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浅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体系和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加强和推进师德建设的准则和依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可以概括为教师与教育事业、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同事和集体、教师与学生家长的道德规范等四种体系。每种体系下面可分为师德理想、师德原则、师德规则三个层次。教师应该注重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相似文献   

2.
师德修养是师德成长的本质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师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全社会对教师的殷切希望和要求;二是教师自身把这些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逐步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前者被称为"师德规范",后者被称为"师德修养"。"师德修养"的形成和提高,被称为"师德成长"。我国2008年又一次修订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规范在具体内容上得到了充实,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笔者认为,师德规范只是师德成长的外在标准,师德成长本质上是教师的自我修养。  相似文献   

3.
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其他行业相比较,教师的职业道德更具有丰富性,深刻性和全面性,它不仅是教师在职业劳动过程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同时也是教师在整个做人过程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1991年8月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真正实现之,就必须对教师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某职业者所应遵循的与该职业有关的道德规范的总和 ,它包括对于该职业的热爱、对职业规范的遵守以及从事该职业所产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乐于承担起职业连带的责任并尽最大努力完成好自身的职责是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而职业道德的实现既需要职业规章制度的保障 ,又有赖于道德规范的力量。任何一种职业对于从事该职业者都有一种道德规范的要求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也不例外 ,他们应该有自己的职业道德。也只有那些讲究职业道德的教师才有可能成为优秀的教师。然而 ,伴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兴起 ,教师的职业道德出现了滑坡 ,这主…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原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下发的《关于重新颁发<中小学都事业道德规范>的通知》的精神,论述以下三个问题:充分认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紧迫性;贯彻实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意义;如何正确理解《规范》的内容,更好地贯彻实施《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中美教师道德规范的发展和历年文本比较入手,分析两国师德规范的发展轨迹及其异同,发现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特质与专业价值以及它们所传达的当代伦理精神,探究师德规范在指导教师专业行为中的重要作用,并对未来我国教师专业伦理的制定与改进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要求是在人类社会出现了特殊教育活动以后,随着特殊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而逐渐形成的。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要求既有与一般职业活动的道德规范要求的共同之处,也有着自身不同的特点。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发挥的怎么样,对确保特殊教育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银企关系中暴露的诸多重大信用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原因主要是规范缺失与教化不力,进而对与之相关的两类规范———制度规范与道德规范、两种教育———基本道德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建立“双重监控”的银企关系制度规范与“信誉第一”的银企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改善社会风尚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把握重点是教师伦理学的基本教学策略,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学中,通过实例论证了献身教育事业和为人师表是生物教师道德规范的的核心和基础.创新了"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特色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师生互动相结合"的生物教师伦理学教学模式,在伦理学教学专业平台的搭建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指出:爱岗敬业精神是师德的核心内容。爱岗敬业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做好教育工作和履行其他教师道德规范的思想前提,教师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精神,才能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一、热爱教育,热爱自己的学校  相似文献   

11.
论师德     
采用文献资料综述的方法,着重从教育学领域研究和探索教师职业的定位、教师的作用和地位,教师职业道德的标准及其在教师现实教育工作中的表现,从而为一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更好地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学界多以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主张彻底摒弃名教而纯任自然。但稽康“越名教”不是抛弃名教,反对名教,而是提倡一种现存名教更高标准的名教,提倡将仁义道德修成自然的内在本性的伦理观,体现出儒道融合的倾向,也反映出道教伦理观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3.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以学生为本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原则,“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相似文献   

14.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概括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它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高校也应从实际出发,进行相应的公民道德规范教育。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专业性向是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教师专业精神范畴。然而在我国,这个问题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教师专业性向的重视有以下三方面的实践意义:有利于建立更加科学的教师职前培养和就职选拔制度;有利于全面认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利于重新认识教师角色。  相似文献   

16.
浅谈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高校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提高他们的师德修养,显得尤为重要。青年教师队伍其整体和主流是好的,但在师德建设中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师德教育,重视师德修养,加强师德培训,完善师德规范,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f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a professional code of ethics for teachers. Two underlying assumptions pervade the article. Firstly, that increased awareness of the ethical dimens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teaching is essential for both enhanced professionalism and, mo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ractice. Secondly, that while a code of ethics may not advance the ultimate route to such awareness, it should be able to contribute broadly and positively to a deeper examination of ethics in teaching as long as its limitations are recognised and acknowledged. Six key issues and questions that highlight the complexities that those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code of professional ethics should address are discussed. While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provoke thoughts relevant to any organisation grappling with its own ethical code, its primary context is the Ontario College of Teachers (Ontario, Canada), whose work in this area is newly emerging.  相似文献   

18.
高校计算机类课程作业抄袭现象屡禁不止,加上作业进度跟踪困难、作业批改耗时、师生交流困难等因素,计算机类课程教师已无法通过作业准确评价学生的专业水准。使用代码仓库与持续集成技术,结合课程管理场景,设计了基于代码仓库的教学平台系统。该系统实现作业在线批注、自动审查及代码相似度检测等功能。在C语言计算机课程中应用,反馈结果良好,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在反思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反思已越来越普遍地被认为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被广泛提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学反思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不仅能促成教师信念的重建,而且能激发教师成为理性的研究者。为此,从个人经验、理论学习和同行交流等方面分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反思途径,以求帮助教师不断走向专业成熟。  相似文献   

20.
Dominant constructions of professionalism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can diminish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and educators’ undertaking of advocacy at the systems or political level.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n ethically grounded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ism that provides space for professional practice to move beyond the classroom and into the political sphere. Findings from interviews with four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from Australia who undertake systems advocacy as part of their professional practice show that this work is driven by ethical influences that extend beyond the rule-based imperative, in ethical codes, that teachers should undertake systems advocacy. Findings highlight the value of considering systems advocacy as practice that emerges from an interplay of thre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ethics: deontology, utilitarianism and virtue ethics.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professionalism and the building of a teacher disposition that incorporates systems advocacy ar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