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编程教育逐渐延伸至学前阶段,呈现低龄化趋势,但编程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缺乏充分的实证研究。研究以计算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两项高阶思维为视角,依托无屏幕编程机器人工具,基于5E教学法设计实施系列编程教育活动,采用准实验法考察编程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无屏幕编程教育活动对学前儿童计算思维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学前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部分促进作用,创造性思维的独创性和变通性维度并未得到显著提升。由此建议:理性看待编程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价值与限度,加强编程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融合创新,优化编程教学设计以更好地促进学前儿童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2.
孙婷婷 《小学生》2023,(2):133-135
本文分析了计算思维在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结合“韩信点兵”的编程教学实践,提出了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四化”教学实践策略:情境问题化,提升抽象能力;问题条件化,提高认知能力;技术能力化,增强分析能力;评价结构化,增进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3.
儿童编程教育与基础课程的融合已成为编程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儿童编程教育融入学科教学是转变与重塑计算教育观念的一次新尝试,也是推广与普及儿童编程教育的创新举措,更能助力编程教学与学科知识彼此协同发展。Scratch具有算法简化、媒体丰富的图像空间,自上而下、分而治之的修补理念,设计建造、交流协作的自由情境等特征优势,成为“用编程学”的媒介首选。基于此,文章以基于设计的研究为设计原则,并以4P学习法为理论基础,构建了以小学科学内容为案例的儿童编程与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以期丰富与优化小学科学教学方式并探索推广多样化的儿童编程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技术》2019,(3):119-126
在数字时代,计算思维成为个体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之一,而编程游戏是培养儿童计算思维的重要教辅材料。为此,文章分析了现有的游戏化儿童编程产品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三步走"的解决方法。按此解决方法,文章首先解构了培养计算思维的核心能力,并确定了此能力培养的三大步骤和方式;然后,文章构建了指向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儿童编程游戏框架,并确定了与三大步骤相对应的游戏元素及应遵循的设计原则;最后,文章设计了一款儿童编程游戏——"小世界",并将该框架应用于此游戏的具体设计实践。指向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儿童编程游戏框架的构建及其在儿童编程游戏中的设计实践应用,可为培养儿童的计算思维、开发儿童编程游戏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5.
美育化教学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美育化教学能促进儿童情感发展、个性发展、思维发展。美育化学科教学的基本策略为:创设情境-体验探究-激发创造;美育化活动课程教学的基本策略为:融入生活-体验鉴赏-实践创美。  相似文献   

6.
《小学科学高阶思维活动的设计、实施与评价》是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小学自然探究式教学中高阶思维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的成果,以布鲁姆、安德森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基础,阐述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高阶思维活动的价值与教学设计和实施建议、高阶思维活动及其资源的设计路径与操作要点、发展高阶思维策略的时机把握与实施步骤、高阶思维活动评价的设计实施与结果处理等,并辅以大量实用案例及其解析。  相似文献   

7.
刘卿 《学前教育》2011,(11):36-38
近十几年来,东方之星思维教育机构研究团队致力干儿童思维发展、思维教育及学习能力的研究,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探索都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成果。从本期起,本刊将陆续刊登其相关研究与实践成果,主要涉及思维教育与未来学习的关系,在学前阶段应如何更有效地开展思维教育活动,教师和家长应如何及时、准确地把握儿童思维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积极的引导,等等。通过这个专栏,我们期望能够帮助教师和家长更清晰地认识到学前期儿童思维教育的重要价值及有效方式,以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为其将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张莹 《甘肃教育》2023,(21):71-75
信息时代,培养儿童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创客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通过鼓励儿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团队合作,促进其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文章探讨幼儿园阶段开展创客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以“乐高遥控车”小创客项目活动为例,通过案例描述和分析展示创客活动对幼儿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影响,并由此提炼出幼儿园创客教育实践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计算思维以其独特的思维模式、系统的设计观、普适的能力理念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和价值日益凸显,因此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深度关注和探索。本研究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计算思维相关主题文章为样本数据,以关键词聚类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多维尺度分析为研究方法,分别采用Bicomb 2.0、Unicet 6.0、SPSS 21.0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国内计算思维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方面:美国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动态及对我国的启示,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编程教育等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养成,基于计算思维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模式与方法、课程体系及能力培养,大学计算机以及非计算机专业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文章对未来计算思维研究方向提出如下建议:增强计算思维理论研究,丰富计算思维评价研究,开展计算思维教学能力研究,注重计算思维一体化规划研究。  相似文献   

