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运用社会认同理论和身份建构视角,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体育与音乐的交互环境中个体认同与群体认同的相关转化问题。从体育与音乐的文化相似性和异质性入手,分析体育音乐聚合关系的形成基础。得到以下结论:①体育与音乐的聚合形式为体育音乐高聚物和体育音乐低聚物;②建构了体育音乐聚合物与身份认同的互动模式,着重分析体育音乐聚合物作为个体认同和群体认同的介质,通过动员和调试两种力量实现了群体认同与个体认同的互动;③身份认同的非稳态是维护和重构身份认同的内因,青少年是体育音乐聚合物的动员对象;④表征为古典音乐的体育音乐聚合物维护了固有的身份认同,而表征为流行音乐的体育音乐聚合物重构了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马拉松热现象,反映出精英体育向大众体育的延展.马拉松作为现代体育的一种史诗,隐喻着社群主义的公共利益、公平正义、德性至善等价值主张.马拉松赛事是群体价值与自我价值实现的展演平台,跑马拉松可化约为共同体价值的认同与追逐.但是,马拉松赛事的井喷式发展有着非理性的逐利化趋向,理应回归项目运动的本原,使其成为群体与个体身心互动的精神场域.  相似文献   

3.
西方社会学的"冲突理论"指出,体育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并反映社会的不平等.处于社会经济等级中间阶层的中上、中中、中下层社会群体,由于认知、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不同,存在着明显的体育参与资源不平等现象,从而导致了中间社会阶层群体之间不同的体育参与认同框架与边界.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社会中间各阶层体育参与模式及体育参与投入水平的差异,制定出中间社会阶层体育参与的认同框架,并对中间社会阶层群体体育参与的向上流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基于和谐社会的理论导向,依托现代社会学分析方法,就我国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权益保障的身份认同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保障与实施新生代农民工的体育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彰显了和谐社会的公平理念、促进了家庭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利于遏制社会群体性暴力事件发生、促进城市社会的稳定等。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对体育权益有比较旺盛的表达需求,但由于他们在对体育权益保障的身份归属与认同上处于边缘化,他们对体育权益的表达还是一种缺失。为此提出了构建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权益保障的制度性身份认同、社会性身份认同和自我性身份认同,为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体育权益的充分表达和健康稳定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与文化适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球化与现代性昭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与适应的真正根源,其中伴随现代性而来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西方体育文化强势扩展,文化认同与适应特别是基于少数民族弱势体育文化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存在四种主要模式:整合;同化;分离;边缘化。整合态度是文化适应中最佳的一种文化认同态度,有利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适应。"和而不同"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与适应的选择。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将经历一个从排他性冲突到认同性选择再到包容性并存的历史过程,也即文化认同与文化适应过程。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课程新兴时尚类项目发展的背景及开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体育课程新兴时尚类项目产生与发展受社会发展、文化背景、体育功能转变、学校教育观念转变、项目自身发展的需要、大学生群体特征这六个背景因素的共同影响。高校体育课程新兴时尚类项目的开发要遵循发展背景中所倡导的思想与观念,准确定位,真正发挥这类项目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时尚体育项目进入高校体育课程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由于高校体育现有的教学人才、场地、器材设备、以及项目自身存有一定的现实缺失,不利于教学改革的发展.通过调查研究,对现有存在的矛盾缺失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办法,为引入高校体育的时尚体育项目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休闲体育是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的文化现象,是对中西休闲文化、中西体育文化和休闲与体育之间的文化认同的产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休闲文化与体育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形成了休闲体育的文化认同基础,并分析了休闲体育文化认同的兼容性、开放性和扬弃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以保山市城镇居民体育健康行为方式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表明,保山市城镇居民价值观呈多样化的特点,并普遍认同体育的强身健体功能;保山市城镇居民的体育意识不强,从事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保山市体育人口比例较低,准体育人口群体比例也不高;保山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不高,且消费形式偏向于实物消费,观赏性消费不高;保山市体育基础设施缺乏与不完备、体育氛围较差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新加坡到南京,作为一项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广泛群众调动力的全球媒介事件,青青奥会的空前;盛况以及对举办城市和群体所产生的影响,让我们更加清晰地明白全球性体育赛事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活动或是文化实践,彰显着某种认同表征,创造出了相应的视觉认同符号。