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食盐浓度和发酵时间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食盐浓度和发酵时间是制作泡菜的两个关键因素,它们影响泡菜中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从而影响泡菜的口味及亚硝酸盐含量。本课题探究了某种温度下不同的食盐浓度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某一食盐浓度下随着发酵时间的进行亚硝酸盐含量发生变化的规律,为泡菜的制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
乳酸菌在蔬菜发酵中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泡菜是一种传统的发酵食品,主要由乳酸菌发酵而来。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泡菜的制作由原来的自然发酵向现在的纯菌发酵转变。各国的科学家对泡菜的发酵机制,发酵中的微生物菌群变化,微生物的选择,风味物质的变化及风味物质的检测都做了大量的研究。综合大量国内外泡菜研究进展,试论述乳酸菌在泡菜中的综合利用和泡菜风味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泡菜的制法     
泡菜是通过乳酸菌引起乳酸发酵而成的,它不但能提高蔬菜的保存性,增强其风味,同时,又能提高蔬菜的营养价值。泡菜中含有大量乳酸钙和维生素C,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它还能刺激食欲,防止坏血病等 泡菜的用具和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1概述本专题是新课标教材新增内容,主要考点有: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制作泡菜并测定亚硝酸盐。考查重点是三项技术的制作原理和设计装置,难点是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本章内容与微生物联系密切,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微生物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学会探究发酵的最佳条件并做好记录,同时注意实验的严密性。从命题角度看,主要是以果  相似文献   

5.
以芹菜、黄瓜、萝卜和青菜(上海青)为原料,在15℃、20℃、25℃和30℃共4个温度和3个食盐浓度下,研究温度、食盐浓度和发酵时间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温度和食盐浓度越高,NaNO2含量的峰值越低、出现越早。  相似文献   

6.
直投式发酵剂制备几种泡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乳酸菌发酵剂进行黄瓜、胡萝卜、莴笋泡菜的制备.利用植物乳杆菌B4、复合弯曲乳杆菌A8和乳酸链球菌制备直投式发酵剂并进行纯种发酵泡菜,与自然发酵泡菜从感观指标、pH值、活菌数量、可滴定酸含量、亚硝酸盐含量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直投式发酵剂可提高发酵3d时泡菜汁中的细菌数量;提高几种泡菜中可滴定酸含量;亚硝酸盐含量低于0.27mg/kg;缩短发酵周期至3d,且对几种泡菜的感观指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传统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发酵工业起源很早,中国早在公元前22世纪就用发酵法酿酒,然后开始制酱、制醋、制腐乳等,这些都是我国传统的发酵产品。本文就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进行探究。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制作,如下表:  相似文献   

8.
发酵稻草饲喂肥育肉经及消化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种生物化学及生物活性物复合制剂,无需外加微生物,直接发酵搓揉处理4 秸秆,靠天然有益菌的快速的增殖,并抑制杂菌的生长,降解秸秆粗纤维,增加菌体蛋白质,提高千秆的生物学价值和有效的利用。用该生化培养剂处理稻,蛋白质含量可提高2.60~3.39个百分点,可降低粗纤维10.42~16.59个百分点。以千秆生化培养剂发酵稻草70.86%、发酵脱毒棉籽饼12.27%、大豆粕15.34%、食盐1.5%组  相似文献   

9.
刘泽 《华章》2011,(35)
人类在食品发酵工程上越来越密切地和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等各类微生物相联系了.人们纵情饮用着取之不尽的啤酒,那怕在穷乡僻壤,也能够用优质的酵母菌发面做馒头,用味精烹调美味佳肴;上百种抗生素和各种生物药物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人类利用微生物进行食品生产活动的主要手段便是20世纪诞生并成熟的食品发酵工程.  相似文献   

10.
低盐苔菜泡菜生产工艺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对茵种接种量、食盐、番茄汁、甜蜜素的添加量进行了筛选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接种植物乳杆菌、添加番茄汁,可以明显缩短发酵周期、提高苔菜泡菜的质量.优化后的工艺为:接种量4%、食盐4%、番茄汁5%、甜蜜素0.3g/kg,20~25℃,发酵周期2d.  相似文献   

11.
韩国又一大传统手艺正面临失传。据一项调查显示,65%的韩国女性坦言不会做泡菜。韩国的"标志性菜肴"——由腌制、发酵的蔬菜制成的泡菜还有一个专门的"泡菜博物馆"。另外,泡菜还将与韩国首位宇航员一起"上天"。  相似文献   

