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的含义     
容量单位“升”的英文名称是Litre,所以用大写字母“L”作为它的符号,这似乎是不成问题的.但国际计量大会曾经有过一个规定:一个单位符号如果要使用大写字母,则这个符号必须能代表某一位在与这个单位有关的领域中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的姓名.例如,用大写字母“N”作为“力”的单位的符号,是与著名的经典力学的创始人牛顿(Newton)相联系的,用大写字母“A”作为“电流”单位的符号,是与对电磁学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法国物理学家安培(AndreMarie Ampere1775-1836)相联系的.因此,“升”的符…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在教学中经常有学生问:“改写”与“省略”有哪些区别?我觉得很难回答完整,请给予答复。———江苏张老师答:区别有三点。一、意义不同“改写”是把整万、整亿的数,写成用万作单位或用亿作单位的数,这样便于读写;“省略”是把比万或亿大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二、方法不同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把万位或亿位后面的0去掉,后面加一个“万”字或“亿”字就行了。例如:把950000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950000万,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  相似文献   

3.
陈露 《湖南教育》2002,(2):41-41
教学目标:掌握容积的概念,会计算容器的容积,理解容积与体积概念的联系和区别;认识容积单位“升”和“毫升”,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能正确改写名数;培养操作和测量能力,以及认真观察的科学态度。设计思路:由观察实心和空心的两个正方体实物,认识物体的容积,对计量液体的常用单位有升和毫升展开探索,再深入探究“1升是多少毫升、等于多少立方厘米”,课后再调查各种容器的容积。这些都始终让学生直接动手操作,获取对“升”与“毫升”的认识,并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具准备:最大刻度为500ml的量筒一个,1L的量筒一个,1…  相似文献   

4.
刘宗英 《江西教育》2023,(35):51-52
“度量”是用于计量事物物理属性的一个数学概念,空间距离、物体质量、物体大小等均是“度量”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客观存在。小学是学生学习的起始阶段,在这一时期,学生须对“度量”单位进行初步认识,并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度量”知识。本文围绕小学数学“度量”教学生活化的意义、难点和策略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面积单位”和“单位面积”是不同的。首先,所谓面积单位,是指度量或计算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时所采用的单位。如常用的公制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常用的市制面积单位有平方丈、平方尺、平方寸。  相似文献   

6.
曹祖恩 《云南教育》2002,(7):41-41,42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四单元“千克的初步认识”,是量的计量方面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一、教学要求1.使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了解秤有多种形状及用秤称物品的方法,称重量数额不同的物品,用不同的秤。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3.通过对形体相同重量不同、形体不同重量相同的两类物体掂一掂、称一称,深化学生的重量观念。4.通过“有多重”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重量单位,逐步建立正确的重量单位观念,同时渗透初步的统计知识,使学生了解收…  相似文献   

7.
路程和速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概念,路程是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物体经过的路线的长度,路程用长度的单位来计量。而速度则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计量速度的单位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成。初中物理是这样定义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的:“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在数值上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样的定义能把速度和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两个概念区别开来,而它们的联系只是在数值上的相等。如何求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初中物理课本指出:“只要用时间去除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相似文献   

8.
在古文献里,我们常能见到“千金”、“万金”以及“寸金”等词语。比如,成语有“一掷千金”、“千金小姐”、“一字千金”、“一诺千金”等。这些“千金”均不是实指,实指的“千金”应折合成今制重量单位多少克呢?又比如,我们常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以之比喻时间的珍贵,需备加珍视。那么,“寸金”又应折合成今制重量单位多少克呢?要回答上述两个问题,让我们先来看几条材料。《孟子·梁惠王下》:“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东汉经学家赵歧《孟子章句》于此条下注云:“二十两为镒。”《资治通…  相似文献   

9.
该文在前人对现代汉语词缀“们”认识的基础上,总结并展开讨论了“们”最本质的语法意义——整体多数义,即“N们”表示的是由多数界限分明的个体组成的整体,此整体可在一定程度上分开,并以此为依据解释了“们”前不可计量和“们”后在一定条件下可计量的原因。全面地指出了“N们”在指称方商的特点:定指为主,类指(不定指)为辅;有指(指称性用法)为主,无指(归属性用法)为辅。“N们”在指称上的特点“定指为主”和“有指为主”均是由“们”的语法意义——整体多数义决定的,即使是辅助性的类指也是由“们”的整体多数义决定的,而特殊的归属性用法中也反映了“们”的整体多数义。  相似文献   

