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对720名初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695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两类儿童的心理弹性的差异特征。结果发现:①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心理弹性及其四个维度(情绪控制、目标专注、积极认知、人际协助)上显著高于留守儿童,家庭支持维度上差异不显著:②在积极认知维度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女生显著高于男生,留守儿童则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仅在目标专注和情绪控制维度上,留守儿童男生显著高于女生;③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弹性有随年级的增加而降低的态势,而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则随年级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采用小学生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ERQ-CC)、艾森克人格量表中文儿童版(EPQ-Ck)和儿童抑郁量表中文版(CDI-C)对1381名小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小学生神经质与抑郁情绪的关系,及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小学女生认知重评使用率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六年级是小学生表达抑制策略发展的关键期;(2)神经质、表达抑制、抑郁情绪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认知重评与神经质、抑郁情绪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3)神经质、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均能显著预测抑郁情绪,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在神经质与抑郁情绪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对于探索小学生抑郁发生发展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教与学在全球范围内受到高度关注,探索小学生人工智能学习观念,调查小学生对人工智能学习的理解和态度十分重要。因此,该研究收集了3到6年级共739名小学生关于人工智能学习观念的绘画作品,采用图画分析方法,将学生的绘画作品编码为5个大类40个要素,运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独立样本T检验等数据统计分析方法,探究小学生的人工智能学习观念整体结构及差异。研究结果显示:(1)相比低年级小学生,更多的高年级小学生表现出实践、应用等建构式学习观念;(2)小学生对于人工智能课程学习普遍持有积极情绪;(3)男生在人工智能课程中的编程行为高于女生,但积极学习情绪女生高于男生。该研究结果呈现了重要的学生视角,为推动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对广州市626名小学生进行了学习适应性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总体状况比较好,学习适应性良好的人数占绝大多数;(2)小学生学习适应性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好于男生;(3)小学生学习适应性存在年级差异,四年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高于三年级;(4)小学生学习适应性存在校际差异,一类学校好于二类和三类学校。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小学生孤独感与家庭功能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和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对403名4-6年级小学生进行测查.研究结果表明:(1)小学生的孤独感在性别和年级方面都存在显著性差异,低年级学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高年级学生,男生孤独感显著高于女生;(2)小学生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上也存在显著的年级和性别差异,低年级学生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显著低于高年级学生,男生显著低子女生;(3)小学生孤独感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都进入了孤独感的回归方程,且对孤独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旨在探索小学生自尊、冲突情境归因与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关系。结果显示:小学生主要采用亲社会和中性归因方式。女生更倾向于亲社会归因,男生和低年级学生更倾向于外部归因,而高年级偏向于中性归因。小学生主要采用平息和成人介入的应对方式,男生更多采用报复应对;随年级增长,小学生更倾向于平息应对,报复应对降低。自尊对内、外部归因及回避、平息应对,外部归因对报复应对,亲社会与中性归因对平息应对,及中性归因对成人介入均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将应激情境与应对策略结合起来对高职大学生应对风格的基本情况采用应对风格问卷进行调查。在336名高职大学生中,应对风格灵活与异常类的个体较少。问题与情绪类的个体较多;男生中最多的是问题类应对风格,女生中最多的是情绪类应对风格;不同年级与专业的高职大学生应对风格的差别不大,三个年级在应对风格的四个维度上无显著差异;理科学生与文科学生相比。倾向于在不同情境下采取问题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徐云 《教育导刊》2013,(11):27-30
研究选取湖北省长阳县土家族地区学生336名,将留守儿童分成父母均外出、父母一人外出.父母均在家三类,父母均在家儿童组作为参照,考察不同留守经历对儿童的自我评价与情绪应对的影响及不同群体在儿童的自我评价与情绪应对的差异。结果显示:①相比较父母均在家的儿童,父母一人和双双外出的留守儿童的自尊水平明显偏低:②父母均外出的留守儿童倾向于采用独自宣泄、忍耐与顺从策略和情绪行为策略:③在自我评价与情绪应对上,土家族儿童均优于汉族儿童;在自我效能和情绪表达的应对策略,男生明显优于女生;在自我评价与情绪应对上,初一年级学生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年级:在独自宣泄、忍耐与顺从策略与情绪行为策略上,初二年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小学六年级与初三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9.
发展责任教育,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是当今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和要求。通过对小学生责任感现状的实证分析发现,大多数小学生的责任感状况良好,但各维度的责任感发展不均衡;女生的责任感显著高于男生,责任感随年级的升高而降低,独生子女的责任感与非独生子女无显著差异。因此,学校应采取以下策略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即采用职位轮岗法、运用情境体验法、制订不同的责任教育目标、完善家校合作制度。  相似文献   

