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批改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提高。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数学作业的批改,我们习惯于用“√”“X”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此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2.
尹廷洋 《考试周刊》2012,(70):77-77
批改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提高。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数学作业的批改,我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此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潜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肖自远 《时代教育》2007,(7Z):114-114
批改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提高。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数学作业的批改,教师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此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通常,数学作业的批改,教师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这种方法,在评价学生成绩、判断解题过程和方法、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批改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是对课堂教学的反馈和延伸。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数学作业的批改,我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等级制评价。这种方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  相似文献   

6.
对数学作业的批改,我们习惯于用“ √”“&;#215;”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此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过程、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并不能从分数中体现出来,而这些东西却正是小学生学习潜力之所在。此外,单纯的用“√”和“&;#215;”来评价学习思维、学习成绩影响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而利用评语能弥补这些不足。评语,是一种作业批阅的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进步。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指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我在农村任教了多年的小学数学,对学生作业的批改总是老一套。好几次新课程培训的课堂中,听几位特级教师都谈到对作业批改的心得,心有同感,使我产生了对学生作业批改进行新尝试的想法。作业批改是小学数学教师一项常规工作,是对课堂教学有效地补充与提高,它对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数学作业的批改,我以前习惯于用“勾”或“叉”来判断正误,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评分,虽然对评价孩子的成绩,判断解题正误有一定的作用,但学生越来越觉得枯燥乏味,没有激励性,评价的结果较片面,更没有全面评价孩子的学习素质和学习潜力。作业的满分仅能表示该学生答题是正确,而学生解题的思路、方法、过程、习惯、能力、素质等等方面不能体现出来,而这些恰好是我们的新课程所必需的并提倡的。另外,单纯地用“勾”或“叉”来评价学生思维、学生成绩,影响了师生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更影响学生的作业积极性。怎样才能更好地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批改,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素质的提升、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这几个学期,我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作业也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又一方式。课改强调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是发展性功能。我们对数学作业的批改,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此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过程、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并不能从分数中体现出来,而这些东西却正是小学生学习潜力之所在。此外,单纯的用“和“”来评价学习成绩影响师生之…  相似文献   

9.
王琨 《课外阅读》2010,(10):110-111
作业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的重要环节。对数堂件业的评价,我们习惯于用“√”和“×”来评判正误,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科学地对学生的数学杯五连行评价,如何通过评价把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过程、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充分体现出来,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10.
对数学作业的批改,我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五分制或等级制量分。此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这种评价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无法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潜力。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过程、习惯等各方面品质并不能从分数中体现出来,而这些东西却正是学生学习潜力之所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对数学作业的批改,我们习惯于用“!”或“"”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此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缺乏激励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潜力。而写出批改评语就能弥补这些不足。评语是一种作业批阅的方式,有利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的长处或不足,以便得到启发和鼓励,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指导方法,激发兴趣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2.
对数学作业的批改,我们习惯于用“菁”、“菖”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此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过程、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并不能从分数中体现出来,而这些东西却正是小学生学习潜力之所在。此外,单纯的用“菁”和“菖”来评价学习思维、学习成绩影响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而利用评语则能弥补这些不足。1.指…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给学生写评语似乎仅见于学生的学籍卡和学生手册,以及语文老师在学生作文中的眉批与尾批.而对数学作业的批改,我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此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等方面的确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潜力.此外,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数学作业评价,习惯于用"√"和"×"评判正误,用"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评定等级。不可否认,这种方法在判断正误、评定成绩、比较差异等方面是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长期单纯用"√"和"×"两种符号评价,枯燥无创新,缺乏激励性,其结果也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反映一个  相似文献   

15.
通常,数学作业的批改,人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这种方法,在评价学生成绩、判断解题过程和方法、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  相似文献   

16.
对数学作业的批改,我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此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对错,比较学生的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此法枯燥乏味,且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潜力.这样一来,无疑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在作业批改中巧妙地运用评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数学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重在巩固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但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普遍发挥着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习题正误的作用。在比较学习差异方面,单纯地用“对”或“错”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而且影响师生间思想、情感的交流,影响学生的  相似文献   

18.
对数学作业的批改,我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此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19.
马秀华 《山东教育》2014,(10):48-48
通常,数学作业的批改,人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这种方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过程和方法,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  相似文献   

20.
通常,数学作业的批改,人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这种方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过程和方法,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