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李清照是中国古代带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尤其精通诗词,在宋代众多词人中,是独树一帜。她的词被称为"别是一家",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她的前期词主要体现的是对他们甜蜜的爱情生活和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后期词由于社会和自己生活的突变,主要反映的是国亡、失夫之痛和暮年时孤寂之苦,《声声慢》  相似文献   

2.
白天蒂基特和新朋友们一起玩耍;晚上皮埃尔就接地回家,夫妇俩和她偎依在一起。和大多数称职的父母一样,皮埃尔·蒂维隆和依莲·蒂维隆夫妇对他们13岁的"女儿"蒂基特了如指掌。她特别喜爱加了奶的咖啡,早餐喜欢吃奶油蛋卷,最喜欢的晚餐是加了奶油酱汁的韭葱;她喜欢波光粼粼而非平静的水面;她尤其喜  相似文献   

3.
潘玉良一生创作了大量彩墨画作品,尤其以彩墨人物画最为突出。潘玉良的彩墨人物不仅代表了她的艺术风格,还反映了中国画与时俱进、兼容并包的艺术特点。本文试图通过对她彩墨人物画线条的研究,来折射她在艺术创作中"中西融合"的艺术思想。  相似文献   

4.
张欣的小说满足了人们对广州这座城市的阅读期待,尤其是她对这座城市中特有的一群人--"中产阶级"的关注,使得她的小说有了固定的读者群.张欣总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在很平淡的题材中写出新意,写出都市中特有的不再单纯的爱情、友情、亲情.  相似文献   

5.
正电影《我愿意》中有四个女人。丽莎:年轻貌美,男人杀手。她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就是"谈着呢"——她的那些男人,无论年龄、无论婚否,只要有钱能帮到她,她就一视同仁跟人家"谈"恋爱。她就像杂技团耍碗的,一双手耍着一摞碗,乱而有序,你看着眼花缭乱,替她捏把汗,她却艺高人胆大,自得其乐。她是那种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的年轻女子,尤其是在什么男人身上能要到什么。"既然早晚是要嫁人,当然要在嫁人之前多经历一些啦"。她只要看上眼的男人,从来不在乎对方有没有女朋友,在她  相似文献   

6.
温柔的惩罚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被《洋班主任的管理魔法》一文吸引了。这个洋班主任很有一套,尤其是她那"温柔的惩罚"非常智慧,值得我们班主任学习。文中介绍,洋班主任发现班上有个小男孩总喜欢抠鼻子,她并没有当众批评、制止他,而是每次看到他抠鼻子就停下来,笑着对他说:"来,过来抱抱老师!"原来这是她和小男孩私下的"暗号"。小男孩意识到自己又犯"老毛病"  相似文献   

7.
本论文从浪漫主义和乌托邦的角度出发,结合奥斯丁的个人经历,试图分析奥斯丁为什么会有一种"乌托邦情结",以及她是如何在她的后期作品,尤其是《劝导》一书中将浪漫主义特征巧妙地和她的"乌托邦情结"交织在一起,为她的女主角找寻幸福,同时也为她自己,以及像她自己一样处于父权制社会中的女性,寻找幸福的出路的。  相似文献   

8.
嫉妒是魔鬼     
正一那天,尹宁被楼管阿姨带进我们宿舍。她轻声说:"我叫尹宁,请大家多多关照。"我们几个好奇地看着在陌生环境里依然从容不迫的她,点了点头。其实,在尹宁换到我们宿舍之前,她就已经是我们"卧谈会"上的主题之一了,甚至有的时候,比起王菲、周董、郭敬明……尹宁的新闻因为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尤其让我们谈得眉飞色舞,  相似文献   

9.
池莉是当代文坛上不断追求艺术个性、颇具影响力的作家。尤其是她的亲子小说,以骨肉亲情为载体,以伦理意识为骨,以爱为底色,以爱的能力和方式为突破点,通过对家庭基本关系的细致描述和深刻分析,将爱的激情经验性地爆发在"母爱"与"母爱神话"的主题中,开创并成就了她的母性化的书写方式,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深化了当代小说的理论和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0.
1972年的金秋十月,我在户县一中阅览室遇见了她——《中学政治教学参考》,顿有"一见钟情"之感,心想:中学政治教师总算有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从此,月月年年她与我相伴,年年月月我与她相伴。是她,开阔了我的视野,活跃了我的思维;是她,送给我各类信息,推动我开展工作;还是她,促使我不断进行反思,愿与同行交流共进。我的心路历程与她紧紧相连。开拓视野,活跃思维。中学政治课涉及多门学科,一些理论我知之甚少。但有了她的相伴,我学到了诸多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尤其是教育学、教学论的许多理论使我极为受  相似文献   

