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学习数学需要解题,而解题方向是否合理,解题过程的繁冗与简捷,往往在于解题“切入点”的选择.善于从题目所显示的或隐含的某些特点中寻找解题“切入点”,既能快速决策解题的方向,也能优化解题的过程,起到“四两拨千斤”的解题效果.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寻找“切入点”的途径.1从特殊数值寻找“切入点”在数学题目中,往往出现具有某种特点的一些数值,这些数值对解题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从这些特殊数值上展开联想,进而顺藤摸瓜寻找解题“切入点”,则能获取新颖、独到的解法.  相似文献   

2.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这是人们普遍遵循的认识规律,对一般或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采用“以退为进”的策略,通过特殊的情形、简单的事例探求问题的结论,这一思想称为数学解题中的特殊化思想,在数学解题中,恰当运用这一思想,往往能快速求得问题的真解,并能在探索解题方法等方面收到良好的实效.本文谈谈特殊化思想在中学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是近年高考试题中常见的题型.这类问题条件隐晦、涉及面广泛,解题时往往需要对问题进行适当的处理.于此,我们对这类型问题加以概括综合,探求其解题规律. 一、挖掘内涵制约条件。寻找不等式,确定解题目标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立体图形中,平面往往起着奠基作用,借助平面的衬托,立体图形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才能“立”起来.因此,对于立体几何问题的探求、证明和运算往往依附于某个特殊的平面,此平面的获取正是解题的关键.如何迅速、准确地捕捉这个关键平面呢?  相似文献   

5.
数学中的对应无处不在,数学解题就是把一个问题不断转化成另一个与之对应的较易解决的问题,可以说,数学解题过程自始至终贯串着对应思想.不过问题之间的对应关系往往并不是显露在外,而是深藏其中,这就需要我们去细心探求,深入挖掘,化隐为显.本文借助对应思想揭示此问题与彼问题之间的对应关系,探讨一些计数问题的解法.  相似文献   

6.
数学解题时,往往是从条件出发,借助于一些具体的知识、模式和方法,进行正面的顺向思考.大量的试题都是循着正向思维方式得以解决,这种思维定势在数学解题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由于数学知识具有双向性和可逆性,如果正向思维受阻,就必须跳出思维定势,确立“顺难则逆,正难则反”的意识.直接证明有困难就间接证明;正向求解有困难时就反向逆求;探求问题不可能性有困难时就探求其可能.在求解过程中倒过来思考从原命题的条件结论的否定方面去探求常常会得到构思新颖简捷巧妙的方法,仅举几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有人认为,体积问题最简单,只要记住几个公式就行了。其实能直接套公式解的题毕竟很少,“记住公式”仅是解题的一个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因此,学生在解题中,总是想方设法先探求公式中有关量的数值,这往往导致解答冗长。况且,把思维长期控制在怎样套公式这个框子里,则有碍于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因此,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一些常用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数学解题是不断寻找充要条件的过程.解题时恰当利用原问题的一个较弱的必要条件可帮助探求解题思路,简化解题过程,此时可能产生不符合题目要求的情况,故需对所得结果加以验证.下面举例说明用必要条件解答函数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物教学》2019,(6):79-80
<正>随着学科融合的不断深入,数学知识及方法逐步成了分析与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其中,简图、建模、归纳等方法往往具有直观性、关联性和科学性,对于分析生物学难题、探求解题思路有极大地帮助。1巧绘简图,探求比例简图可以有效表征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是一种常用的数学分析工具,运用其分析生物学问题往往能够产生较好的解题效果。尤其在计算DNA双链碱基数问题中,利用简图可直观呈现碱基间的对应关系,有利于分析及解答问题。  相似文献   

10.
解分式方程一般都要通过去分母,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来求解,但在去分母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繁难的计算,给解题过程带来一些麻烦.对于某一些具有共同特征的分式方程,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它们的结构特征,分析数字之间的相关关系,往往是能够找到突破口,从而得到较为简捷的解题方法的.下面我们对一类分式方程求解过程进行分析,从而探求出这类分式方程一个求解公式.  相似文献   

11.
在高考中,解析几何的得分相当低.究其原因,一是考试时解几题一般放在最后,题目本身难且计算量大,大多数同学平时害怕,不愿做,故练得少,考试得分自然低.二是没有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在解决有些解析几何问题时,如果方法选择不当,往往导致计算量过大.因此在高考复习中有必要引导学生探求优化解题过程,  相似文献   

12.
例谈解题回顾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题即矛盾,解题即探求题目“解”的活动.数学家的解题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创造  相似文献   

13.
物理估算,是指对物理量的大致数值范围或数量级进行科学的推算方法.求解估算问题,往往能够体现解题者是否有明确的物理思想与求解物理问题的灵活方法,也往往体现出他是否具有优良的科学素质.著名美国物理学家费米,  相似文献   

14.
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几乎都是拿过来就做,往往不注重审题和思考解题过程.怎样去思考解题,寻求最佳的解题方法,成了大多数学生忽略的问题.下面试举几例,帮助学生如何去探求更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了解题反思的方式及作用,即解题反思,探求运用知识解题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解题反思,探求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解题反思,探求问题所含知识的系统性;解题反思,探求知识整合,创设新问;解题反思,探求规律,形成总结.  相似文献   

16.
数学解题要求其解题过程和结论均要具有一般性,但一般性中往往包含有特殊性,所以,一般性成立了,特殊性当然也就成立.但由于问题的特殊性代表问题的本质基础,因此,数学解题过程中.往往也从特殊性入手,即把特殊作为研究问题的起点.再由特殊性进而研究它的一般性.  相似文献   

17.
<正>在高中数学的解题过程中,对于一些难于从正面入手的数学问题,往往可以从问题的反面入手,探求已知条件与未知结论的关系,从而将问题顺利解决。这种正难则反的解题方法,运用的就是"补集思想"。本文将用以下几个具体例题来体现"补集思想"在解题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空间问题是学生学习和解题中的一个难点,解决此类问题,要变换思维角度,打破常规,创造性地拓展思路,探求新的解题途径和解题方法,找出优解.而掌握一些转化的解题策略,往往能起到突破性的效果,对解决空间问题是很有益处的.本文就谈谈空间问题平面转化的策略.1.俯视转化法例1 如图1所示雨伞边缘半径为r,在离地面高h处,雨伞以角速度ω旋转,雨滴自边缘飞出在地面形成一个圆,求圆的半径大小.析与解 学生解决此问题时,首先遇到的是不明白雨滴飞出后为什么会在地面形成一图1个圆周?因为他们想象中的观察只是停留在主视图…  相似文献   

19.
在解题中,依据题目中所提供信息(或迁移信息)及数量关系的结构特征,通过作图(函数图象、几何图形、示意图)来表述、反映问题中数量间各元素的关联,同时对图形实施某些操作(如:加线、去线、平移、旋转、压缩、投影、补形、复制、构造等)往往能使一类问题获解.解题过程使“数”与“形”各展其长、相辅相成,使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完美统一起来,本文主要从如下四个方面谈谈如何有效地利用图形或对其实施某些动态操作,从中探求解题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解析几何解题中,学生往往受常规的思维定势的束缚,不能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地处理问题,而是采用常规的通法解题,在繁杂的运算过程中往往陷入困境而不能自拔,以致于对解题失去信心.因此,解答解析几何问题时,能否尽量减少计算量、优化解题过程就成为能否迅速、准确地解题的关键.下面我们结合2008年高考题谈谈降低运算量常用的方法与技巧,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