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探究高中学生体能与足球技战术之间的关系,选取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体育足球专项班的7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一组学生采用高强度间歇训练模式进行体能训练,将其设为实验组,另一组学生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体能训练,在训练结束后对学生的足球技能水平、体能状况进行考核,从中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的带球绕杆射门、30秒带球往复转身跑、30秒控球以及5米距离准确传球等专项足球技能成绩要明显优于参考组学生,同时实验组学生的5×25米折返跑、1000米跑以及50米跑等项目成绩均要明显优于参考组学生,说明提高学生体能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技战术能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选取开设排球普课程的体育教育1班、体育教育2班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个独立样本,采用软梯训练法进行18周(即1个学期)的干预实验,围绕排球专项中的移动传球、移动垫球及排球专项素质中的4×10m折返跑(s)、20s反复横跨跳(次)、蛇形跑(s)5个测试指标最终测试得分,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为:软梯训练法对提高排球专项中的移动传球、移动垫球水平、排球专项素质能力具有显著的效果,将软梯训练法运用于排球专项教学中,能够有效的提高专业学生的排球移动传球、移动垫球专项技能水平以及排球专项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3.
《体育师友》2019,(1):68-71
通过对广州市番禺区高中足球集训队31名男运动员的对比研究,发现高强度间歇训练"以赛促练"模式深受学生喜爱,也激发学生足球运动的兴趣。经过10周高强度间歇训练,运动员的快速跑、耐力跑、爆发力等身体素质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在比赛中运动员的对抗能力、观察、判断、预测、处理能力也表现较高水平。因此,高强度间歇训练作为一种辅助训练手段比传统训练方法更有针对性更符合足球运动特点。  相似文献   

4.
高强度间歇训练法在各类运动项目的训练中都有所采用,但在羽毛球教学训练中高强度训练法的应用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并且相关的理论相对缺乏。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测量法等研究方法。对高强度间歇训练法在羽毛球训练中的具体应用提出建议,探究其原理。为羽毛球训练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验、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 ,对重复训练法在短距离跑训练中不同专项、距离、季节与间歇时间指标相关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专项、不同距离、不同季节气候与间歇时间指标皆有相关性 ,其相关性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提示 :教练员在短距离跑训练中运用重复训练法训练时 ,应充分考虑相关性变化规律 ,科学制订间歇时间指标 ,使重复训练产生最佳训练效应  相似文献   

