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建低碳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城市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和转型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城市发展的新方向。研究城市的低碳发展,既有理论价值,也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城市发展的低碳化转型、低碳城市发展的重点领域进行探讨,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主要路径,包括保障政策机制、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绿色建筑、发展低碳交通、崇尚低碳消费、打造低碳环境等。  相似文献   

2.
吴航 《金秋科苑》2010,(21):44-47
近年来,很多地方政府都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包括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环境、低碳社会建设六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毛洪伟  李芬  郭永聪 《资源科学》2012,34(9):1798-1805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是我国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而对于城市社区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技术研究是关系到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然而现阶段缺乏系统性的低碳生态建设领域的公众认知情况研究和定量化的分析,因此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针对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内容、方法和技术,进行低碳生态城建设技术公众认知调查。结果表明,受访者普遍认同低碳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规划技术存在差异,认为差异主要存在于控制方式、规划目标、指导思想、信息化手段、规划流程、规划内容、保障体系等方面;认为对于城市片区绿色建筑规模化规划前期需要进行生态诊断与预评估,诊断和评估的对象包括,生态环境、低碳技术条件、能源高效利用与开发潜力、用地适宜性与开发潜力、建设可行性、居民需求和政策条件等方面;大于90%的受访者认为绿色建筑规模化规划评估应该纳入社会人文需求因素,如公共服务设施的便利性、公共空间可达性、社区宜居性、基础设施完备性、居民生活满意度、文脉传承、建筑开放度、就业机会等;27%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应是低碳社区生态改造的主导者;13.5%的受访者认为是政府应该是社区改造的提倡者,还有少部分(10.8%)的受访者对于政府的定位为资助者。既有社区低碳生态化改造的内涵应包括能源系统改造,环境整治,历史印记保留,建筑物更新保护,拆迁安置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对于低碳生态城市的微循环技术体系如微降解、微能源、微冲击、微更生、微交通、微创业、微绿地和微调控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认知排序。通过研究结果可清晰地看出下阶段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重点议题和关键方法,以便更好地促进低碳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周迪  周丰年  王雪芹 《资源科学》2019,41(3):546-556
低碳试点是实现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客观评价其实施效果,不仅有利于低碳试点地区更好地推进低碳工作,而且对于低碳试点政策的进一步推广具有重要意义,但低碳试点政策能否实现碳排放绩效的提升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本文以第二批低碳试点政策为例,基于2012—2016年的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方法研究低碳试点政策对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以有效降低样本自选择及政策内生性等问题导致的处理效应偏差。研究发现:低碳试点政策对城市的碳排放强度下降具有显著且持续的推动作用;进一步的机制识别结果显示,低碳试点城市主要是通过能源效率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等方式实现碳强度的下降,且产业升级的效果有逐年增强的趋势,但通过城市绿地碳汇水平的提高而降低碳排放的目标尚未实现。基于此结论,本文认为中国应进一步推广低碳试点政策,积极探索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特别是提升宜居绿色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5.
<正>全球气候变暖已经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海平面上升、地震、干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节能降耗,减少碳排放量,保护我们的地球,是世界上每一个企业、每一位自然人的责任。紧扣2008年世界环境日"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这一主题,以"至爱大成、利国惠民"为核心价值理念的烟草企业,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做好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6.
刘凯 《科技风》2013,(7):215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城市建设突飞猛进,人们懒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生存质量令人担心,保护城市自然生态环境,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是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本文就城市规划中的生态规划的重点和注意事项,谈一下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低碳概念与低碳建筑理念,分析了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现状,表明绿色低碳建筑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低碳是建筑企业的社会责任,提出低碳建筑设计具体内容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化的低碳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明确了中国城市化低碳战略的基本内涵,分析了中国城市化低碳战略的发展路径,强调在更新思想观念的基础上,改变高消费生活方式,完善体制建设,创新应用低碳技术以及进行碳生态评价的思路和方法。介绍了"环境和学"、"单元城市"、"智能城网"等环境新思想、城市发展新模式以及城市能源新系统的主要观点及技术路线,阐述了实施城市化低碳发展战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机遇。  相似文献   

9.
建立涵盖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环境和低碳城市规划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这套指标体系分析2004—2009年北京市的低碳城市建设现状,得到了综合的量化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0.
低碳环境下的环境约束决定了城市必须大力发展低碳公共交通工具,构建低碳公共交通体系.清远市作为广东省城市中的后起之秀,有必要改变现有的“重全面铺开路网建设,轻公共交通运营管理;重部门各自规制,轻低碳公共交通体系规划”的现状,通过树立低碳经济的理念,推进低碳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构建,从而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面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低碳城市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徐州市近年来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取得了相应成果,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论低碳经济与低碳地产、绿色建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问题目前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低碳地产是低碳经济对房地产业的具体要求,低碳地产主要体现在其提供的建筑产品上,主要表现为绿色建筑。主要分析了低碳经济与低碳地产、绿色建筑的关系,论述了低碳地产、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并且对低碳地产、绿色建筑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从低碳经济、低碳环境和低碳社会入手,对呼和浩特市低碳城市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了呼和浩特市低碳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市建设原则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典型的立足于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的产业,对环境产生极大的冲击。在全球倡导低碳经济发展的今天,我国建筑业向低碳模式发展已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潮流。本文强调了城市规划和设计在低碳建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出了打造低碳建筑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桂慕文 《金秋科苑》2010,(24):188-190
人类有10种生存危机,而气候变暖是离我们最近的。中国不仅要面对、承担在环境问题上来自世界各国的期待和检视,同时也面临着放慢国内发展速度及规模和牺牲自然环境的两难选择。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短视处理,更是我们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不足造成的严重后果。发展低碳经济是当前最热门的一个话题,也是人类持续生存的抉择,刻不容缓的选择。人类只有能继续生存下去,才能有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发展低碳经济,是节能降耗、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环境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调整经济结构、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在对低碳经济的科学内涵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深入地分析了恩施州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全球50%的人数的居住在城市。城市作为一个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也是一个全人工、多功能的循环环境,对能源的消费量大、依赖性强。坚持低碳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城市低碳理念的概念出发,阐述了城市低碳发展的主要内容,分析了低碳理念下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低碳城市为研究对象,认为低碳城市工作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低碳城市系统包括目标系统、运行系统、保障系统、控制系统。低碳城市工作中的低碳城市规划对应于目标系统、低碳城市建设对应于运行系统、低碳城市管理对应于保障系统。要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三大环节,需要强化低碳城市的控制系统。建议成立"总体设计部",并充分运用协调控制的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9.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低碳城市内涵、建设经验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由低碳能源、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环境、低碳技术5个准则层和19个具体指标组成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测算中国31个省会城市2010年低碳发展综合水平,分析了存在问题与发展优势,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但伴随而起的是生态环境的破坏。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初期往往会破坏环境,各国为了避免经济发展的同时污染环境,纷纷寻找低碳发展之路。建筑行业的能耗特别大,因此迫切需要降低能耗,进行低碳式的发展。这篇论文便是论述这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