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经营管理的几个瓶颈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民营化改革,是我国体育领域内公共事业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然而随着民营化的推进,在其实施过程中遭遇了理念滞后、制度缺损、监管缺失等方面的瓶颈。采用专家访谈法与实地考察法,基于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改革的典型案例分析,对其民营化过程中的若干瓶颈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解决问题若干意见,为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公共体育场馆开始探索采用民营化的方式建设和运营。在分析辽宁省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论证了辽宁省实施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改革的必要性及面临的障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辽宁省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与体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主要采用规范与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改革的障碍,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主要存在政府责任认识不清、监管体系不健全、风险认知不到位、评价意识薄弱等障碍。由此基于5C战略理论,从而提出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改革的核心、竞争、结果、顾客、控制战略,为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行政伦理学原理,采用访谈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等对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改革的若干路径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改革中遭遇的行政伦理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提出规范体育场馆民营化改革的对策,为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公共物品理论"为指导,对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的经济两重性和民营化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理论分析.文章指出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引进私人资金,同时把市场机制引入到公共体育场馆运营中是今后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产权制度创新: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深化改革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管理面临着现有存量较少与新建场馆奢华、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与使用效率低下、固有的公共产品属性与过多从事非本体产业开发等诸多矛盾,它们成为了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管理难以破解的重大难题.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认为,创新我国公共体育场馆产权制度、开启民营化的改革方向将是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深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民营化是公共体育场馆改革与发展的可选择模式,而作为准公共产品的公共体育场馆应该体现其公益性.民营化后委托方与受托方所追求的目标函数不一致、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经营管理中的经济伦理的失范.为探究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采用访谈法与实地考察法,对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后的经济伦理进行剖析,进而提出其经济伦理建设之思考,为发挥公共体育场馆公益性职能提供经济伦理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公共体育场馆运行效率低下和财政支出增加制约着我国体育场馆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体育场馆的民营化有利于改变现状和充分挖掘体育场馆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应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从民营化的理论概念入手,对民营化的动因、风险预测以及风险规避进行分析和阐述,以助于民资更好地进入体育场馆经营和管理。  相似文献   

9.
公共体育场馆的高成本运作及其民营化改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是由政府提供的准公共产品。长期以来,政府垄断经营导致公共体育场馆的管理机构臃肿,运营成本高,服务质量低等一系列问题。其原因是公共体育场馆的产权主体不明确,管理活动不到位所致。只有当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后,随着产权的明确,管理的到位,才能降低经营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10.
武汉"六城会"场馆赛后民营化经营,是探索降低政府运作成本,提高场馆经营效益的有效途径.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模式选择必须以政府支持程度、民营经济基础及民营企业经营场馆专业化程度等因素为依据,针对类型不同的公共体育场馆采用不同的民营化模式.  相似文献   

11.
摘要:采用文献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国外城市公共体育场馆服务大众体育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日本的东京、新加坡和美国的纽约城市公共体育场馆在服务大众体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创新出成功的发展模式,是国外城市公共体育场馆服务大众体育发展较为成功的典型案例。其中在注重奥运体育场馆赛后服务大众体育的发展和城市公共体育场馆基础设施生态化建设及城市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向社区方向发展的经验,对我国城市公共体育场馆服务于全民健身的开展是相当有助益的。据此,根据我国城市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的特殊国情,在借鉴国外城市公共体育场馆服务大众体育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适合我国城市公共体育场馆服务全民健身发展的路径,即,创新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赛后利用多功能综合运行模式,科学规划城市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的布局,加大对城市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服务全民健身开展的财政扶持力度,构建城市公共体育场馆服务全民健身开展的多功能运行模式和城市公共体育场馆服务全民健身评价指标体系发展等,为我国城市公共体育场馆建设促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厦门市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运营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就厦门市公共体育场馆设施现状、管理体制、管理模式和运营模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厦门市公共体育场馆实行建设管理为基础,日常管理为保障,赛事管理为重点的管理体制;实行部门管理责任制的体育行政部门法人管理模式;实行非企业化(事业型)经营模式。为了进一步提升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运营的质量和效益,厦门市公共体育场馆在管理上应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有效分离,建立法人和物业公司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引进和培养既懂体育运动规律又熟悉市场运作机制的经营管理人才;在运营上应依据场馆的类型建立承包和租赁相结合的运营机制,按照"文、体、商"的综合需要,完善场馆的功能设计与开发,借鉴国际体育场馆建设的经验构建多样化投融资渠道,开发公共体育场馆无形资产,实现运营的低成本高效率。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中国的公共体育场的出现,对推广群众体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等,分析认为,民国时期中国的公共体育场功能是发展群众体育、增进成年民众健康、发挥教育功能、改善社会风气,但实际上,这些功能并非实现,且逐渐走向了衰退。其衰退的根本原因在于:民国时期,体育健身项目并非成年民众普遍崇尚的娱乐形式;公共体育场举办的活动多为非体育性活动;同时还受到了经费有限、群众体育提倡力度不足、体育专业人才匮乏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公共体育场馆作为体育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凸显其重要的作用.借助访谈法和实地考察法,基于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营定位,多种模式的尝试及实现民营化的背景分析,并结合"经营城市理念",政府与民资双赢的合作博弈分析,得出"政府引导、民资营馆"是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可选择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公共服务领域的相关研究,从投入、产出和受益三方面搜集整理了体育场馆公共服务的相关指标,构建了体育场馆公共服务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体育场馆公共服务绩效的区域差异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我国体育场馆公共服务绩效在各区域中存在的问题.从财政支持、实施差异化战略和利用政策措施三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公共体育服务的目标是为公民提供良好的体育服务与产品,满足基本体育需求,保障公民体育权利。体育场馆作为发展体育公共服务的物质保障,优化场馆资源的配置,有助于促进体育事业持续发展。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明确体育场馆资源优化对提高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的价值,针对体育场馆资源配置中存在的场地资源布局不科学、运营体系不健全以及公共体育活动组织不到位等现实问题。研究认为,全面优化体育场馆资源布局、创建智慧化服务运营管理体系,开展富有群众特色的健身活动,提高体育场馆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实现进程,能科学配置体育场馆资源。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方法,对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北京奥运会场馆功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科学规划,融入城市生活;动态设计适应动态需求;科学的投融资机制。旨在为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和后期利用及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现状及其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等方法,对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现状进行了分析。试图提出建设高校体育场馆的基本思路:多方筹集资金,合理改建旧场馆,科学选址建设新场馆;建设符合自然、人文和民情风俗的多功能场馆;用动态和发展的观点设计适应时代发展的场馆;科学地管理和自我发展等。旨在为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体育场馆是体育竞赛、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的物质载体,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体育场馆研究涉及的三大主题进行总结性回顾,总结现有研究不足并提出未来发展趋势。体育场馆建设研究集中于对建设逻辑的宏观把控和建设融资模式的探讨;体育场馆运营与管理研究集中于民营化改革和场馆的具体运营管理方式;学校体育场馆社会开放的成本补偿问题逐渐受到关注,随着学校体育场馆的性质明确,寻求多元化补偿机制成为一种趋势。此外,通过完善的保险制度转移开放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因素可能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话题。未来研究应加强体育场馆与地区经济发展关系研究,整体规划体育场馆建设;立足公益性原则,加强体育场馆经营模式创新研究;加强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开放风险管理研究,构建保险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