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嘉琳 《新闻世界》2013,(1):100-102
本文分别以5W模式和AIDA模式对互联网时代品牌传播以及消费者反应阶段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互联网环境下基于AIDA模式的消费者反应阶段模式,强调互联网中消费者主动进行信息整合、信息获取以及信息传出的过程,同时在消费者行为产生之后,多了反馈这一环节,反馈内容会成为信息参与到其他消费者的反应过程中。除此之外,消费者还会根据接收的信息进行再判断,重新进入注意或兴趣阶段。在此基础之上,通过问卷调查,笔者进一步证实了模型的可靠性,并且分析了消费者对于互联网品牌信息的行为与态度,由此提出,互联网中品牌传播应注意整合营销、口碑营销以及精准营销,针对消费者反应的各个阶段进行互动、精准、整合营销的品牌传播。  相似文献   

2.
条件反射理论视角下的广告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豪 《新闻界》2008,(5):172-173
本文提出通过真人秀广告、情景式广告以及利用率先消费者的示范及传播效应影响消费者的品牌满意及建立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  相似文献   

3.
张乔  崔月姣 《青年记者》2017,(17):102-103
如今是一个“情感消费”的时代,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不再是纯理性决策,而是掺入了感性因素.消费者更加注重自身感觉以及体现自身的价值,传统同质化广告的重复播放使消费者产生厌倦和抵抗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温情广告通过展现家庭亲情以及社会温情,以平凡而又真实的情感营造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使消费者受到心灵的触动,在消费者感动之际推出产品,建立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感情联系.  相似文献   

4.
全线笔记本机以及家用电脑产品调价,覆盖全国,力争消费者首选2008年12月26日,全球最大的IT厂商惠普高调启动全线笔记本电脑以及家用电脑寒促活动,包括新产品、主流畅销机型以及高性价比产品在内,全面调价,让利回馈消费者。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6,(11)
数字传播背景下品牌主设计各式各样的数字营销活动激励消费者参与品牌传播,然而现实当中难以实现。那么是何种因素阻碍了消费者在线生成广告行为,这些因素具有如何的作用路径?本研究通过立意抽样方式,选择当下用户较多的三种社交媒介(微博、微信、秒拍)中的消费者进行深度访谈,通过扎根理论的编码方式对初始访谈材料进行分析与研究,最终建立消费者在线生成广告行为阻碍因素模型。模型表明,特定的在线社会网络联结与氛围、相关负面经验、低安全性因素以及消费者感知社会风险、感知心理风险、感知功能风险与感知安全风险是阻碍消费者在线生成广告行为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每种因素具体的作用路径以及16个具体的实证研究假设。  相似文献   

6.
陈思 《新闻传播》2013,(8):23-24
消费者行为研究早期阶段,对于消费详细历史记录的追踪和分析是对消费者行为深层次理解的开始,进入大数据时代,网络平台样式和消费者购物习惯呈现多样化,对消费者数据的采集和行为的分析逐步扩展至更多数据源。本文即在对传统消费者行为研究模型、研究路径和数据处理方式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大数据背景下消费者研究领域的一些可行性应用以及研究框架初探,试图为今后消费者基于网络行为数据的深入研究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媒体数字化趋势已不可阻挡。消费者通过多渠道、主动接触信息,更加频繁的网购行为以及个性化、碎片化发展等,不断彰显着媒体数字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同时,消费者的行为变化又反作用于媒体,进一步推动媒体的数字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以当当网体育图书消费者评论为数据源,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借助因果事理图谱方法,挖掘体育图书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因素。发现体育图书消费者购买意愿具体为运动健康、孩子学习、体育明星、体育赛事,其中对运动健康的引导与传播促进消费者认知共识的达成,体育赛事、明星效应激发体育内容学习和了解的正面情感,有利于消费者形成正面的行为态度,引导其购买意愿产生;体育明星助力传播、媒体平台的话题营造与直播效应以及社交圈层口碑传播的方式有利于强化消费者的主观规范,催生其购买意愿;体育图书内容结构合理且易学、易用,价格优惠正面影响消费者的知觉行为,激发其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9.
在生产者与消费者失去直接联系的条件、消费者拥有选择的可能性以及生产者有了扩大生产、保护权益的需求三种情况下,品牌得以产生,其价值来源于三个方面,即降低消费风险、提高消费效率和提供附加价值。品牌可以看作是由识别符号系统、实体产品或服务和附加价值构成的消费交流的符号。通过品牌可以实现消费者与企业、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在此基础上品牌还具有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的功能。品牌意义的获得源于实体产品或服务的特征与内涵,在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和营销活动的认可中逐步积累。  相似文献   

