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与辰州卫有“母子”关系、是明代贵州境内最早置卫所地区、贵州境内实力最强盛的一个卫所,是五开卫在明代贵州卫所史上的特征。卫所式微是指卫所军政权力由在全省居于重要地位而渐变衰落所呈现出的军政退而民政进的社会治理状态,相伴生的重要事件就是屯田制度荒废。五开卫式微大背景与贵州卫所式微相关;屯军社会地位的沦落,屯田肆意被私人侵吞、屯军屯民的民人化转变,从深层处动摇卫所根基,后卫所时代卫所的宿命就是改流。贵州境内卫所改流过程有两个极具意义的事件:五开卫改流首先是新化-亮寨千户所的消失;天柱守御千户所以一个所为主导成功改流为县,是贵州卫所史上的唯一。卫所军屯人员来源地的差异,影响了后卫所时代贵州西部与清水江下游屯堡村社化的不同面貌;而新化千户所消解于新化长官司和亮寨司内,表明屯卫军民身份的变化也是卫所式微并且深度影响贵州东西部卫所屯堡本地村寨化后的不同景观。  相似文献   

2.
洪武十八年(1385),明朝在今贵州黎平设置五开卫,隶属湖广都司。这是明朝在贵州东部设立的第一个卫,与平溪、清浪、镇远、偏桥、铜鼓等卫并称“边六卫”,构成明代贵州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部分。五开卫的设置是贵州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为日后黎平府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对黔东南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研究五开卫的建置沿革,有助于深入认识贵州尤其是黔东南的地方史。  相似文献   

3.
明代卫所的后世影响没有因其在清朝的裁撤而消失.相反,卫所裁撤以后的改革与调整仍值得关注,因为它关乎清代地方行政制度与政区调整 、 插花地划拨 、 地方赋役制度调整与里甲社会的重新组织等一系列问题.与改土归流相对应,这一过程可谓之"改卫归流",它是清朝政府消弭明代军民二元体制并巩固其既有统治成果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史》(人教版)在讲"改土归流"时有以下表述:永乐年间,西南地区的两个宣慰司叛乱,明朝派兵平定以后,改设贵州布政使司,从此贵州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这种取消土司衙门,改由朝廷派遣流官  相似文献   

5.
雍正四至九年,清廷对云南、湖广、贵州、广西推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政策。但在南丹州,由于经济条件尚未发展成熟,且出于对广西改流顺序与轻重缓急差异的考虑,结合当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南丹州在位土官的本分与顺从及对当地土兵牵制地方动乱的需要,清廷尚未对南丹州实行改土归流。  相似文献   

6.
清代是贵州古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重要时期。在明代“改土设流”的基础上,清代在贵州实行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许多土司名存实亡。清王朝改变明代府、州、县与卫、所分治的局面,行政区划逐渐划一。由于这些举措,促使了黔中境内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管理体制也进一步健全完善。  相似文献   

7.
明代施州卫的设立与汉族、土家族的融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们而今论及湖北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历史发展,莫不一言以蔽之日,清朝在鄂西地方改土归流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其实,探本求源,清朝之所以能在这万山丛中改土归流设立府县,进行直接治理,是因为明朝设立施州卫,从发达地区派遣了大量的永久性移民进山,促进了鄂西经济、文化的发展及汉族与土家两族的民族融合,清朝改土归流才有实现的可能。故本文拟就施州卫设立后的历史作用作若干探讨。  相似文献   