10.
采用“小学生数学学业情绪发展水平”量表,以广东省梅州市三所小学1~6年级共860名学生为被试,研究了小学生数学学业情绪发展特征.结果表明:小学生数学学业情绪水平总体不高,且随年级升高而降低,其水平女生高于男生.并对导致这些特征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初中学生的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运用COPE量表和SCL-90对初中1~3年级学生371人进行测量后发现,初中学生的应付活动主要有:他们在面临应激情境时,较多采用“针对问题积极主动应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学生更倾向于使用“情绪专注与疏泄”等消极的应付方式应对困境;以“情绪专注与疏泄”为首的情绪性的应付策略对心理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负性影响,乐观性解释则对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调查表明:随年级的递增,小学生的图形想象能力的发展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三到四年级略有下降;男生图形想象能力的发展优于女生;在图形想象能力的流畅性和灵活性方面,男女生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图形想象能力的独创性方面男生显著好于女生.促进小学生图形想象能力发展的策略包括观察体验生活、培养问题意识、调动各种感官以及营造良好的环境等.  相似文献   

13.
运用修订的儿童社会期望量表(CSD),采用多因素实验设计,测查了1-5年级高、中、低三类社会赞许性水平的197名小学生在积极、消极、中立三种教育情境下诚实性行为的差异.结果表明:(1)社会赞许性的高低会对被试的诚实性行为造成显著影响.社会赞许性越高,儿童发生不诚实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2)教育情境与年级因素存在交互作用.在积极的教育情境下,年级因素对诚实行为的作用显著.随着年级升高,儿童出现不诚实行为的概率增加.在消极与中立的教育情境下,年级因素的作用不显著.(3)教育情境与社会赞许性存在交互作用.在消极情境下,社会赞许性的高低会对儿童的诚实性行为造成显著影响,儿童的社会赞许性越高,其发生不诚实行为的概率越大.在积极和中立的教育情境下,社会赞许性的高低对诚实性行为不会造成显著影响.(4)社会赞许性与年级存在交互作用.高社会赞许性儿童中,儿童的不诚实行为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变大.中等和低社会赞许性儿童的诚实性行为不会随年级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数学学习中情绪智力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学学习中,小学生情绪智力上的表现呈中等以上程度,但内部各因素的发展不平衡,其中以调控他人情绪表现最佳,情绪运用次之,而自我情绪调控则稍差.在数学学习中小学生情绪智力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即女生的表现优于男生,市区学生表现优于郊区学生.非独生子女在情绪感知和调控他人情绪两方面显著比独生子女表现好.年级差异对小学生的情绪智力影响显著,小学五年级可能存在一个情绪智力的低潮期.  相似文献   

15.
沈阳市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阳市1254名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结果显示,8种心理障碍的总检出率为13.4%,表现的严重程度依次为:行为障碍、性格缺陷、情绪障碍、不良习惯、学习障碍和特种障碍、品德障碍、社会适应障碍。小学阶段男女生相比较,心理健康水平女生优于男生;年级间比较,四年级心理障碍最为严重;前后到量比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验自我表达问卷在小学生群体中的适用性,探讨小学生的自我表达发展特点。方法:运用自我表达问卷对180名小学生进行测验。结果:(1)修订后的自我表达问卷取得了良好的信度、效度。(2)小学生的自我表达、社会自我表达、学业自我表达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具体表现为六年级学生的自我表达、社会自我表达显著高于四年级学生;五年级学生的学业自我表达显著高于四年级学生。(3)女生的自我表达、情绪自我表达显著高于男生。(4)独生子女的自我表达、身体自我表达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5)城镇学生的自我表达、学业自我表达显著高于农村学生。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关于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语言表达能力已经有了一定发展的学龄儿童或成人,对3~6岁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研究还比较少。本研究借鉴国外研究范式,探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年龄、性别、情境这三个因素对学前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和情境对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存在影响,但性别不是影响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正发现一被调查小学生学习适应性整体水平与常模相当,但三年级低于常模水平,而六年级高于常模水平。发现二小班化教学条件下女生的学习适应性从整体上好于男生,但六年级没有性别差异。男生的学习适应性随年级升高而提高,女生的年级变化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首次学习英语的一至五年级小学生英语语音记忆调查,验证了外语听觉记忆一般特点:英语语音再认效果好于语音回忆,这种优势效应在一、二、三年级体现突出,到四年级以后,语音再认优势不明显。无论是语音再认、语音回忆,还是语音总体记忆上,女生成绩好于男生,尤其在一年级期间。本文从记忆与语言学习方面进行具体讨论。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随机选取某幼儿园96名3~5岁幼儿,运用情境实验法考察其对情绪表达规则的理解与运用.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在3岁时已具有一定的区分内外情绪差异的能力,4岁左右这种能力开始迅速发展,且在积极和消极情境下发展趋势较一致,幼儿性别与情境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在策略运用上,平静化策略出现频率最高,掩饰策略次之,夸大和弱化策略的运用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