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关注民族传统体育:现状、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民族传统体育为研究对象,在查阅文献基础上,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1)"喜忧参半"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现状。(2)西方体育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挤压"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的最大问题。在"现状"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文化学意义上的思考。(1)大量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存在正表现出一种"有其外壳,却少血脉"的文化贫瘠状况。(2)"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已经给我们指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3)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应该建立一种有别于西方体育、奥林匹克运动超市的新的体育超市——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超市。(4)关注他人的体育行为,已经不再是公民的喜好,"崇拜自己的身体是我们时代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核心出发点,依照"真"、"色"、"根"这三个方向对其困境现状展开论述,并深入挖掘其下更为根本的困境根源,将这一根源集中概括为商业的侵蚀、文化的同化、精神的迷失。在此基础上,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理论为指导,结合社会学、民族学等理论以及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经验,进一步探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之策。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需:寻根——补根——固根;真走——真转——真改;择色——调色——塑色,即:加强民族史学教育,培育民族精神;结合"走转改"活动,加强文化挖掘和整理;树立文化自信,构建文化传承体系。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诗歌叙述问题的研究成果不多。国内许多研究者、评论家处于失语的状态,究其原因,应该是长久浸染了中国传统的"诗言志"与"诗缘情"两大诗学观念,过分关注了诗歌的美学特征——抒情性,从而忽视了创作主体的另一种言说方式——叙述。其实,新世纪诗歌涉及叙述并未中断,而叙述与抒情并不对立,它们相融在诗歌之中。  相似文献   

4.
针对新时期下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儒家和谐思想的角度进行审视。吸纳、融合西方战斗哲学的进步思想,同时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中和"思想,对于构建我国新时期下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思想非常之必要。  相似文献   

5.
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向任务型教学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概念及新教学模式的概念传统教学模式是指"呈现(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输出(Production)"这一教学过程,多年来,英语教学一直沿用这一模式。在"呈现"阶段,教师通过情景把要学习的某个语言形式清楚地呈现给学生,并在老师的控制下,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这种语言形式。在"练习"阶段,教师减少控制的程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的探究性、自主性、互动合作性、过程性,有助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阅读教学中的效率和活力的提高,取决于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实施。通过个案研究,证明了研究性学习能突破"单词——课文——练习"的阅读教学模式,形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和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外国文学史教材版本繁多,内容编写上各有所长,但长期以来有一个内容在编写中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即对欧美文学中"二希"文学传统的"一希"——古代希伯来文学的忽略,造成的影响是无法使教材使用者很好地建立起"二希"文学传统这一概念,而"二希"概念不清,就会影响对中世纪及其以后欧美文学的理解程度。针对这一现象,在古代罗马文学之后加入古代希伯来文学,或在早期基督教文学这一部分中植入古代希伯来文学的内容,不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的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8.
师范生的主体性发展,是对师范生主动、积极的自我发展的诉求。课堂教学以师范生的主体性发展要求为前提,也是塑成师范生这一主体性的成长的主阵地。《师范素养修习》课程以"教学做合一"为核心思想,以中国传统的"学——思——行"模式为指导,尝试建构一种以所"学"、所"思"引领所"行",以所"行"验证所"学"、所"思"的课堂教学模式。模式有调整心理氛围、创设研修情境,自修致知——求疑辩难——学思相资,知行合一——事上磨炼——自律力行三个主要环节,依凭对话、讨论、反思、质疑等主要方法,对参与研修的师生双方的主体性成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职业生涯教育能较好地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脱节的问题,引导青少年从升学主义转向关注个人的生涯与未来的发展。本研究基于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价值体系、大学前生涯教育缺失等现状,提出了建立纵横交错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即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科学测评、个体辅导、团体辅导、竞赛平台、专家报告、实践提升为辅助的横向体系,以"认知强化——知识技能提升——评估反馈"为轴的纵向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
川端康成,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很多作品展现了日本的传统艺术美——"物哀"之美。然而,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他所钟情的将死亡与美结合的表现手法——死亡即等于美。最终,川端康成以自杀的方式将这种美的观念表现到极致。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对运动性疲劳的恢复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注意到运动性疲劳的恢复在体育训练中的 作用,由于西药副作用较大,人们尤其关注中医药对运动性疲劳恢复作用的研究。 本文对我国的中医药对运动性疲劳的恢复作用机理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10种常用补虚类中药和元素的相关性,为选用或进一步研究中药在抗运动性疲劳中的功效提供参考依据。采用ICP/AES光谱法测定10种常用补虚类中药中Ca、Mg、Na、K、Fe、Zn、Cu、Cr、Mo、Co、Ni、V、Sr、Mn和Sn 15种元素的含量,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10种常用补虚类中药中的Se和As 2种元素的含量,并对这10种中药和17种元素采用(SAS软件)对应分析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在所测定的10种中药中K、Na、Ca、Mg含量最高,其中,鹿茸、人参、淫羊藿[0]含有的微量元素种类最多,且枸杞子中K,鹿茸中[0]Na、Ca和当归中Mg的含量最高;中药和元素的分布呈现区域性的特点。结论:1)在测定的10种中药中的17种元素,依据中药和元素重叠的紧密程度可以初步分为4个相对集中的聚集区;2)所测10种中药与元素在功能上存在有明显的相似性;在元素的含量与相对应中药的归经理论上则存在有一致性的特点。认为这可能是产生"聚集区"的重要原因之一。3)中药元素的作用不仅与其在药物中含有的种类和数量有关,而且与所处状态也紧密相关。提示实际选用中药时整体综合考虑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兼爱"是墨子在2000多年前提出的重要主张,为的是在春秋战国的动乱时期求得天下和谐,它在墨家思想体系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墨子的"兼爱"具有与儒家的"仁爱"和西方的"博爱"所不同的特质,正是这些特质让"兼爱"思想一度沉寂以后,在充满竞争的当代社会中重新大放异彩。本文试图运用逻辑分析工具,从讨论"兼爱"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出发,勾画了"兼爱"思想实现的必要和现实条件,得出结论认为:提倡和发扬墨家兼爱精神在中国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合理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河东民俗舞龙的流变进行探讨。结果认为:河东舞龙的流变分为原发期图腾崇拜、自在自发期民俗节日、社会转型期"民俗体育舞龙"与"民俗文化舞龙"三种类型,并从传承主体与行为、传承心理的角度分析了影响河东舞龙流变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指出制度建设和传统文化宣扬是河东民俗舞龙继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现状及其走向世界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剖析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走向世界提出5条对策:加深对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强化民族传统体育的竞技性、加强健身娱乐性;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科学研究;让民族传统体育走进学校;加强宣传民族传统体育的力度.  相似文献   