10.
计算思维以其独特的思维模式、系统的设计观、普适的能力理念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和价值日益凸显,因此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深度关注和探索。本研究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计算思维相关主题文章为样本数据,以关键词聚类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多维尺度分析为研究方法,分别采用Bicomb 2.0、Unicet 6.0、SPSS 21.0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国内计算思维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方面:美国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动态及对我国的启示,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编程教育等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养成,基于计算思维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模式与方法、课程体系及能力培养,大学计算机以及非计算机专业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文章对未来计算思维研究方向提出如下建议:增强计算思维理论研究,丰富计算思维评价研究,开展计算思维教学能力研究,注重计算思维一体化规划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未来智能社会的公民,需要具备与社会相适应的智能素养。当前有关低龄儿童人工智能教育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为了培养未来社会有竞争力的公民,有必要探讨面向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低龄儿童的人工智能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内容和途径等。本研究基于相关理论和低龄儿童认知特点,探讨低龄儿童人工智能教育价值取向、人工智能教育教育目标和内容、实践形式、实施途径等,强调低龄儿童人工智能教育要承担好启蒙作用,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培养计算思维、创新能力和人工智能应用意识、促进人工智能素养的后续发展作为AI启蒙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提出通过趣味性方式、简易性工具和方法、生活化和情境化活动的途径开展包括认知体验、思维训练、编程创新和伦理理解等的AI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2.
清末以来,官方、学术界及实践领域对“幼儿园课程”概念的理解,发生如下变迁:课程目标从获得知识到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课程内容从相互孤立、学科化到综合化、整体化、生活化;课程实施从灌输注入式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创造性地采用多种方法;课程编制从高预成、高计划到园本化、个性化,并具有生成性、灵活性。幼儿园课程概念的变迁是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相互建构的过程。官方的、学术的课程概念最终要在实践层面被认识、被理解,方能被践行。前瞻未来,在“以儿童为本位”的基本价值取向的引领下,幼儿园课程必将向着更“儿童”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发展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现实中还存在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困顿,构建教育实习共同体被认为是可行的应对之策。信息技术支持共同体要素的系统整合,但当前其赋能教育实习共同体的实践理路还有待探讨。基于此,文章首先界定了教育实习共同体的概念;然后,文章以活动理论为指导,从活动要素出发,提出了技术赋能的教育实习共同体活动组织框架,并围绕活动定向、共同体组织、活动行动、活动评价与活动环境构建了技术赋能的师范生教育实习共同体活动模型;最后,文章将该模型应用到在实践案例中,证明技术赋能的师范生教育实习共同体活动模型能够有效促进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文章通过研究,旨在推动教育实习共同体的创新应用,切实强化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4.
美国教学督导的历史发展及其作用之演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教学督导是美国庞大公立教育机构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美国教学督导与公立教育同步发展。它起源于一般行政管理,逐渐向专职化方向发展,成为研究和指导教学,以提高中小学教学为宗旨的独特实践活动。工业管理理论(本世纪初的“科学管理”及后来的“人际关系”理论)对教学督导的理论与实践有深刻影响。教学督导的新发展更注重直接为教学服务以及充分发挥教师本身的潜力与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技术》2019,(10):12-19
Logo语言的出现成为儿童编程教育的开端,其创建者西蒙·派珀特有关儿童编程及人工智能教育的最初思想成就逐渐受到各界研究者的关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继承与发展。儿童编程教育研究的推陈出新要求更坚实的理论根基支持,故文章首先对派珀特及其关于编程教育与人工智能发展的的理论观点进行了介绍梳理,其次分析总结派珀特的学生雷斯尼克和贝斯对派珀特关于儿童编程教育思想理论的继承与延续,同时简述派珀特对OLPC计划、创客教育、人工智能技术及乐高的创生及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对儿童编程教育发展的思考与启示:超越工具形式,注重编程学习中儿童思维能力的提升;创设学习情境,使"建造主义"在编程课堂中真正落地;提炼编程思维与基础课程深度融合;培养儿童面向未来发展的生存技能。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完善体育教学研究的说课活动,填补和充实理论与实践的不足,更好地发挥体育学科的“说课”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功能和作用,克服说课“教案化”、“讲课化”,我们在明确说课活动意义的基础上,依托系统科学,以系统方法为指导,对体育教学研究说课活动的程序进行剖析和研究,以提升体育教学研究活动的层次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以期达到进一步发展我国体育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教会学生如何思维探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会学生如何思维”的内涵 “教会学生如何思维”是现代教学论的重要课题。本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倡导儿童中心主义,在他的理论影响下,全美展开了“如何指导儿童去思考”的新研究运动。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进步主义教育哲学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刺激儿童思考”,即要刺激儿童去“分析、批判,从多种因素中作出选择”、“作出解释”。60年代波兰教育家奥根提出要用注重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思维教学论”替代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记忆教学论”。他从近代人类的教育活动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四种教法:讲述法;问题解决法;揭示各种价值的方法;实践法。他认为“无论哪一种方法都应以某种方式促进儿童的思维”。70年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特别重视指导儿童如何思维的教学。他继承皮亚杰的认识发生理论,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行为把握、图象把握、符号把握三个阶段。行为把握,是依靠动用手足去把握对象,处于经验思维阶段;图象把握,是以印象的方式把握对象,  相似文献   

18.
学生经历数学化的活动可习得数学思维、获得数学品格、提升数学核心素养.文章认为初中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需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问题为载体的原则“”以活动为形式的原则“”过程化教育的原则”,并以“分割三角形”的综合实践教学为例,具体谈谈在“问题”的引领下数学综合实践教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杜威的反思性思维与教学理论浅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反思性思维与教学理论是现代美国教育家杜威教育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思维”是他所论述的一个重要命题。本文从思维和反思性思维的涵义及价值、“思维五步”和“教学五步”以及思维训练与教学活动的关系等方面分析论述了杜威的反思性思维与教学理论。教学成功的关键就是要能激发儿童的思维。反思性思维是最好的思维方式。因此,无论对教育来说,还是对儿童来说,通过反思性思维训练,培养优良思维的习惯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儿童数学”的现象学意蕴是以现象学的态度——“回到事物本身”来研究数学,追求“数学思想”的敞亮和儿童“数学之思”的显发与弘扬。实践申。通过儿童“生命·实践”的教学化活动——儿童的生命实践活动体验、生命实践活动建构、生命实践活动创造、生命实践活动表达,达成“儿童数学”的现象学旨趣——“面向思的事情”!由此.现象学所带给“儿童数学”的绝不仅仅是某种特定的教育实践与研究方法(如悬置——对教学经验或理论的存而不论、数学的本质探原、返回儿童的生活世界、消解师生主客二分的本质直观等等),而是一种“儿童数学”的现象学精神——回归儿童的“生命·实践”路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