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979年,姜亮夫先生受教育部委托,举办全国高等院校讲师以上楚辞进修班,他说:"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研究任务。……这也是我最大的一次耕耘……我的双目虽然近乎失明,但我的心还亮哩!"  相似文献   

2.
这是世纪之交一部具有鲜明哲思特色的"启蒙小说"。金岱小说的启蒙思想具有鲜明丰富的"我"内涵与特色。从对《精神隧道》的解读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三个有关"我"的核心问题:1."自我"理性、主体意识如何得到认可和弘扬;2.个人合理的"本我"欲望如何得到满足;3.如何塑造符合时代要求的"超我"。《精神隧道》是对当代中国人与社会的双重批判。  相似文献   

3.
《伤逝》是一篇具有强烈而浓厚的主观抒情色彩的小说,其抒情色彩主要表现在:作品采用男主人公涓生"手记"的形式,开门见山,直抒胸臆,并确定了全篇抒情的基调;作品运用"手记体"形式的第一人"我"的叙事方式,使小说更富有感情色彩;涓生所抒发的情感,无论是激动、喜悦,还是苦闷和悔恨都不仅仅属于他自己,同时也融铸着作者的爱憎,这就更增加了小说的抒情色彩。  相似文献   

4.
自行车骑行     
李昊润 《阅读》2014,(11):27-28
爸爸加入一个叫"追风汗马"的自行车俱乐部已经很长时间了。经常看他带着装备去外面骑自行车,我非常羡慕,每次都央求爸爸带上我去骑行,可他总也不同意,说我年纪太小。国庆假期,爸爸见我骑自行车越来越稳,便答应让我跟着俱乐部的叔叔们一起去野外骑自行车。  相似文献   

5.
从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中的"自为存在"概念入手,指出"自为存在"可由"表世界"和"里世界"二者共同构成。运用这一理论深入剖析《小城畸人》中"畸人""存在"的本质,并援引萨特"自欺"理论解读"畸人"的解脱方式:通过"自欺"逃避自我,通过"欺他"强迫他我,从而揭示"畸人"并不"畸",而是入世者真实存在的心理写照。  相似文献   

6.
刘咸炘是民国史学上一位卓有成就的史学家。刘咸炘在《四史知意》中重点探讨"前四史"的史意,反映了他对古代史学理论的认同与实践。刘咸炘批驳"无中生有"和"我注六经"式的评论,在批评原则上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刘咸炘不仅评论"前四史",还评骘了历代学者关于"前四史"的评论,形成了双重批判的特点。他的论著和思想对于20世纪初期轻视传统史学的不良风气有针砭的作用,这是刘咸炘对民国时期史学批评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刘思奇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上次数学检测中,我发现这个在我印象中不错的孩子才得了76分,试卷中6道涉及到面积换算的题目竟然一道没对。于是,我找到他,并与他探讨了面积的概念、面积单位换算方面的知识。我发现,在刘思奇的脑海中并没有真正弄懂"面积"的内涵,对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得也不够扎实。  相似文献   

8.
在近代以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迷信"成为"科学"的对立面。对于"迷信"的批判也是整个新文化运动的主流,而鲁迅却试图从"迷信"中发掘重建现代信仰的资源。从他早期对"迷信"中所存的"白心"的珍视,到五四时期对传统的批判,再到后期积极参与文字大众化运动,其中可见鲁迅由可存的"迷信"通向真信仰的独特路向。  相似文献   

9.
莫言以故乡"山东高密东北乡"为原型的小说,超越了一般意义的乡土文学,进入世界文学体系,创建了属于他自己的"文字的世界共和国"。肉体残酷暴力与"倒错性欲"的结合是福克纳小说的一种重要母题,再现这一母题的是一种隐喻性的心理语言。莫言更多的是对导致这种变态心理的文化语境的批判,由此使他的小说成为第三世界寓言的重要例证。莫言创造出一种以"地方世系"为核心的叙事模式,但与福克纳不同,莫言对意识流与神话的叙说却明显地带有齐鲁神话的特点。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分析,看出莫言创造了本土化的叙事话语,通过一种魔幻性叙事的语言,莫言成为通向"世界文学史"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夏莉莉 《阅读》2014,(12):34-37
阅读提示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动物,他们互帮互助,相处得特别和睦。有一只孔雀却很特别,他总是独来独往,不愿意帮助别人,也不愿意和别人交朋友。他总是说:"我不需要朋友,我可以自己解决任何问题。"他真的不需要朋友吗?Let’s read the story.  相似文献   