南京青奥会通过各种文化教育活动、影像传播、社会互动等形式,进一步促进了青奥会的社群认同、城市认同和体育价值认同等。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我国高校时尚体育现状进行研究。为使体育教学富有时代特点,达到健身和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的目的,论文对时尚体育的内涵、特点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对时尚体育运动进行了分类划分,提出高校开展时尚体育的发展策略,以期为高校开展社会时尚体育运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从时尚的视角论休闲体育在城市体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明确了时尚、休闲体育及城市体育的内涵,分析了休闲体育与城市体育的关系,并从构成时尚的要素这一基点出发,从意识形态、文化形态和经济形态三个角度,论述了休闲体育在城市体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指出,需要加强休闲教育,以促进休闲体育和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风尚的内涵、缺失及培育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学校体育风尚是学校体育活动中普遍流行的风气和习惯,涉及到人的价值观、精神氛围、道德习惯等方面,它贯穿于学校体育活动过程中,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社会公众对学校体育活动的道德价值评判导向和标准,它通过强大的思想道德、价值评判的氛围对学校体育活动产生影响,它是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协调”者,具有较强的规训作用,是我国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阐述了学校体育风尚的内涵,分析了当前学校体育风尚的缺失,并就学校体育风尚的培育机制提出了建议,不仅有利于学校体育风尚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也有利于我国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民族体育文化何去何从?通过对裕固族体育的考察,发现面对现代时尚体育的影响,裕固族人主动进行文化系泊、文化选择,自信地进行传统发明等文化再生产,实现传统文化延续,引发以顶杠子为主体的民族体育“克里奥化”,使裕固族体育实现再地方化。认为,民族体育的“克里奥化”是身体文化交流借鉴中的技术模仿与选择后的身体惯习延续并存,自觉弘扬地方性文化的过程。“克里奥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自尊、自立、自强的路径,是丰富人类文化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5.
以社会学和政治学的视角分析体育身份在现代公民社会发展中发挥的独特作用。从体育消费、体育实践、体育运动方式、体育生活方式及体育参与群体方面考察社会公民的体育身份,围绕提升公民社会地位、社会参与、生活品味,提高公民文化素质及张扬公民个性展开阐述,突出我国社会公民的体育身份认同。我们应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扩大公民体育参与;提高市场供给能力,满足公民体育消费;树立科学价值取向,倡导体育生活方式;鼓励组建各种体育组织,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体育身份使体育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受到公民的认可,为推动公民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体育服装逐渐发展起来.体育服装设计受多重因素的制约,但时尚化成为其主流发展因素,未来体育服装设计的发展在遵循时尚与科技完美结合的前提下,品牌化的发展之路才能引领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服装设计.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高校体育文化创新过程中应切实发挥高校文化的引领作用,在路径选择上要以优秀体育文化的传播为发展路径;以体育教学、群体活动、体育文化节的举办为重要载体;以再造大学生体育人文素养为发展目标;以发展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为最终归宿。同时,在体育文化的创新上注意民族性与时代性的融合、注重人文关怀的生命价值取向和注重文化认识与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8.
从厦门大学高尔夫球风波延伸到时尚体育在高校的发展,阐明了时尚体育的概念特征及社会基础,分析其在高校的发展环境和影响因素,并展望其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城市青少年体育消费动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青少年体育消费动机特征首先是以满足实用、安全等为基本需要;男性青少年在追求体育知识技能与展示运动才能方面具有更加强烈的动机,女性则更加希望体育消费能满足她们爱美的天性;13-17岁城市青少年在体育消费动机中更多显示出满足美感、追求时尚的欲望且存在更多的从众心理;18-25岁青少年对体育消费品的实用价值和价格低廉有强烈的消费动机;东部城市青少年对于追求价格低廉、品牌效应、购买便利及个性发展方面高于西部青少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