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知识成为当前社会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力量,建立学习型社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及国际教师教育发展趋势迫切要求加快教师教育改革进程。企业知识管理进入教育领域,为学校组织管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也为教师专业成长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本文通过对知识、知识管理基本内涵的阐述,探讨教育领域内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内容、作用,以及对教师专业成长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前,教师知识管理已经成为教师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对教师知识管理相关概念——教师个人知识和教师知识管理,以及教师知识管理理论架构的国内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从事教师知识管理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教师专业化过程中,知识管理和知识再创造尤为重要。基于P.K.M2知识管理软件,针对教师知识管理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可供教师选择的知识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4.
在知识社会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提供者,这使得教师职业在今天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种挑战首先表现为师生关系中教师专业权威的削弱,即使在中国这样具有悠久尊师重教传统的国家,教师在提供知识方面功能的削弱也使得教师不再像原来那样受到尊重。不仅如此,知识社会还意味着社会的整体知识水平提高了,许多家长们有着自己独立的价值体系、教育思想,他们想就子女的教育发表自己的看法,希望更多地参与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5.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知识管理不仅成为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逐步成为教育研究的新视角,并成为了促进教师共同体发展的一条新途径。本文主要以知识管理对教师共同体的知识分享与创新为着眼点,立足于教师共同体发展,从组织和个人两个纬度探讨了知识管理视角下的教师共同体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非知识共享”下的教师管理现象批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共享是教师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也是教师管理的一种策略。“非知识共享”状态下的教师管理往往导致教师工作单兵作战、团队协作精神薄弱、教师的隐性知识开发不够、知识创新力度不大、教师专业成长不够重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扼杀等现象。要改变这一现象,必须认清教师是知识工作的特点,并把教师知识共享作为教师管理的内容、目标、策略,以提升教师管理的效益。  相似文献   

7.
教师是知识型社会中极为典型的知识工作者,担任着知识的传递、创造与学习的重要角色。教师共同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必须以知识管理为着眼点,从组织和个人两个纬度来实现其构建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师职业社会化与教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业社会化指教师个体在知识、经验、能力和个性等方面不断适应教师这一特殊社会角色的过程,可以简要地将教师职业社会化理解为职业成长的过程,也就是教师在职业上变得更加成熟的过程。在这方面研究中较具特色的是斯特菲的研究,它将教师的职业社会化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实习教师阶段;新教师阶段;专业化教师阶段;专家型教师阶段;杰出教师阶段;退休教师阶段。作为学校管理可依据这一理论,来制定与之相对应的评价标准,为所有的教师成长创造条件,对处于不发展阶段的教师提供更富有针对性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教师实践性知识共享是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软实力提升的有效途径,而共享如何突破学校的界限,使得实践性知识能够在不同学校之间流动,是当前的一个难题,社会网络理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参考。构建以师范类高校关系嵌入的校际间教师实践性知识共享模型,探讨在更大范围内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流动和共享。  相似文献   

10.
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是教师个体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知识管理理念,对教师个人的知识进行获取、存储、应用、共享和创新的过程。教师通过个人知识管理,有助于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化,有助于提高工作绩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探讨了教师博客中个人知识管理模型的构建,并对其个人知识管理功能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1.
教师对其知识进行管理是合理且必然的,教师的个体知识是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有机综合。“隐性知识”的转化与共享是教师知识管理中的难点,而基于Wordpl'eSS建构的教师个体知识管理系统则能够正面应对这些问题。它能在满足教师管理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让教师在管理其个体知识时简单快捷,并且有效地保证教师所管理知识的安全性。Wordpress的使用为教师个体知识的管理开辟了一条新的“高速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后现代知识观的发展,教育学界从重视传统意义上的科学知识转向重视教师实践知识。但在此过程中,教师知识是否会落入到个体性、情境性的陷阱中,而越发淡化其"专业"特点,也引发一些学者担心。本文对教师实践知识的个体属性和社会属性进行剖析,并对个体——社会互动中的教师实践知识管理进行阐述,试图给目前教师知识的"去专业化"拉一点刹车。  相似文献   

13.
在知识社会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提供者,这使得教师职业在今天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种挑战首先表现为师生关系中教师专业权威的削弱,即使在中国这样具有悠久尊师重教传统的国家,教师在提供知识方面功能的削弱也使得教师不再像原来那样受到尊重。不仅如此,知识社会还意味着社会的整体知识水平提高了,许多家长们有着自己独立的价值体系、教育思想,他们想就子女的教育发表自己的看法,希望更多地参与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4.
汪向俊 《早期教育》2011,(10):38-40
学校管理的诸要素中,人的管理是最主要的,教师队伍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它既有社会成员的一般性,又有知识群体的特殊性。如何引导、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学校管理的关键,这关系到办学水平的高低以及教师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质量。“期待效应”在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意义已被大家重视。引伸到教师管理工作中来,“期待效应”对促进教师成长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试图从相信教师的潜能,启发教师的自主性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角度,论述“期待效应”在教师管理工作中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现代管理观念的建立和促进教师成长等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关于“教师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这一问题,技术理性取向和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研究普遍缺少对教师个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内部环节的准确认识,而教师专业洞察力的相关研究弥补了这一缺失环节。专业洞察力刻画了教师在课堂情境的当下从个人知识到实践发生的内在机制,可以作为思考教师发展的关注点。分析教师专业洞察力的内涵,梳理专业洞察力三个互相嵌套的流程,即选择性注意、基于推理的理解和根据学生的理解决定如何回应,对“教师个人知识如何转化为课堂实践”给出了系统性的解释,并提出了发展教师专业洞察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师实践性知识作为教师的一种知识类型逐渐获得认可,对教师实践性知识进行管理的思想也日渐浮出水面。对教师实践性知识进行管理,首先要考虑到管理的组织设计问题。实践性知识共享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内在意蕴,共享的前提是教师合作与对话关系的确立。教师自组织作为教师的一种组织方式,在创建教师真正合作对话关系、促进实践性知识共享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教师自组织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一种有效的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专业化既是教师作为个体逐步提高专业水平的过程,又是教师这一群体为争取实现教师这一职业达到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是教师从幼稚到成熟,以及水平能力、知识建构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是教师教学实践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互动、学习共同体、知识管理能力与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就成为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要素。网络博客可以为教师这些能力的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教师是学校知识的传播主体,教师的知识管理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动力,决定着学校的竞争力和未来的发展。教师在认知上能掌握知识管理的理论知识和了解其目的,在技能上能熟练地去获取、转化、运用和保护知识,这是提升教师知识管理能力的基础。但开放的态度和尊重学术的价值观才是提升教师知识管理能力的根本。  相似文献   

19.
教师知识研究者认识到教师经验以及体现于其中的实践性知识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西方国家不同路向的教师知识研究成果为中国外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有助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深化与发展。与西方同类研究相比,中国外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视角有待进一步拓宽,要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进行系统深入的梳理和实证研究。中国的外语教育有其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教学传统,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要在借鉴已有理论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本土化特色,从澄清本体性问题、拓展研究视域和扎根实地研究等方面进行突破,加强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整体建构,这对外语教育以及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从知识形态来看,个体知识和集体知识都是教师权力的来源;从历史发展来看,教师知识经历了一种从个体知识向集体知识的转变。这种转变发展的程度对教师权力的使用和教师自身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轴心时代,教师的权力主要来源于个体知识,这使得教学自主成为可能;在封建社会,无论是宗教知识或皇权思想都以集体的形式展现,教师作为这种集体知识的代言人不可避免地成为权力的租借者。在现代社会,要在权力有限的基础上给教师充分的知识选择权和教学自主权,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并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