11.
冰心是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文学大师之一。她从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便开始了文学创作。她的作品,如"问题小说"、小诗、散文和儿童文学开创了新文学的先河,而"冰心体"的创造,则是她最杰出的贡献。"爱的哲学"的提出又使她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最有个性,最有特色的一位女性作家。但是,至今冰心的作品受到评论界充分关注的仍只是她20年代的作品,她三四十年代作品所体现出的一以贯之的对爱与美的追求及其艺术风格,却一直为研究者所忽略,这自然有碍于对冰心创作全貌的把握。本文拟以冰心三四十年代的生活为立足点,试图对她这一阶段的重要作品所表现出的文学精神及艺术风格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12.
魏夫人的词作虽大都语言清雅秀媚,但有时也用俗语俚辞,真率直朴,天然本色,带有鲜明的民歌风调,反映出宋词庶民化的显特色。朱淑真是一位有独立人格意识和反常思维习惯的、很有艺术天赋的女性,在北宋历时近百年的思想解放和人性觉悟的学新潮后出生并成长起来的她,敢于用许多士大夫都不敢用的词来表现个人的“私情”,证明其新化人身份和反礼教的叛逆女性的形象。李清照是宋型化的标准产儿,是中唐到北宋化转型的新化观念、新价值思维所孕育的一位新型女性的代表。她在其词作中所表现的对生命激情的体验中,升华了自己对丈夫的爱,也升华了内心世界的审美的人生。  相似文献   

13.
在新时期的乡土小说家队伍里,迟子建以其独特的身形为人瞩目,好以自己对生活朴素的,审美的理解,悲悯而不阴霾的情怀,执地表达着对黑土地的深情,对生命的热爱和赞美。好笔下的乡土是诗意的乡土,生灵是诗性的生灵,而“幻想”则是好对艺术的理解和言说方式,这使好的乡土小说总有一种凌架于作品中人,物,事件之上的形而上性质。  相似文献   

14.
《傲慢与偏见》描写了女性的生活和婚姻,成功塑造了具有时代反叛精神的女主人公形象伊丽莎白。作者简.奥斯丁的思想在当时具有进步性,为女性文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沉没之鱼》是谭恩美全新突破的一部作品,文中的幽灵叙述者陈璧璧是潜在的主人公。她幼时缺乏母爱的"创伤性经验"对她以后的成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她在兰那王国之旅逐渐走出自己的心理创伤,并去了解爱、接受爱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艾米莉·狄拿森,是美国最富传奇性的女诗人。她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名声大作。艾米莉·狄金森终身未嫁,其爱情生活的失意,带给她巨大的痛苦,但诗人追求爱的永恒信念始终不渝,对爱的专注与真诚在其诗作中处处可见。艾米莉·狄金森的爱情诗描绘各种爱情生活体验,细致入微,蕴涵丰富,激情澎湃。  相似文献   

17.
情感上的缺憾对张爱玲的创作影响重大。张爱玲童年时代失爱于家庭,青年时代失落于爱情,又和家庭一起失落于时代,所有这些体验,参与了她日后对于新的人生经验和行为方式的构建。张爱玲对爱的缺失的永久性的心理意向,决定了她精神上的悲观气质,并由此生成了对人性自私本性的悲观认识,构成了她思想性格内涵极为重要的方面,对其作品产生了题材上强烈的倾向性引导,无不标示出一种以孤独和荒凉情绪为特征的悲剧蕴含。张爱玲是以自己的心灵世界经营和表现着对现代生命的体验。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以中国传统小说特别《红楼梦》为底色,广收博采,中体西用,兼收并蓄,做到了艺术上的中体西用、中西合璧。张爱玲是一个中西文化功底都很扎实的富有现代色彩的作家。张家玲早期以《传奇》为代表的十九篇小说堪称其创作颠峰。这批小说在为人生、为社会的主流文学基础上,做出了新的开拓和贡献。其善写婚恋中男女的心理变化,大大丰富了现代文学的艺术手段;善写人性异化和心理变态,在现代文学中更是独树一帜。这批小说意象丰富,文字优美,耐人咀嚼,具有参差对照的艺术风格和苍凉美,以及中体西用、中西合璧的艺术取向。张爱玲晚年创作力衰退,其小说创作因滑波而走向末路,这除了因为抗战胜利之后政治环境的变化外,还要充分考虑到张爱玲赴美定居后的种种不利因素,首先是因为她远离祖国,举目无亲,连生存都成了问题,还谈何创作;其次是她无法融入美国社会,仅靠英文好,并不能写出切近社会生活的好作品;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俗务的缠身,张爱玲晚年创作力的衰退也符合自然规律,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相似文献   

19.
刘兰芝是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的女主人公,知书识礼温柔贤淑,婆婆却耿耿于怀百般刁难.刘兰芝不堪其辱,毅然"回家",再嫁前"自尽",千百年以来,人们视为封建压迫下的"殉情"行为.文章以人性为切入点,从心理学角度审视,刘兰芝的"自诉离婚、同意再嫁、毁婚自杀"等行为,对"阶级论"和"殉情说"的历史定论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20.
Feminism lays stresses on the sexual equality and affirms women' s value. The thesis mainly discusses the character of the heroine in Charlotte Brontc famous novel Jane Eyrc. The article successfully creates Jane Eyre-a female image of a new tape of petty bourgeoisie, describing her struggle for independence and equal love. The thesis just analyzes Jane' s rebellious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hree periods of her experience: 1.In her childhood, she has shown her rebellious spirit; 2. When she studies at Lowood, her rebellious spirit is exposed further; 3.She, as a governess in Tomfield Hall falls in love with Rochester-her mas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