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重读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颇多感慨,心境与第一次教学此文时已大为不同。想来名篇之所以为名篇,也许是因为处于人生不同阶段时,读来会有不同的感受——常读常新,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一、解读课文:与时间对话《和时间赛跑》是一篇清新、淡雅而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伤不已,后来听了爸爸的一席话,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等自然现象,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并在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了应该怎样珍惜时间。有人说林清玄的散文就像林中小溪一样"清清浅浅",表面上一读就  相似文献   

2.
小溪之死     
一条排污渠挖到了清清小溪边,渠内的污水热情地对小溪说:"嗨!朋友,咱们汇合吧!让我们汇成宽阔的河,一起奔向大海吧!"小溪吓了一跳,污水的模样让小溪难以接受。小溪板起面孔说:"我和你根本就不是一条道上的,常言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你还是另找朋友吧!要不你把自己先弄干净再说!"  相似文献   

3.
板书三则     
板书 ,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 ,好的板书是一种微型教案。我在教学中特别重视板书的作用。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向大家介绍三则通过字体大小的变化来板书的例子。1、《泉水小溪》(六年制人教版第二册)教学时 ,用不同大小的字体先板书“泉水、小溪、江河、海洋”四个词语 ,指导学生认读 ,逐句讲解时分别用表示水的曲线连接词语。这样通过字体由小到大的变化 ,让学生形象地理解泉水、小溪、江河、海洋之间的关系 :泉水流入小溪 ,溪水流入江河 ,江水河水流入海洋。还能形象地理解它们之间容量大小的变化。这就步步展示了课文的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4.
胡启树 《考试周刊》2011,(54):52-52
《林中小溪》一文写的是前苏联作家普里什文在一条林中小溪的岸边走过时的所见所闻。文章通篇写景,却不单单写景,还在字里行间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只有充满挑战的人生才是真正意义的人生,如果太顺利,没有太大的波澜,生活将是无趣的,人生将是无益的。所以,乐观地看待困难,困难带给你的便不再仅仅是悲伤与沮丧,而是一种人生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5.
师:清清的小溪发生了什么变化?   (抓住本课关键词语“变“,启发学生读书思考.)   生:小溪的水突然变浑了.   生:后来小溪的水又变清了.   师:(板书:小溪--变浑--变清)   师:溪水为什么会变呢?请再读读课文,说清楚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师:清清的小溪发生了什么变化?   (抓住本课关键词语“变“,启发学生读书思考.)   生:小溪的水突然变浑了.   生:后来小溪的水又变清了.   师:(板书:小溪--变浑--变清)   师:溪水为什么会变呢?请再读读课文,说清楚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当代作家史铁生的一篇散文<我与地坛>(板书课题). 这篇课文我读过、教过多次,但每一次与它接触,就好像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相似文献   

8.
散文即"美文",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体现关:通过读来体现散文的语言美,通过板书体现其结构美,通过赏析体现其情感美,这样,学生就能自始至终获得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9.
尤锡奔 《新读写》2008,(9):26-26
有些时候,我们会突然陶醉在某一种氛围里难以自拔,就像现在的我。一本《林清玄散文》已成了我爱不释手的宝贝。  相似文献   

10.
我先后两次教《雨点》一课,同样是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因调整了教学策略,前后教学效果迥然不同,教学片断如下片断一师: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干什么?生:睡觉(生齐答,师板书)。师:池塘是平静的,一点波纹也没有,所以读“睡觉一词应轻些还是重些?生:轻些(齐答)。师:谁来试着读第一句?(生练读)雨点又落进哪里呢?生:雨点落进小溪里。师:雨点在小溪里干什么呀?生:散步(生齐答,师板书)。师:我们散步时是悠闲自得的,轻松舒适的,所以“散步”一词应读得轻缓一点,谁来试着读第二句?(学生练读第二句)片断二师:(全身贴满了五彩的小雨点)雨点姐姐带你们(点…  相似文献   