12.
低盐苔菜泡菜生产工艺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对菌种接种量、食盐、番茄汁、甜蜜素的添加量进行了筛选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接种植物乳杆菌、添加番茄汁,可以明显缩短发酵周期、提高苔菜泡菜的质量。优化后的工艺为:接种量4%、食盐4%、番茄汁5%、甜蜜素0.3g/kg,20-25℃,发酵周期2d。  相似文献   

13.
<正>微生物的利用包括"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研究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和"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四项具体内容标准。本文将从微生物培养基的组成成分及纯化方法方面来谈谈微生物的利用。用选择培养基分离微生物的方法:(1)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抗性物质。举例:①加高浓度食盐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②加青霉素分离酵母菌和细菌。(2)通过改变培养基的成分。举例:①培  相似文献   

14.
臭鳜鱼是我国传统的发酵鱼制品,臭鳜鱼的品质与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有密切联系.为了研究臭鳜鱼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本实验采用16S rRNA测序分析不同发酵时期的臭鳜鱼体内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通过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预测臭鳜鱼在发酵过程中,逐渐表现出适应原料发酵要求的功能群落,并且这些功能群落在臭鳜鱼发酵条件下大量增殖,占据主导地位,提升了细菌的总体丰度.在门水平上物种相对丰富度Top5的物种分别为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梭杆菌门和弯曲杆菌门,厚壁菌门随着发酵时间的推移,逐渐占主导地位,是发酵中后期(发酵第6-10天)的优势菌种.在属水平上,发酵中后期的嗜冷杆菌属、漫游球菌属和乳杆菌属逐渐占据优势地位,可能对发酵鳜鱼风味的形成发挥重要作用.结果表明臭鳜鱼不同发酵时期的细菌多样性具有明显差异,同时本研究也为臭鳜鱼标准化发酵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借助ADI模型开展以论证—探究为特点的“探究发酵条件对泡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实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经历发现问题、设计实验、收集分析数据、形成主张、质疑辩驳,最后修正主张得出实验结论,并提出制作泡菜的过程及食用建议等,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6.
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发酵车间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和室外空气中的微生物差异明显;水样中检测出的曲霉、青霉与发酵车间室内空气、茶叶样品中的曲霉、青霉相似;曲霉是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青霉是发酵过程中的常见菌,往往与曲霉相伴生长;发酵前、发酵中、发酵后霉菌数量变化明显;发酵堆表面和堆心霉菌数量差别明显;普洱茶发酵过程中霉菌的种类较为单一和固定;酵母菌是发酵过程中的常见菌。  相似文献   

17.
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有机物生成新物质这一过程称为发酵。日本食品科学教科书将生成对人有益物质的情况称为发酵。反之,便是腐败。发酵食品时常用到麦芽、麴、酵母菌等促进发酵的物质。然而,即便不添加这些物质在天然作用下也会发生腐败、发酵。如何辨别发酵食品与腐败物质是一种文化,对于不同文化的民族而言发酵和腐败的范畴是各异的。  相似文献   

18.
发酵是指在产能代谢过程中,电子(氢)供体和电子(氢)的最终受体都是有机物的氧化作用。通常所说的发酵指生物或离体的酶,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或酒精)以及二氧化碳等的作用。生物利用有机物分解放出的能量供自身生命活动所利用。发酵已经从过去简单的生产酒精类饮料、生产醋酸和发酵面包发展到生产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抗生素和疫苗等多种医疗保健药物,生产天然杀虫剂、细菌肥料和微生物除草剂等农用生产资料,生产氨基酸、香料、生物高分子、酶、维生素和单细胞蛋白等化学工业产品。发酵是个复杂的过程,本文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介绍发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3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微生物在酱腌莱加工方面的贡献我国着脱莱加工的起源很早,有可能始于“神农尝百草”时代,即新石器时期。到了商周时代,已有作着脱菜的明显记载。据(周礼)郑注:“大羹不致五味,手刑羹加盐菜类。”东汉时代许镇(说文解字》:范,醉菜也,从草落声。这是指酸菜或泡菜。刘熙(释名释饮食):疽,阻也,生酿之,遂使阻于寒温之间,不得烂也。指主要利用乳酸发酵加工保合的盐菜或酸菜。(齐民要术)书中作范专章里共记录了29项,其中加食盐的孩就有23项。这是我国着碗茶工艺史上极重要的史料。1971年湖南省长沙市东…  相似文献   

20.
豆豉前发酵是积累蛋白酶等其它酶系的重要过程,其蛋白酶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成品的品质和风味。本次试验的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5℃、制曲48h、喷洒pH5~6和0.6M的食盐溶液有利于前发酵期蛋白酶的积累,试验还发现适度的发芽内源酶处理能提高前发酵期蛋白酶的活力,毛坯的氨基态氮含量也有显著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