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晓霞 《中学历史教学》2020,(1):F0004-F0004
基于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完善校本课程体系、改善历史课堂传统教学方式的自觉追求和现实需要,意图以崭新的面目和独特的姿态服务学生成长、服务历史课堂教学,自2016年10月始,深圳市龙岗区教研室历史教研员蒋小平与三所学校一线优秀教师:马晓霞、王龙祥、邝旭东组成了"历史文化创意课程开发组",共同开发本课程。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校非历史专业的历史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如教材陈旧、教学注重对史实本身的讲解、缺少与现实的结合、教学手段单一等。因此历史教学应融历史与文化、历史与现实于一炉,并辅之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考核的改革,使历史教学真正发挥它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课程改革的铺开。我国的历史教师频频接触到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课程。历史课程到底是什么,与我们的历史教学有什么关系?只有明确了这个概念。我们才能更好地参与到课程改革当中,并正确地认识到其在课程改革当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樊灿云 《湖南教育》2005,(17):34-34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一、开发利用校园文化资源校园文化资源内容广泛,从整体而言它包括学校内所有文化教育资源。具体说有教师教材资源、校史资源、校园环境资源、图书报刊资源、活动课堂资源和版报资源等显性物质文化资源;还有学校的办学思想、管理体制、校风、学风、人文素养等隐性精神文化资源。除教师教材资源方面外,还有下面几种亟待开发的校园历史文化资源。1.校史与环境资源。学校的历史积淀和优美的环境都是校本历史课程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5.
文学与历史     
本文拟从文化学上来阐述历史与现实、文学与历史相遇合的基本方式、意义及遇合而成的文化范式——象征、隐喻的文化内涵及效用,并力图揭示文学在历史文化中所担负的建构文化范式的职能。最终展示文学在当代所面临的走向人文、介入历史的双重使命。  相似文献   

6.
学习《美国历史与文化》课程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美国历史,文化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更有效的学习英语语言。美国建国以来各个历史阶段都可以在不同的影片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反映。利用影片来教授美国历史与文化是英语教学中的一种可行性尝试。  相似文献   

7.
女性历史叙事与性别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历史叙事将性别与政治、经济、种族、阶级放在一起,成为思考历史的一个角度,特别关注性别文化在社会道德伦理、传统文化和群体心理模式中所起的作用。女性历史叙事对历史的生成性及传统文化的虚假性的否定,建立在对男性阴暗性的否定上,而关于爱情的讨论和对女性身份的认证则占据了文本隐型结构的核心。女性历史写作在主流历史的碎片和缝隙中起步,以自己的性别经验想像历史,以对男权历史边拆解边合作为叙述策略,建构女性的心灵史,进而达到丰富历史、改写历史的文化理想。  相似文献   

8.
从一定意义上说,深圳丰富的历史地理资源和浓厚的移民文化,为历史与社会课程提供了大量生动直观的教学资源。充分开发深圳乡土资源,并与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整合、应用,不但是实现历史与社会综合、开放、探究、实践等课程目标的需要,也是增强深圳移民城市的新一代的归宿感、激发他们爱国爱乡情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张艳丽 《教师》2020,(3):101-102
一个地区的历史遗迹遗址、出土文物承载着该地区的历史与文化,是了解该地区历史与文化的重要乡土课程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开发乡土课程资源,通过乡土课程资源创设历史情境、模拟历史场景、设计历史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感知和领悟历史,培养历史想象力,改变学习方式,引发理性思考,提高学史能力。因此,乡土课程资源是提高中学历史教学实效性的基本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发挥民族地区课程资源优势,开发历史校本课程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历史课程改革,有助于满足民族地区中学生的兴趣需要,改变历史教学的现实困境,有助于更好地反映民族历史文化的丰富性、独特性,有助于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发挥民族地区资源优势,开发历史校本课程势在必行,也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1.
中学历史课程与物理课程的整合能加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促进"全面和谐的人"的最终形成。课程整合目标的厘定需要纵向或横向考察不同层次的教育或课程目标,课程整合内容的商榷亟需深度分析各学段物理/历史课程标准或教材,最后根据上述分析选择具体的课程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12.
2001版的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要“考察社会文化现象的变迁,了解文明传承的时间和空间联系”,要“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并“知道居住地特有的习俗,考察它们的历史,探讨它们存在的价值”。《历史与社会》教材根据课程标准增加了有关民俗文化的内容。可见,弘扬民族精神,关注民俗文化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并成为中学历史与社会学科特别的教育内容——“继承和弘扬人类文明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13.
乡土历史课程资源是指一切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有关乡土历史的课程与教学信息的素材和手段.其内容一般包括历史沿袭、风土民俗、文化传统、名胜古迹、革命遗址、重要人物和事件等[1].近年来,受应试教育的支配,不少中学历史教师忽视了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中学历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利用乡土历史教学资源的重要性,加强在这方面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本文拟以衡阳乡土历史为例,结合笔者从教十余年的教学经历,浅谈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对中学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与社会》是新课程改革中推出的一门综合文科课程。这一课程在继承传统历史课程有益经验的同时,又对传统的历史课程内容及其组织结构进行大胆的改革,从而使历史教育的内容更具时代性、人文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本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是通过乡土历史教学的形式来实现。但在实践中,这些内容往往只被当作资料加以介绍,而并未当作历史课程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笔者以道州、永州、湖湘本土历史文化为载体,对历史教学课程资源的本土化开发问  相似文献   

16.
广西民族众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广西优势历史文化资源,对深化旅游文化课程建设,提高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提出"鼓励和提倡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这就要求我们要改革拓展和整合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积极地开发并合理利用好这些历史校本课程.福清乡土历史资源极其丰富,据史志记载和建国以来考古发现的遗物证明,早在4000-6000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在此劳动、生息和繁衍,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得天独厚的条件给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课程资源.近年来,我们践行新课程理念,深化课程改革,以历史学科课程"二次开发"为着眼点,充分整合福清乡土历史资源,开发校本历史课程,作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建瓯,古称建州,历史悠久,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地方历史文化,本文结合建州地方历史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情况,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与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立德树人的价值,历史课程对于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有着天然的优势。当前,有必要也有可能通过历史课程改革将这种优势充分彰显出来。具体而言,中学历史课程可以从三个方面给予积极的回应,即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功能、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策略、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张力。这三方面是一个文化精神、教育行为与课程结构三要素的有机递进与贯通。  相似文献   

20.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形象构建与传播存在缺陷,历史文化未能得到深入挖掘,特色不凸显,传播内容和渠道零散。湖湘文化、书院文化、宗教文化、抗战历史是衡阳文化的核心所在,应该紧紧围绕这个核心深入挖掘和整合传播,促进衡阳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