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苏青创作中独特的女性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与众多现代女作家重社会批判不同,苏青侧重于女性自身批判,即从女性自我价值的失落、男权意识的制约、女性男性化这三个方面批判了女性异化。苏青的女性异化批判也与萧红、张爱玲不同,表现她在女性解放命题上探讨的独到、深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超前性  相似文献   

2.
郭沫若抗战史剧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兼具传统与现代两重属性,这表现在他对正面女性形象的重审与再造,也表现在他对反面女性形象的再思考。因此,他的创造既暗合于当代的创作趋势,在处理传统与现实的关系上,又高于同时代的许多作家。  相似文献   

3.
上古时代女性择偶标准完全体现出以女性自我为中心的理念,母权制解体到新中国诞生,除王公贵族以外的普通女性,基本没有择偶自由权,新中国成立后,女性择偶具有了自主性;新中国成立初期,女性理想的择偶标准是干部、转业复员军人、大学生、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等.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政治条件、家庭背景、社会地位是女性择偶时比较注重的因素.20世纪80年代,女性更注重男性的学历、身高、和对方的感情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后,女性择偶标准重年龄,重健康,轻身高;重事业,轻学历,轻职业;重人品,重修养;重脾气,重经济条件,轻家庭背景;重爱情,轻婚史.女性择偶标准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地域文化差异、文化程度经历、家庭整体教养方式的影响.当前女性择偶标准的倾向实惠化、条件化、自由化、性爱化.未来10年女性择偶标准指向多元性、综合性、可变性、对象性、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奥兹小说中始终贯穿着女性爱情婚姻悲剧主题,“不能承受之重”使她们或歇斯底里或自杀或私奔或离异。究其原因,逼仄的物质生活环境扼杀了女性的罗曼蒂克情结,使其生命力枯萎;家庭、社会中的失语地位与鲜明的个性意识激烈冲突。造成女性精神世界的分裂与崩溃。通过对女性不幸爱情婚姻的探讨。奥兹着力表现犹太各散存文化单元间的冲突和传统犹太文化与欧洲文化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5.
奥兹小说中始终贯穿着女性爱情婚姻悲剧主题,“不能承受之重”使她们或歇斯底里或自杀或私奔或离异。究其原因,逼仄的物质生活环境扼杀了女性的罗曼蒂克情结,使其生命力枯萎;家庭、社会中的失语地位与鲜明的个性意识激烈冲突。造成女性精神世界的分裂与崩溃。通过对女性不幸爱情婚姻的探讨。奥兹着力表现犹太各散存文化单元间的冲突和传统犹太文化与欧洲文化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6.
伍尔夫文学创作特别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小说《达洛卫夫人》表现了达洛卫夫人的三重人生困境:对爱情与婚姻的两难抉择,自我迷失以及对生死等人生意义的终极追寻.《达洛卫夫人》可谓伍尔夫探索女性丰富复杂精神世界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7.
调查分析了女性研究生身体健康,锻炼行为和锻炼动机.结果表明:在大学生群体中,女性研究生的健康状况最差,处于亚健康状态.压力大和承受力弱是女性研究生健康状况差的根本原因:女性研究生参与的体育活动内容不丰富.体育锻炼时间短、频率低、强度达不到产生良好锻炼效果的要求;她们的锻炼动机表现出重外貌、轻能力和社交的特点,忽视技能强和集体性运动项目,主要参与一些简单、轻松的个人项目,这样的锻炼动机和行为倾向不利于她们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最后提出了女性研究生的体育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对女性形象的审美倾向上,《水浒传》表现出明显的内在美与外在美对立状态、褒阳刚而贬阴柔,重“理”而轻“情”的倾向,打上时代的烙印。客观地指出这一点,并不影响其伟大。  相似文献   

9.
特雷莎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一个女性形象,她是"重"的代言人,其复杂的内心,特殊的性格,以及她对于"灵与肉"应当和谐统一的爱情追求,无不使其表现着生命之"重"。而特雷莎的梦境以及她在面对情敌萨宾纳时的服从,都鲜明对应着生命之"轻"。带着"重"的痛苦,特雷莎开始了向"轻"转变,她复杂的情感世界与内心矛盾向生命另一种极端形式变化。借由"轻与重"这生命形态二重性的不断追问与展现,特雷莎的女性自我意识在并非完全的田园牧歌式的情爱中觉醒,她经历了一次次的压抑、逃离、挣扎,才真正令自我意识的光芒绽放。  相似文献   