10.
一提起电视购物,很多消费者会有一些负面的联想,像夸大的宣传、高价低质的商品。事实上,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电视购物都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一个重要渠道。商家通过这种方式,向电视机前的广大的消费者源源不断地提供着优质的产品以及配送服务。仅美国有线  相似文献   

11.
儿童营销和消费研究权威麦克尼尔指出:儿童的背后站着三个市场——作为直接消费者的市场,作为影响者的市场,以及作为未来消费者的市场。电视广告能在儿童中产生三种行为:购买、纠缠和反社会行为。消费者意识在儿童出生的第一年就开始萌芽了.之后迅速成长.到了100个月,儿童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消费者。  相似文献   

12.
张鸣 《大观周刊》2013,(12):91-91
在这个消费者的时间如此少、口味又如此善变的世界,企业应如何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呢?一旦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企业可以加进些什么来提高产品的价值,使产品更具吸引力?本文通过针对娱乐营销为何会被应用到广告传播中,这两者之间存在何种联系,以及娱乐营销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娱乐营销在广告传播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我国网络信息消费存在的几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互联网行业发展的限制以及网络消费者自身素质的影响,我国的网络信息消费存在许多问题,如盗版、网络成瘾、隐私泄露、虚拟财产被盗等,分析这些问题,有利于正确引导消费者,促进网络信息消费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广告代理业发展到全面服务时期,广告活动以购买、使用广告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为中心,广告要影响的对象是特定的消费者。于是,人们努力研究作为消费者的个体或群体的各种消费行为、消费心理,以及媒介接触习惯等,以期找出其消费活动规律,制定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在大数据时代,网购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网购中出现的精准广告在给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伦理问题。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消费者对精准广告中的伦理问题具有较高认知度、低敏感度和较高认可度,总体感知较高,并通过深度访问进一步得出消费者会从安全(Safety)、自愿(Voluntary)、诚信(Integrity)、有益(Beneficial)、多样(Diversity)五个维度进行精准广告伦理感知,并建立消费者伦理感知SVIBD模型。为保护消费者隐私以及解决精准广告的伦理问题,在国家法律、行业自律和消费者三个角度对精准广告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王军  李鑫 《图书情报工作》2014,58(14):110-114
结合网评信息的特点与信息行为研究,以自我效能为基础建立网评信息查寻行为模型。根据模型探讨消费者的自我效能在网评信息需求、查找、收集、筛选以及判定信息需求满足5个阶段对查寻行为产生的影响。最后,为增强消费者运用网评信息的效果,从提高消费者自我效能和帮助网商改善网评检索系统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程轩 《新闻世界》2010,(5):85-86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播方式的日新月异,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的广告意识不断增强,因此各色广告铺天盖地的涌现在广大消费者的面前。如何让广告脱颖而出,引起消费者更多的注意成为众商家以及广告人首要解决的问题。于是,在媒体、企业以及广告人的推动下,"隐性广告"这种新的广告传播方式应运而生并得到青睐。  相似文献   

18.
石溦 《中国广播》2014,(7):70-72
本文就广播消费维权节目如何借助新媒体,搭建媒体、消费者和企业之间互动平台,搜集案例,了解民意,为消费者维权,以及在技术及内容层面的可行性进行探讨,以期为广播消费维权类节目更好地服务受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孙玉凤  李云华  刘颖 《新闻知识》2012,(12):87-88,32
电视购物节目是当今社会电视的普及、信息的发达、传媒的多样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不少消费者来说,足不出户就能买到自己喜爱的商品,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生活方式。在人们的购物活动中,消费者电视购物动机是非常丰富和复杂的,不仅包含自身内在的因素,还受到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将针对电视购物动机的产生、分类以及影响消费者电视购物的因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徐宏  赵珣 《新闻窗》2012,(2):87-88
随着网络、微博的崛起以及海量广告的产生,消费者变得越来越聪明,广告商投放广告的定位选择也越来越明确,于是,新的营销模式——"注意消费者"应运而生。它是以消费者为导向的新营销思维:首先锁定消费群体,制作符合消费群体偏好的节目,进而吸引广告商投放。然而在国内,不少广播电台由于机制体制,仍旧沿用传统的被动营销理念进行市场营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