11.
如果思维的自由还没有获得,文学的自由还没有获得的时候,文体的自由也被剥夺的话, 那文学的自由空气就太少太少了。傅光明(下称傅):您的散文《文化苦旅》出版之后,可以说洛阳纸贵,给中国的散文界带来一种清新的空气,评论界有人说是为中国散文开拓了一种新的境界。很多评论家送您一个称谓——学者散文家。我想听听您怎样定位自己的散文。  相似文献   

12.
时间会记得     
<正>喜欢一个古老的游戏——回声。每次去山里,我喜欢对着绵延的群山大声喊自己的名字,山会极其认真地记下。然后,山谷里一遍遍回荡着我的声音,有一种欢呼雀跃的激动。俗世里的拘谨淡了,胸中充斥的是一片自由和开阔。心亦是清明的,像山涧里一条欢快的小溪。这游戏自然令人快乐。看一个作家写琴音的散文。有一次,调音师给她的女儿保养钢琴,忽然对她说:"你女儿很用功嘛!"的确,女  相似文献   

13.
有些时候,我们会突然陶醉在某一种氛围里难以自拔,就像现在的我。一本《林清玄散文》已成了我不肯释手的宝贝。林清玄是不是很有名气,我不知道。但是他文章里的那种清新和烂漫及其独有的感伤却是真切的。初识林清玄,是读他的《佛鼓》,清澈而空灵的文风奠定了他的文章在  相似文献   

14.
一、解题导入 1.解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宇宙生命之谜》(板书),在你的脑海里“宇宙”是什么样子,“谜”又是什么意思?(比喻还没有弄明白的或难以理解的问题) 2.导入:我们一起来探索宇宙生命之谜,看  相似文献   

15.
林中小溪     
如果你想了解森林的心灵,那就去找一条林中小溪,顺着岸边往上游或者下游走一走吧。刚开春的时候,我从那条可爱的小溪边走过。下面就是我在那儿的所见所闻和所想。我看见,流水在浅的地方遇到云杉树根的障碍,于是冲着树根潺潺鸣响,冒出气泡来。这些气泡一冒出来,就迅速地漂走,不久即破灭,但大部分会漂到新的障碍那儿,挤成白花花的一团,老远就可以望见。  相似文献   

16.
陈婧  于洪涛 《山东教育》2012,(10):29-31
一、交流揭题,引发对生命的思考师:我常常在想,生命到底是什么?(师板书"生命",留几秒钟的空白让学生沉思)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段视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播放视频:海燕搏击浪涛、鲜花盛开、蝴蝶飞舞……)  相似文献   

17.
李颖 《文教资料》2007,(1):81-82
板书是一门艺术,在语文教学中,好的板书就像一期好的“板报”,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无论是采用传统板书形式(粉笔书写),还是采用电子板书形式,它都是不可废弃的。  相似文献   

18.
林中小溪     
如果你想了解森林的心灵,那你就去找一条林中小溪吧。 我看见,流水在浅的地方遇到云杉树根的阻碍,于是冲着树根潺潺鸣响,冒出气泡来。这些气泡一冒出来,就迅速地漂走,不久即破灭,但大部分会漂到新的障碍那儿挤成白花花的一团,老远就可以望见。  相似文献   

19.
读普里什文的<林中小溪>,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事情.不要说内涵的理解、个中的诗意和哲理,就是作者信笔所之、挥洒自如的写法,学生读来也是如堕烟海,感觉很是零散,找不到一条走出"小溪"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苏雪林是一位现代女作家 ,《溪水》是一篇情文并茂的散文。文章通过对林中溪水流经夏秋 ,与巨石搏斗的生动描写 ,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追求 ,表现出作者对生命本质的一种深沉的思考。敏捷的才思 ,善感的心灵 ,使作者面对潺潺的小溪 ,产生了丰富的联想。作者以溪水喻少女 ,以少女赞溪水 ,充满生动的幻想和柔媚的情思。夏日 ,枝叶繁茂蔽日 ,浓阴中 ,小溪静静地流淌 ,但在作者眼里 ,她被囚禁 ,忧郁沉闷 ,“凄咽着幽伤的调子”,如同一位双眼噙泪、含冤受屈的少女 ;秋日 ,蹁跹的秋叶如金黄的蝴蝶飞离枝头 ,似乎预告着溪水姑娘的解禁。枝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