10.
特雷莎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一个女性形象,她是“重”的代言人,其复杂的内心,特殊的性格,以及她对于“灵与肉”应当和谐统一的爱情追求,无不使其表现着生命之“重”。而特雷莎的梦境以及她在面对情敌萨宾纳时的服从,都鲜明对应着生命之“轻”。带着“重”的痛苦,特雷莎开始了向“轻”转变,她复杂的情感世界与内心矛盾向生命另一种极端形式变化。借由“轻与重”这生命形态二重性的不断追问与展现,特雷莎的女性自我意识在并非完全的田园牧歌式的情爱中觉醒,她经历了一次次的压抑、逃离、挣扎,才真正令自我意识的光芒绽放。  相似文献   

11.
张立勤是当代著名的女性散文家.她曾于病痛中经受生死考验,因此,她以生命的深层体验写作.她的散文是生命散文.她散文艺术的成功,昭示了她生命的凯旋.  相似文献   

12.
在报告文学和小说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宁波作家夏真,近年来又将散文作为自己新的创作热点。夏真散文的总体艺术特征是:充满智性与理趣;爱,是夏真散文的创作源泉;体现“豪华落尽见真淳”的本色与质朴风格,而“红杜鹃精神”正是夏真散文之所以成功的人格基础。  相似文献   

13.
宗璞是当代著名的女作家,她的散文写得细腻又抒情,流畅而又有韵味。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宗璞散文的艺术特色:用传统笔法写游记散文,用真情实感写抒情叙事散文,用广博学识写文化性散文。  相似文献   

14.
作家李娟在她的散文《离春天只有二十公分的雪兔》中表达了她对生命的思考,诠释了生命的内涵。散文表现了身处困境时的努力和希望。散文还表现了忘掉不快后对生命喜悦的感知,以及在生的思考中作家的检点和悲悯。李娟的散文告诉我们,只有立足于自己独特的感悟,这种有关生命的思考才会感人,也才有独特的价值。新疆特有的地域特点哺育了李娟,使李娟的才情得到了应有的发挥。从李娟《离春天只有二十公分的雪兔》这篇散文中,不仅可以得到有关生命的启悟,而且还可以感受到散文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位女性作家,黄文婷对女性身份有着明确的自我认同,以自身的生态状态和价值选择有着充分的肯定。她以自信、从容的笔调展开具有女性色彩的话题,对田性世界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她的散文以对现实的热切关注和普泛化意蕴,区别于自恋自爱的小女人散文。黄文婷散文的现实关注突出显示为当下性语境。其语言风格自然、柔和、温婉,正与作品的现实语境和女性视角相适应。  相似文献   

16.
《怆怆文集》是女作家里扬的一部散文、小说合集。里扬一生坎坷,曾两次入狱,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从而使她更深刻地洞察人生,更好地懂得爱与憎,成为善写悲剧的能手。她的作品感情浓郁,如烈火一样燃烧读者的心,悲怆动人,具有巨大的震撼力。本文通过对她的散文、小说以及表现手法与语言特点的分析,论述了充沛的真挚情感与鲜明的悲剧意识,是里扬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7.
徐珊珊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0):115-116
毕淑敏是新时期以来中国散文界一位重要的女性作家,她以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及作为一名成功女性的经验,用散文顽强地营造着自己的理想世界,给读者以"心灵鸡汤"式的滋养。  相似文献   

18.
苗莉为邢台文坛有成就的女性散文作家,她的散文充满了"情"味,亲情、友情,对祖国河山之情,对人民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情,空灵、柔软、细腻,如云似水,如歌如泣.她的写法是传统的,却创造了优美的散文意境,其散文的可贵,在于她写了人性、人生,写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她的特点是把散文的意境美和人性美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19.
蒙和平是一位有实力和有潜力的作,她的散总体上都能做到刚柔相济、理相生、情并茂、小中见大。虽然前期之作的一些题材有单薄和雕琢之嫌,但现时之作却显得平实自然,这正是一种良好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为着生活而写作”,成为苏青这位都市职业女性在散文创作方面的言说姿态与表现方式,并以此区别于“五四”以后任何一位女性作家的创作理念。她的散文创作从文学的神圣崇高中剥离出来,写人类普遍意义的日常情境与世俗生活,反映出她在尘俗生活中寻找情趣的市民文化的品格。苏青散文中“性别意识”来得特别鲜明,但她又能直面女性的性格弱点,撕毁女性的假面具,并且发出独到的批判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