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纷争、道德诚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效率与公平孰先孰后的争论是目前经济伦理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本文力图从理论上初步廓清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民族传统体育的人文内涵及其伦理教育功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要求建构一个较为深入的民族体育文化价值体系,在注重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建设的同时,我们需要探究本民族传统体育的人文内涵及其伦理教育价值.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人文内涵建设现状,着重于民族传统体育的伦理教育功能的探析,在解读人文内涵与体育伦理道德的联系基础上,寻求民族传统体育人文内涵建设及其伦理教育功能协调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正确理解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关系问题 ,对我国正在建设的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长期以来 ,理论界对“经济人”与“道德人”之间存在的对立性问题 ,并没有从方法论的角度做出有说服力的证明。笔者通过对经济伦理研究中方法论分歧的分析 ,阐明经济伦理研究的正确方法———实践的人是经济伦理研究的出发点 ,以及这一论断对当代中国经济伦理研究与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体育伦理建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伦理学是应用伦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面对社会转型期层出不穷的新问题与新矛盾,体育伦理学体的建构显得尤为重要.身心并育、道德先行,以"武"会友、"礼让"为要的传统道德伦理,是建构当代体育伦理的基础理念.传统伦理中的精髓部分,融入当代体育的新观念后,可以成为体育伦理的有机构成因素.而道德与法律共建,则是体育伦理建构的有效途径.它要求加快政府职能的转换,重塑政府信用;加强体育市场立法与执法,重塑法律信用;增强个体的道德使命,重塑个体信用.做好以上三方面工作,即可对新时代体育伦理的建构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正确认识"经济人"假设的内涵及其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位置,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而通过对"经济人"思想中的理性这一特征的探讨,可以揭示出:从效率标准及其实现途径的角度看,"经济人"的完全理性情结为中国市场经济中的主体素质建构提供了明确的目标模式和动力基础。从思想文化的价值条件角度看,"经济人"的有限理性情结为中国市场经济中的主体素质建构论证了现实依据和发展警示。从人性设计的角度看,"经济人"的"相关理性"、"社会理性"、"预期理性"等情结为中国市场经济中的主体素质建构丰富了路径选择。这些不同角度的理性层面特征对我国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人"主体素质基础构建的启示为我国的市场经济理论发展与实践建设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6.
由"实然"状态的中国社会所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难题,以及社会转型中所出现的传统人格的失效、现实人格的失范、理想人格的失落等现象和原因,表明公民的人格问题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命题。人格是一个诸多要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综合体,它是个体人独特的心性结构、动力组织和对环境的反应模式及精神素质。理想信念、价值观、道德品行、智慧与意志力这五个要素构成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和人格的魅力,这是个体人在生产实践、交往实践和学习实践中文化与人的心灵互动的产物。传统伦理在公民人格建构中的应用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对公民人格的灵魂——理想、信仰与意义世界的建构。建构公民人格必须回到传统,检视我们自己的生命存在,重视开发和利用优秀的文化传统,充分开掘和利用中西方人格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7.
诚信是一个人对自己言行负责任的伦理规范,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诚主要是讲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信主要讲取信于人,信任他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在小学教育中加强诚信教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孔子在《论语》中建立的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伦理体系具有复杂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其本质是以"亲亲"为基础的"爱人"。以此内涵为外延,又有"礼"和"忠恕之道"这两种不同形式的表现。这体现了孔子"仁"这一思想体系的层次性和统一性,亦为人们成仁提供了理性认识和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9.
体育价值是关乎体育事业能否良性发展的重大基本理论问题,直接决定了体育角色定位、利益关系协调、处理价值冲突等现实困境。随着旧有价值关系被打破,当代中国体育价值秩序和价值内涵迫切需要进行相应的诠释与研究。中国体育价值正处在以人作为手段向着以人作为目的的方向转化。恰当把握和理解中国体育价值变化的时代动因、价值秩序重构机制和价值内涵建构取向,是保障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和实现个体人文关怀的先决条件。研究认为,中国体育价值人化转向的时代动因包括:世俗观念的启发、“经济人”角色的成熟、个体需求的释放、多元主体的容纳和国际体育政策的引导。中国体育价值的秩序重构正在面临:多方向的体育价值生成路径、需求引导的体育价值秩序选择和疏导性的异化价值防范。中国体育价值的人化转向正在朝着:人之存在的保障性自然价值域、人之发展的规范性社会价值域和人之超越的引导性审美价值域共同协调发展。人化体育价值在促进价值主体自然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同时,还将引领个体的审美性发展导向。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实现现代体育基于个体和社会的现实存在。  相似文献   

10.
论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的内涵、特性与分类框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的内涵进行分析,认为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具有公益性和经营性双重功能,兼有生产性和消费性双重属性,同时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区域性等特性.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体育公共服务进行分类,力求使各种类型的体育公共服务的分布达到优化,对体育公共服务管理部门设置、有效提供、制度安排以及绩效评价等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