下五千年》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吴煜电视艺术组片《上下五千年》以磅礴的气势,恢宏的画卷,在中国电视奖’92电视社教节目政治文化教育类评奖中荣列榜首。这是一部以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以爱国主义为基调,既有较高的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