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指出,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学业质量标准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及评价的依据。笔者认为,学业质量标准是基于多个知识点融合的综合性目标,指向学生数学学习中知识、思维、方法等方面的数学联结力。  相似文献   

2.
<正>“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颇有调侃的话,道出了当前教育生态下诸多学生的现实需求。从某种角度讲,分数是评价学业质量的一项指标,也是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2022年版课标在“评价建议”中就强调:“学业水平考试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学业质量表现检验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结束时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为高一级学校招生录取提供依据,为评价区域和学校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提供参考。”因此,加强以学业水平考试为核心内容的终结性评价研究,成为当下落实2022年版课标“评价建议”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当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2022年版课标指出:“终结性评价包括学业水平考试和过程性评价的综合结果。”笔者就学业水平考试做些浅显思考,谈谈2022年版课标视域下阅读命题的基本特征与解答策略。  相似文献   

3.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原则中阐述了考试评价与数学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面对新课标要求,命题者需要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学业质量水平评价出发,规范命题行为,力求实现对核心素养导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学业质量的全面考查。本文基于“WJ市义务教育核心素养监测”试题,阐述适用于第四学段的数学核心素养测评试题及评分标准设计。  相似文献   

4.
<正>“学业评价”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中出现的高频词之一。2022年版课标指出:“过程性评价重点考察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应依据各学段的学习内容和学业质量要求,广泛收集课堂关键表现、典型作业和阶段性测试等数据,体现多元主体、多种方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22版课标》在《11版课标》的基础上继承与发展,首次提出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将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写入课标,建立核心素养驱动的学业水平考试标准.本文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比较两版数学课标中“评价建议”内容,根据比较分析的结论得到教学启示和命题启示,为教学和命题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对小学生数学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学作业作为数学教学评价方式之一,不仅起着及时有效反馈学生数学学业质量,考查“四基”“四能”及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的重要作用,还是体现教师专业能力和新课程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明确提出“三会”核心素养,在小学阶段共有11个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2022年版课标明确地提出了数感、量感等11个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及其内涵,但在相应课程“内容要求”“学业要求”以及“学业质量”部分并没有具体描述出它们在不同学段的具体标准,只是以“初步的”“进一步的”“简单的”等程度副词来区分不同学段的要求,显然按照这样的要求,核心素养很难在教材编写以及日常教学中落实。  相似文献   

8.
<正>小学数学学业质量评价是以2022年版课标为依据,对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命制试卷时,以科学、规范的命题程序和命题技术为保障,基于2022年版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表现、学业质量要求,在整体结构视角下,根据事先编拟的多维细目表,从试卷结构、题型安排、分值比例、难度预估等维度进行组卷,形成符合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试卷初稿。为突显试题素养导向,体现试题的基础性、发展性、应用性、人文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标志着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即将进入实施阶段。通过对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行目录对比和词频比较研究发现: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2011年版的继承与发展;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目标并详述了具体的学业成就表现。建议:深入理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落实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目标;进一步挖掘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变化,掌握变化特征;加强课标、教学、考试命题一致性的研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及评价的依据。基于课程标准分析中考试卷能帮助教师更深刻地理解和更好地执行课程标准,促进“教—学—评”一致。为此,基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试卷的整体结构、蕴含的核心素养和难易程度三个视角作为切入点,分析了2023年四省八市中考数学卷,并提出试卷命题改进与教学的几点建议:研读数学课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重视情境创设,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融入数学文化,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1.
王永明  麻文  焦云嵘 《教育》2024,(10):11-13
<正>教育部教育考试院指出,“双减”政策发布以来的2022年、2023年两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考教衔接中以考促教”。《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强调,“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的指向应保持一致”。基于《课标》,以考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命题如何做到考教衔接,引导教学依据《课标》讲课,应教尽教,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减少甚至杜绝机械刷题,提高能力素养,是命题者需要深入思考与精准实践的课题。一、考教衔接命题的基本原则为了落实考教衔接命题的理念,使命制的试题科学有效,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导向性。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实施”“评价建议”中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的相关内容,明确提出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的目的是“通过学生的学业质量表现检验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结束时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为高一级学校招生录取提供依据,为评价区域和学校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提供参考”。同时,对命题原则、命题规划和命题要求做出了具体规定,为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提供了依据。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从情境的创设、命题材料的选择、测试任务的设置三方面开展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3.
<正>《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要求“全面推进依据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强化考试评价与课程标准、教学的一致性,促进‘教—学—评’有机衔接”,《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提出“坚持素养立意,凸显育人导向”的命题原则,可见素养立意已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命题设计的基本导向。下面围绕“复式折线统计图”这一教学内容,聚焦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细化评价目标、设计评价题目、制订评价标准、呈现评价结果,综合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四基”“四能”与核心素养,发挥考试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以及促进教与学的改进功能。  相似文献   

14.
蒋炜波  赵坚 《物理教师》2023,(1):44-47+50
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凝练了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明确了初中物理学业质量内涵,以及通过学业水平考试进行核心素养评价的要求.本文试图在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策略的基础上,结合初中物理新课标和物理中考的命题实践,以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命题为例,为初中物理学业质量考试评价的实践操作提供参考和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的颁布,阶段性与整体性、一致性一起闯入了人们的视野,引起广泛关注。“课标2022年版”中有关“阶段性”的表述比比皆是,如:课程理念中,“核心素养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不同学段发展水平不同”;课程目标中,  相似文献   

16.
李琼  宋超  康涛 《四川教育》2023,(22):24-25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首次明确了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的学业质量标准,为教师教、学生学、考试命题、学业评价等提供依据和指导。本文追溯学业质量标准研制的背景,剖析学业质量标准的内涵和小学数学学业质量标准的特点,探讨基于小学数学学业质量标准的教学和评价。  相似文献   

17.
<正>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围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标2022年版”)的新变化、新理念以及落实课标中的关键问题,修订组组长曹一鸣教授、厦门市大同中学廖辉辉老师就“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义教课标修订的主要变化”“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教学”等重要话题展开对话。——编者  相似文献   

18.
杜学欣  王民 《地理教育》2022,(z2):178-182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文简称"课标")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课标以地理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提出了学业质量标准,并根据该标准将学业质量划分为四级水平.课标明确要求,在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命题中要重点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9.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将“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分为“数据分类”“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三个主题,同时对学习内容及学业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理解这些变化?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实现统计学习的育人价值?本文力求把握这一领域所链接的核心素养表现,搭建学习内容与素养表现之间的桥梁,明确各学段的重点关注,以便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李冰霖 《福建教育》2023,(27):31-34
<正>《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非常重视学业质量和“教—学—评”一体化,其目的既是为核心素养评价提供基本依据,又是为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提升课程科学性和系统性创设条件。教师在理解和践行“教—学—评”一体化的过程中,必然需要思考教学的广度、深度,着眼于关键知识与关键能力,方能更好地组织课程内容与结构。这正是“双减”所倡导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课内学足学好、优化教学方式、提升学习效率”的要义所在。因此,从“双减”的角度去解读与思考“教—学—评”一体化的落实,既可以超越以往“双减”主要关注量的减少(如作业等)的局限,又可以实现对2022年版课标重要理念更为准确、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