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的出版业将出现与外国出版业零距离的接触,外国的出版商想尽一切办法争夺读者,以扩大自己的覆盖面.面对这一开放的市场,中国出版人如何面对机遇,来迎对洋商的"抢滩",这是摆在出版人面前的一大课题.入世后的竞争,也是对人才的竞争,重点介绍了人才的培养和提升.  相似文献   

2.
书业人语     
毫无疑问,网络文学对于传统出版业是一种挑战。网络文学与传统出版业的路径不同,但也是出版,因此会争夺传统出版市场的部分读者,使传统出版业原有的读者群减少  相似文献   

3.
图书营销创新的过程,就是争夺、开发读者注意力,把读者注意力资源转化为出版社的市场资源,千方百计地使有关图书出版的信息进入读者的感官世界,进而激发、激活读者的需求,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为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培育市场。  相似文献   

4.
罗紫初 《出版科学》2001,(2):65-66,64
世纪之交的国外出版业,竞争随市场的国际化而日趋激烈,作为争夺市场重要手段的宣传促销活动也不断升级,愈演愈烈。剖析国外出版业宣传促销的基本状况,把握其主要特点,对正在向国际化迈步的我国出版业来说,决非无裨于事。  相似文献   

5.
科学管理离不开准确的信息,出版管理与发展也不例外。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出版界面临的最大冲击不是国外资金,而是发达国家出版界的科学管理能力及人力资源的争夺。发达国家的出版业早已实现了全行业的计算机化、网络化。而在中国,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出版业尤其是图书出版业的信息化水  相似文献   

6.
在新世纪来临之际,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业所取得的骄人成绩,我们感到欢欣鼓舞。然而我们所面临的新挑战是十分严峻的。随着海外资本以及其他行业资本流入出版业,必将与我们争夺出版人才、资源和市场;网络的兴起无疑会强烈冲击传统的出版和销售;国家对教材教辅编、印、发的政策导向将使出版业主要依赖中小学生教学用书的局面风光不再。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说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中国出版业要赶快“造大船”?有关部门指出,是为了对付国内和国际的严峻挑战。所谓国际的挑战,是指国外的出版资本千方百计要想进入中国的出版物市场。中国正在积极准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旦加入,中国的出版业将被要求对外国开放,中国面临的国外出版资本扩张的挑战将更加严峻。这当然是个警报。不过由于情况不明,我既感到紧张,又不免有点疑问。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编撰的《2011—2012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中国出版蓝皮书)近日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这是研究院每年固定的科研课题,也是延续性的第8本出版业年度发展报告。蓝皮书指出,2011年是中国出版业转型走向深化的关键年。因此,作为全书核心部分的主报告将基调定为"中国出版业转型走向深化",预测了出版内容生产将被提到首要位置、主题出版物内涵将进一步丰富,打造大型出版航母和出版业上市重组将掀起高潮,数字出版中人工智能及4G技术将引人关注,扶  相似文献   

9.
周百义 《中国编辑》2005,(6):26-28,31
畅销书在中国大陆图书市场的现状 中国出版业畅销书的出现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这时,中国出版业已经从10年前简单的增加图书品种、市场扩容发展到全面的市场竞争。竞争的结果是,单本图书销量锐减,库存增加,但与之相对应的是图书市场的相对饱和、读者阅读倾向个性化的趋势。于是.面对现实,出版社由过去的重编辑向重发行过渡,市场营销开始进入中国的出版业。随着目标市场的不断细分,出版社有目的地、深度开发适合一定读者群的畅销书就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0.
当我们还沉浸在百年沧桑和50年辉煌的回忆之中,新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了,它催唤中国出版人迎接新的挑战。早有业界先贤名流勾画了未来的蓝图,无疑新世纪中国的出版业将伴随着国家的繁荣进步而更加兴旺发达。也有先知先觉者告诫我辈将要面临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压力,将会产生新的竞争格局,警示出版人要走的路途远非平坦。更有网上放言高论者,预测加入WTO后,倘若外商外资进入出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已到老年人口达相当数量的年代,出版业对这一人群的市场还未作系统开发,我认为这是一个十分值得出版业开发的市场,尤其是上海,60岁以上者已超过240万,这便是可观的潜在市场.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都学中文的热潮下,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对大陆书业制定出"走出去"的政策,香港二楼书店展售的简体字书已取代台湾出版品,此时新加坡大众控股集团决定筹办"首届海外华文书市",两岸出版业的竞争将在异地展开,台湾图书发行协进会理事长王承惠呼吁,台湾出版业需要相关部门支持出版业打开海外市场,否则台湾出版业可能会在这场竞赛中被淘汰出局.  相似文献   

13.
出版业对外开放新的一年将迈出实质性步伐,但外资不准进入编辑业务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今年一季度,中国将颁布实施有关外资进入中国大陆书报刊分销市场的规定,进一步开放重庆、宁波及所有省会城市书报刊零售市场,中国新闻出版业对外开放将迈出实质性步伐。同时,根据世贸组织只有少数成员承诺有条件开  相似文献   

14.
徐开尘 《出版参考》2005,(12S):32-32
在全球都学中文的热潮下.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对大陆书业制定出“走出去”的政策,香港二楼书店展售的简体字书已取代台湾出版品,此时新加坡大众控股集团决定筹办“首届海外华文书市”两岸出版业的竞争将在异地展开,台湾图书发行协进会理事长王承惠呼吁,台湾出版业需要相关部门支持出版业打开海外市场,否则台湾出版业可能会在这场竞赛中被淘汰出局。  相似文献   

15.
出版发行市场化运作对图书采访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姚倩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23(2):34-37,61
出版发行业的市场化运作表现为:图书发行渠道已不再是新华书店一统天下;图书市场已经进入包装、炒作、宣传、造势的时代;订单、书目、广告、折扣等成为出版发行业争夺读者、争夺客户、争夺市场的重要手段。出版业市场化运作给图书馆带来深刻影响:图书馆的进书渠道日益拓宽;入藏图书的品种、复本日益受到市场的牵动;图书采访鉴别选择难度日益加大;与书商的关系日益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16.
专业出版是未来出版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出版业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关头.随着国内分销市场的逐渐开放,国有出版社的全面改制,国家有关出版业新的产业政策的出台,国内出版界将面临新的一轮洗牌,图书市场将出现一次前所未有的百家争雄的竞争局面,这场变革将是中国出版业历史上一次空前的革命,它给出版业带来的影响将是重大而深远的.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对出版业来说,大众出版呈现泡沫化征兆,而教育出版改革的推进,又将严重削减出版业的利润.在这双重夹击之下,虽然由此断定我国图书出版市场将"崩溃"为时尚早,但出版业将面临历史性考验恐怕将难以避免."新近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推出的中国出版蓝皮书<2004~2005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对2004年~2005年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发展特征和走向进行了全面分析和研究后,得出了系列结论.  相似文献   

18.
有着巨大潜在市场的我国出版业,历来被外国出版企业视为一块有待开发的“金矿”。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国外出版机构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手段,争先恐后地相继进入中国市场。国外著名的西蒙·舒斯特、威利父子、培生、科文、时代华纳、牛津、剑桥、微软等都与我国出版机构以合作方式共同出书,或以合资公司形式用我国大陆出版社书号出书;而德国出版业巨头贝塔斯曼则在几年前就以书友会形式抢先进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出版业是我国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当前市场竞争和国际化市场环境的需要,应加强对少数民族出版业人才的培养和完善管理机制,更新观念,加强培训,提高市场运作与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出版业的最大困境是中国出版业许多管理者没有从根本上从计划市场和传统观念中挣脱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