8.
大规模"改土归流"是发生于清雍正朝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如何认识和评价"改土归流",学界尚有不同看法。雍正改流,并非个人随心所欲,而是以"大一统"理论为依据,顺应历史发展趋势而采取的一项重大决策。不能因为在改流中引发武装对抗,造成血流伤亡,就将其全盘否定,而应该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一问题,既要看到清廷以武力强制改流,甚至在某些地方有扩大化的倾向,这是由封建王朝历史局限性所决定的,更应强调"改土归流"的实质是完成国家的真正统一,是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一场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9.
论明清两代的改土归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民族地区过去主要是土司制统治,进入明代后,由于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和边境民族地区经济日益发展,土司制的弊端越来越突出,因而自明代永乐年间开始,便出现了改土归流的趋势,永乐十二年贵州置省,是这一趋势的重要标志。入清以后,这一趋势显著加强,雍正年间鄂尔泰在西南三省的改流,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乾隆平定大、小金川土司的叛乱后,终使西南民族地区的改土归流得以完成。改土归流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重大改革,对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以及边境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广西土司制度最终确立于元代。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广西土司制度产生的源头大体可以追溯到秦汉王朝的"羁縻之治"时代,唐宋羁縻州县制度是广西土司制度的前身,元明广西土司制度由唐宋羁縻州县制度发展与演变而来,两者之间是"源"与"流"的关系。从严格意义上说,广西改土归流开始的时间是在明朝统一广西之初,具体表现为明初在统一广西的过程中实施对钦州七峒长官司的改流,由此揭开了王朝中央在广西民族地区实施改土归流的序幕。历史渊源与改土归流开始的时间问题由此成为土司制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学校发展计划是英、美等西方国家现代教育改革中重要的学校制度变革策略,自2000年以来,通过大型国际教育援助项目,学校发展计划在我国西部农村中小学得到大规模实验推广,受到学界和政府的关注。本文系统梳理了这一学校制度变革策略在我国西部中小学推进的路径、机制、方法等基本内容,反思评析了学校发展计划的实践效果、问题和阻抗。作为一种源于异域的分权式学校管理思想和方式,学校发展计划的引入和实践对我国正在探索中的学校整体变革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运用标准差、离散系数等比较了全国31个省份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在8个指标上的省际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进一步分析了革命老区县、国家贫困县、少数民族县、边境县和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县这五类特殊县2002年和2008年办学条件在10项指标上的发展趋势,并将五类特殊县2008年的办学条件与同年全国整体水平进行了比较。基于省际差异的研究发现:相比传统办学条件,现代化办学条件差距较大,初中办学条件差异高于小学;而基于特殊县的分析显示:生均危房面积在大部分特殊地区出现上升且高于全国整体水平,除海拔高于3000米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有6项和4项指标不如全国水平外,其余地区多数指标好于全国水平。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东中部三县农村学前一年教育的调研表明:影响农村学前一年教育经费投入效益的主要因素是人员经费投入对象的质量和教师用工制度。加强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逐步增加在编教师比例,实现同工同酬,并以适宜的成本与合理的分担机制发展基本质量标准以上的农村学前一年教育,是提高农村学前一年教育经费投入效益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如何以名校长工作室方式助推乡村教育质量提升,河北省保定市贫困县(脱贫县)系列名校长工作室项目组形成的TRIMER(三聚体)研修模式进行了很好的探索。TRIMER模式在研修功能定位上强调校长成长、学校提质与区域教育优化三位一体;在研修方式上,培训、改进、辐射等三线交织;在研修原则上,培训与改进、个人研修与团队研修、素养提升与辐射带动有机结合;在培养主体上,保定市本土优秀校长的示范、北京市双导师的引领与京保教育行政的保驾护航相得益彰;在运行力量上,行政力量、学术力量、校长自我发展力量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苏轼元丰元年的节庆作品为文本,深入感受苏轼在元丰二年乌台诗案发生前的节庆感怀,以了解对于新法未因王安石罢相后停止施行,苏轼心中的感受。先由宋代党争元丰元年时苏轼所处政治处境着手,论述变法的发起是宋神宗所主导。再分由“归来谁主复谁宾”的寒食感怀、“月岂知我病”的中秋感怀与“明日黄花蝶也愁”的重阳感怀三部份论述。感受忠臣期望国君清明的寒食节情感。将月会通成国君的诗词之中,对于月的多种情感,正代表着对于国君的多种想望。对于重阳节桓景带领百姓对抗温疫与自己带领百姓对抗水患,起了千古共鸣,却也感受到深深危机,这些作品都能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元丰元年苏轼的节庆感伤。  相似文献   

16.
杨谭任桂州刺史的时间,《唐刺史考全编》据学界对杜甫《寄杨五桂州谭》一诗的系年将之定于肃宗上元元年(760),仅此一年。然而综合杨谭《兵部奏桂州破西原贼露布》及新旧《唐书》等有关材料来看,杨谭出任桂州刺史应在至德二载(757),离任应在上元二年(761)四月后,首尾共有五年时间。《唐刺史考全编》所定杨谭任桂州刺史的时间以及学界对杜甫《寄杨五桂州谭》一诗的系年,显然都把时间范围定得太窄了。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essay the author uses a sample of Greek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o investigat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wareness in three counties of northern Greece. The author begins by outlining the statu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Greek primary schools. The author then states the study’s rationale by defining the term ‘awareness’ and moves on to discuss the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that guided the project. This is followed by a presentation of the study’s findings. Here the author shows that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wareness is influenced by several philosophical notions about nature and that its implementation is mediated by both local and state factors. This then allows the author to offer recommendations for enhancing the current practice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discuss future perspectives for it in Greece.  相似文献   

18.
By the end of 1996, nine of the ten districts and counties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government of Jinan municipality in Shandong Province had already passed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s inspection of the results of popularizing nine years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NYCE), with Shanghe County being the only one remaining. Shanghe County had once been one of the fourteen impoverished coun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with an annual revenue of less than 40 million rmb. Earlier this year, when people estimated that it would take some 60 to 70 million rmb for the county to be able to realize the popularization of NYCE, even the people of Shanghe themselves thought this was a fairy tale.  相似文献   

19.
九百年前,宋徽宗以黔南路一统夜郎遗部五十个羁縻州,始建贵州防御使。从此,贵州防御使军政府发挥着捍卫南宋及元朝、明朝初年政权的军事作用。  相似文献   

20.
独立学院“县域办学”是浙江省在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和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出现的办学现象,是改革开放后继中心城市办大学、高教园区建设之后浙江省第三次高等教育布局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浙江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背景,文章分析了浙江省独立学院“县域办学”的现状特征、背景成因并提出了完善独立学院“县域办学”的路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