16.
“社会平衡度”是我们深入研究政府完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新视角。近年来扬州市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了较多成绩,其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作用的发挥有许多可以总结的经验。政府始终关注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相得益彰的平衡建设;注重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的便捷性相结合,注重把经济发展与规范的制度建设相结合的平衡实践,使全市公共事业的各项指标总体上逐年向好。今后,政府可通过明确基本目标、保证指导原则科学、培育和发展“第三部门”、推动“多中心主体”的社会治理模式等具体做法,改进不足,提升层级。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为何缺乏"公共性"文化与价值观念,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公"、"私"观念的真实底蕴究竟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为何未能塑造出如西方近代社会那样的"公民社会",已成为我国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我们应立足现代公共哲学之新的理论立场和方法,从现代普遍主义的公共性社会信念历史性生成的角度,对中西社会的某些主导性的公共价值观念进行比较性理论观照,从中透析社会成员公共观念以及行为选择背后的深层的文化理据,并以此为正遭遇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实践的当代中国社会民众公共精神的确立、国民公德心和公共人格的普遍养成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有效思路。  相似文献   

18.
"体教结合"的内涵解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体教结合"是牵动中国体育体制与教育体制改革的战略性问题,它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历史进程而演进.通过对"体教结合"的诠释,给出新时期"体教结合"的最新定义,并对"体教结合"的内涵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19.
武术的嬗变与发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长期以来,武术的定义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从逻辑学角度,在把握概念确定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基础上,界定了武术的定义.认为:"武术是以徒手和器械攻防动作为基本内容,以拳种方式传习,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技击类体育项目".同时,还对近代以来武术的嬗变与发展进行了宏观分析,指出武术的嬗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不同历史阶段社会需要的产物.面临21世纪的今天,人们更要准确把握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正确认识武术的本质,增强对武术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以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20.
从“无讼”价值观所产生的历史根源可以看到 :无讼 ,作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大同世界实现最基本的标志 ,对后世影响巨大 ,尤其成为我国当今法治建设的障碍。今天我们仍面临着由传统的“无讼”法观念向着现代的诉讼权利的法观念转型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