11.
韩帅 《阅读》2014,(12):29-29
大家都知道陆游是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一首《示儿》几乎家喻户晓。可是,对他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耳熟能详的人不是很多。不过我却对这首诗情有独钟。尤其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相似文献   

12.
周邦彦     
在宋朝,词学成为了文学的主流,而婉约词更是成为词的正统,出了很多的词学大家,将宋词前赴后继地发扬光大,成为王国维先生所说的"一代之文学"。周邦彦,就是其中一位,他是一位"集大成"的词人,在文学史上产生很大的影响。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中国北宋末  相似文献   

13.
"生命"这个范畴是狄尔泰美学思想的逻辑起点,他的美学理论也是由此范畴生发出来,较之其他生命哲学家,狄尔泰对生命的理解显得更加丰富和富有建设性,他看到个体的个性与命运被宏大历史淡化甚至遮蔽的事实,努力理解人作为生命主体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便成为他生命哲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陶霞 《阅读》2010,(6):18-19
《理想的风筝》一文的作者是著名剧作家苏叔阳,他在回忆自己的刘老师时有这样一段心灵独白:"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这是怎样的一位老师,让作者三十年都难以忘怀呢?这理想的风筝又指的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慎到是我国先秦时期重要的思想家。虽然他被后人称为道家的代表人物,但是他的法律思想独树一帜,也是法家不可或缺的人物之一。慎到最负盛名的是他提出的"势"与"事断于法"。他主张君主的绝对权威与独尊地位,但是反对君主独裁所谓的"身治"与"贤人政治"。慎到崇尚法治。与此同时,慎到关于"公"和"私"这两个概念的解析强调了主观与客观的界限。新兴地主阶级的整体利益以为"公"与君主和各级官吏在内的阶级利益以为"私"表现了慎到对于个人利益的保护。这是先秦时期法律思想的一个高度层次,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从步入"讲坛"到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教师,需经历一系列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下教师的发展会呈现不同的特点。"理想"遭遇"现实冲击","真我"在"职业我"中迷失,教学中缺乏应对"实践情境"的知识图式是职业探索期教师的发展特点;教育教学工作步入正轨,职业发展动力强,教育实践智慧不断生成是职业成长期教师的发展特点;消极应对工作、职业发展停滞不前,专业自觉尚未形成,职业压力大、心理负担重是职业高原期教师的发展特点;教育理念不断升华、专业水平不断提升,具有强烈的成就动机,教育教学处于探索创新阶段是职业超越期教师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7.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点;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有位伟大的诗人说过:"语言是人的力量的统帅"。而今,说话、演讲的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必须具有的重要能力,如果要你的孩子有个成功的未来,一定要从小努力培养他的口才。家庭教育如果在小学生口才培养中发挥良好的作用,小学生的口才定会得到显著提高,适应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胡适的《白话文学史》迎合了当时为"白话文学"正名的需求,他认为白话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主流,同时,他认为平民文学是用"当时"的白话来反映民生疾苦的文学,它应当有助于"救济社会"、"补察时政";他赞成宋人"做诗如说话"的主张,强调语言的通俗化与口语化,这也显示出他的文学评价标准的狭隘与偏颇,但结合当时的时代,他的这一主张也确实有助于白话的主流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2010年快乐男生"引领"伪娘"风,其中"伪娘"刘著的出现在全国引其轩然大波,人们对于这个言谈举止、举手投足之间都与女生毫无二至的男生的性别取向热议不已。有人说他是"伪娘",有人说他是变态。本文依据巴特勒的性别观对"刘著现象"进行分析,认为性别身份是建构的,具有不稳定性,是可流动变化的和多元的。  相似文献   

20.
张蓓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24(12):141-142,148
从《论语》中的楚狂接舆到鲁迅《狂人日记》中的狂人,疯癫从来就是被社会所驱逐的"他者"。新时期出现了一批为此类"他者"立传的小说,"他者"形象往往在鲜活生动的疯癫故事中自行解构。在存在论的视阈中,人的当下存在状况深深根基于往昔的生存历程,也不是兀自独立于他人之外的独在,而是一种与他人不可分离的共在。新时期小说中的疯癫形象从其形成,到"他者"身份的解构,都展示了一种被遮蔽的真实存在状态;疯癫从来不是社会的"他者",而是更深刻更持久地浸润在社会之中的共同存在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