10.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对化学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极重要的概念。但是长期来对它的认识是不清晰的,有人把它看成是质量单位,有人看成是数量单位,有人说既是质量单位又是数量单位。 在第十四届国际计量会议后为摩尔这个旧名称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我觉得把这个量的含义讲清了,作为这个量的  相似文献   

11.
“五一”长假前,“分数的意义”一节课告一段落,学生们都知道:“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其中“一个物体”和“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学生都有了较深的理解,而对“一个计量单位”的理解只浮于表面,知之甚少。于是,长假以后的第一节数学课上,我“后补”了这样一个细节。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与记忆 1、认识计量路程远近的常用公制单位“公里(千米)”。记住1公里=1000米。 2、认识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重量的常用公制单位“吨”。记住1吨=1000公斤(千克);1吨=2000斤。  相似文献   

13.
“秒”是现代科学计量的基本时间单位.随着历史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秒的基准定义也经历了由粗略到准确的变化发展过程,它反映了我们对时间概念的真实理解.  相似文献   

14.
每套小学数学教材中都出现了一些“通常”。教学中不少教师只重视其正面知识的传授,而对于“通常”以外的知识认为无关紧要,只在小结时一带而过,甚至毫无提及。这样不利于学生获取完整、科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的能力发展受到影响。为此,笔者以人教社五年制通用教材为例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加深理解知识,牢固掌握方法。如:第五册第65页“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该“通常”以外的知识是:用千克、克作单位也是可以的。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比较,使学生明白如果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用千克、克作单位,会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货币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由于货币的质地和形状不同,计量的单位和名称也不同。用“元”作货币的单位是从明代万历年间开始的。那时欧美流行最广泛的货币“银圆”开始传入中国,最通行的是墨西哥银圆,钱面有鹰的图案,所以又称鹰洋。因其质地为“银”,形状呈圆形而得名,一枚就称为一圆。这“圆”字既是货币名称,又是单位名称。为了书写方便,后来人们就借用同音字“元”代替了。此后,尽管又使用过多种货币,但货币单位“元”却一直沿用了下来。我国货币单位“元”的由来  相似文献   

16.
据简牍材料,秦汉刍稿税征收中所使用的计量单位主要有“束”“石”“钧”“斤”“斗”等。其中,“束”既可作计量单位,也有刍稿测算标准之用;“石”既可作重量也可作容量单位。笔者推测,“石”作容量单位计量刍稿时,与粮食计量体系中量麦的折算比例是一致的,二者同为3:2;刍稿计量时出现“小石”与“大斗”连用的情况,这与粮食计量有所不同。基于此,秦汉刍稿税计量系统中可能也存在和两石计量相类似的大小石关系。此外,计量刍稿用容量“石”折换重量“石”是为满足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九义教材第七册(人教版)P_(48-50)页。计量的产生,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以及相应的两个“做一做”,练习十的第1—5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计量的产生,受到初步的历史唯物  相似文献   

18.
“快餐店”要有“好厨师”沈志荪如皋市丁北乡成人教育学校是江苏省成人教育先进单位。近几年,他们为了北经济建设培养、培训了1000多名人才,而且做到了“一旦需要.随即培训.马上得用.”所以,这个乡的干部群众称成人教育学校是了北教育的“快餐店”.“快餐店”...  相似文献   

19.
日前,笔者在某单位打工,任务是汇编一本资料性的书。笔者发现不少原稿中有“雄居”一词,如某项产值指标“雄居”全县首位,某种产品产量“雄居”全省第一,逐将“雄居”改成了“雄踞”。不料,修改稿经“把关者”一过目,要将“雄踞”改复原,并以《文摘报》2001年8月23日5版上的“……畅销五洲的《老夫子》在闯入内地图书市场的一年来,一直雄居中国图书排行榜的前列”为例,证明笔者的改稿之误。“居”、“踞”的读音虽相近,但意义实不相同。《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居”有住、住的地方、在、当、积蓄等八义,而“踞…  相似文献   

20.
“量的计量”教学点滴楚雄民族师范附小杨勇小学数学教材第八册“量的计量”,是将前三年所学的计量单位加以系统整理,适当扩充知识范围,为学习把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做好准备。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讲清计量的产生量(liang)起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