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人才培养目标。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发展人的理性、心智,培养全面的人、具有社会责任的人。这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注重德性修养,以人伦道德教化为基础,追求博学与贯通,培养胸怀博大,关注民生的人不谋而合。可以说,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蕴含了深刻的通识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
通识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的需要,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日语专业教学相结合,通过拓宽专业基础,沟通文理科学知识,努力使学生牢固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能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时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使之既有技术又有文化,拥有职业资格证书,还兼具事业心和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增加学生在就业方面的灵活性,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而素质的形成是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的.融和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学科精华的通识教育,不仅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奠定了坚实、广博的知识基础,而且使学生在拥有具有一定广度的知识和技能和教育经验的基础发展全面的人格素质,最终成为自由和谐的人,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美国社区学院通识教育课程已经形成了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课程设置等内容的较为完善的体系,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我国高职院校应该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成功经验,树立通识教育职教理念,完善通识教育保障机构,构建通识教育目标体系,充实通识教育教学资源,设置通识教育学分标准,厚植民族区域传统文化,消除"专业""通识"教育壁垒,系统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通识教育是我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和职业迁移能力,有助于社会转变对高职教育的印象。通识教育的实施需要高职院校转变重专业、轻通识的惯性思维模式,校准通识教育的“功能”,完善通识教育的课程和管理体系,构建一核心、两融合、三抓手、四着力的通识教育体系,把逻辑思考、启发想象、判断能力和沟通能力等作为培养人才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6.
从通识教育视角来审视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目前存在两大误区:一是将高校公共体育狭化为运动技能教育;二是重"教"而不重"育"的教育理念。而这产生的原因是对于通识教育理念及教育"本质"的认识不足,其后果导致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目标变得注重考试结果,不仅偏离了公共体育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的根本目标,而且脱离了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人才的最终目标。应深化通识教育理念,引领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以回归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本质,达到高校公共体育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人才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各大高校都积极开展通识教育的大背景下,通识教育还是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开设课程有限、课时有限,学生重视程度不够,育人功能不足等等。特别是民办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过程中,通识教育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承载着培育"全面的人"的功能。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合理架构能够更好地凸显出应用型民办高校的特色,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普遍化,大多数的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让学生成为应用型的人才,通识教育在此过程中就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应用型人才通过通识教育,能够使知识结构更加全面合理,综合素质加强,形成健全的人格,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更进一步使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和谐教育是一种追求人的社会化与人的自身发展的协调、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和民主公平性的教育。变革教育政策制度和教育管理模式,优化学校、家庭和社会育人环境,课程回归人的生活世界。和谐师生关系,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是实施和谐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解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意义上的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是由 194 5年哈佛大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提出来的 ,这一制度对美国其他大学影响深远 ,至今 ,各具特色的通识教育已成为美国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从对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和有关教育理念的分析来看 ,它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导向、立足基础知识的信念 ,贯彻了服务社会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中的人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学人文教育的缺失已经十分严重。人文教育的导向是要追求圆满的人性,培养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通识教育正是当代的一种人文教育。它不但是对人文传统的继承,也是对人文精神的发扬。  相似文献   

12.
通识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课程,意义重大;目前我国高校对通识教育重视不够,现状不佳;通识教育的实施必须从领导的认识抓起,全面进行。  相似文献   

13.
通识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修养和科学素质。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内在要求,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方向。高职高专实施通识教育的策略主要包括树立全新通识教育理念、确保通识教育应有地位、强化通识课程科学设置、创新通识课程教学模式、变革通识教育测评体系、提升通识教育教学效率等。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中的通识教育与美育,在培养人的个性方面是一致的;同时美育的实践原则又与高职对学生掌握技能方面的要求是一致的。在高职通识教育中贯彻美育,可通过艺术教育来实施。首先,把艺术教育作为通识教育课程开设;其次,让每位学生掌握一项艺术技能;最后,为学生提供创造、展示艺术才能的天地。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但通识教育课程吸引力缺失问题严重,其主要原因为高职院校及师生对通识教育课程价值的认识存在偏颇、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不全面、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以及任课教师素质不高。  相似文献   

16.
将通识教育的理念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拓展教学内容,创设教学环境,构建多元互动的立体化英语课堂。发挥大学英语教学的优势,在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将其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7.
通识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理念,地方工科院校由于多年形成的专业化、实用化倾向,导致其在实施通识教育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针对存在问题找出解决方案,旨在提升地方工科院校的通识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8.
在通识教育引领下,贵阳学院"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推动本科教育改革的思路是:1.把握好人才培养模式的几个原则;2.构建实施以"科际整合"为导向的"1 3"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3.创设新的基础学院的理念与功能;4.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基本建设;5.加强通识课程教学管理,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目的是育人,是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科教育是受到高层次教育的人所必备的一种教养、素质的养成教育,在促进理工科大学生全面发展中拥有特殊的教育价值。理工科院校的文科辅导员应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平台,辅助学校提升学生文化素质,以更好地促进理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校的文科建设增砖添瓦。  相似文献   

20.
大学通识教育内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对人的总体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苛刻",而传统的以培养精英为特色的大学专业教育似乎显得力不从心,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负责任的公民的重任更多地寄希望于通识教育。把握好通识教育的概念无论对通识教育理念的构建,还是对通识教育实践的探索,都具有一个基础性的作用。笔者从目首对通识教育概念多种多样的认识出发,从中汲取一些经验,以对通识教育的概念作出探索性的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