6.
徐岩 《体育科技》2011,32(3):53-55
为了解大强度间歇训练对少年男子运动员400m全速跑心率及血乳酸的影响,对入选第十七届江苏省运动会田径决赛8名少年组男子运动员实施5周90%左右运动强度的间歇训练,观察400m全速跑前后各阶段的心率和血乳酸的变化。结果显示:5周90%左右强度的间歇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少年男子运动员400m跑糖酵解系统供能和机体恢复期的乳酸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7.
适应性训练对骨骼肌肌力、骨架蛋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新东 《体育科学》2008,28(2):84-91
以雄性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进行"3周、6周适应性离心运动训练"两种方式运动.其中3周适应性离心训练(渐进增加强度),每周5天训练,速度从20.0 m/min增加到32.5 m/min,每次20 min,-5°下坡间歇跑.6周适应性离心训练(相同强度),每周5天训练,前3周速度从20.0 m/min增加到32.5 m/min,后3周保持35.0 m/min,每次20 min,-5°下坡间歇跑.离心运动后不同时段和适应性训练后取大鼠后肢腓肠肌外侧头进行分析.6周适应性训练组进行一次性大强度离心运动,一次性离心运动实验为-16°下坡跑台跑,定量大负荷间歇性运动,跑速为26.8 m/min,运动5 min×10组,组间歇1 min.研究适应性训练后大鼠腓肠肌收缩力和拉断力和骨骼肌细胞骨架蛋白含量的变化特点;分析肌收缩力和拉断力与肌细胞骨架蛋白缺失的关系以及与延迟性骨骼肌损伤时血清酶升高的关系;通过观察大鼠经过适应性训练后,骨骼肌肌力及肌细胞基质蛋白含量是否会有适应性的变化,是否会因此提高对抗大强度离心运动所致骨骼肌损伤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外对高强性间歇训练法的运用和研究较多,但国内速滑界对高强度间歇训练提高有氧耐力一直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对黑龙江省队的速滑运动员进行为期4周的高强度间歇训练实验,表明高强度间歇训练方法可以在一个较短的时期提高速滑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能力,对有氧耐力素质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是发展运动员机体糖酵解供能代谢系统比较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200m间歇跑是女子800m项目主要的速度耐力训练手段之一,探索女子800m亚运会冠军王春雨200m间歇训练的最佳训练间歇时间,对提高速度耐力训练的效能至关重要。方法:把王春雨在国内大型比赛后血乳酸峰值的40-50%设定为间歇训练适宜恢复范围(约8-9mmol/L),应用血乳酸(BLA)对其200m间歇跑训练的间歇时间进行跟踪监测和分析。结果:(1)200m全力跑BLA恢复到8-9mmol/L需要5-15min;(2)95%强度要求的2组200m间歇跑后BLA恢复到8-9mmol/L需要10-15min;(3)85%强度要求的4-6组200m间歇跑后BLA恢复到8-9mmol/L需要3-5min;(4)赛前训练期800m测试赛后BLA恢复到8-9mmol/L需要15min以上;(5)王春雨参加女子800m各类重大比赛后BLA恢复到8-9mmol/L需要20min以上。结论:(1)不同强度要求的200m间歇跑可以提高王春雨800m速度耐力水平;(2)王春雨速度耐力训练的耐乳酸最低恢复点为8-9mmol/L比较适宜;(3)不同组数、不同强度要求的200m间歇跑训练要因人而异;(4)应...  相似文献   

10.
对北京市6所普通高校43名男篮队员的专项身体素质进行测评,经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筛选出了影响运动训练水平的30m起动跑、助跑摸高、穿梭跑、28m×10折返跑等4个有效因子,并进一步提出了简易综合评定方法,为大学生男篮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评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杨丰源 《中华武术》2008,(10):45-45
一、速度训练 方法为:一、30米×5组间歇跑:二、(30+40+50+60+50+40)米间歇跑:三、60米×4组间歇跑:四、(80+100+120+100+80)米间歇跑:五、100米×(4~6)组间歇跑。  相似文献   

12.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的消防体育课程是面向消防救援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体育训练课程,致力于为学员提供科学的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指导。由于缺乏科学的体育训练知识与经验,在体能消耗大、难度系数高的训练动作中很容易产生运动损伤现象,困扰着所有消防工作人员。通过总结研究消防体育训练过程中的运动损伤现象,分类讨论运动损伤的类型与发生因素,结合具体的消防体育训练项目,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更好地实施消防体育教学,并为消防体育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高强度间歇训练对提升学生心肺功能的作用及影响。方法:选择某高校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名女性志愿者和5名男性志愿者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另外5名女性志愿者和5名男性志愿者进行中强度持续训练,利用运动心肺功能测试仪器、便携无线监测终端装置等设备对实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记录。结果:学生在高强度间歇训练中,收缩压和心肌氧耗水平均低于中等强度持续训练,因此说明高强度间歇训练要求学生具有更高水平的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14.
<正>一、间歇训练法与混合连续接力项目的比较间歇训练法[1]是在一组间歇跑后,通过不完全休息,使心率恢复至120~130次/min之间后,开始下1组训练,从而提高机体抗乳酸能力的训练方法。混合连续接力(2×2×400Metres Relay Mixed)是由每个代表队各派1名男女运动员混合比赛,2名运动员自由选择第1棒,每名运动员共需要跑2次400m,即1名运动员跑第1和第3棒,另1名运动员跑第2和第4棒,该  相似文献   

15.
最大耗氧量速度(vO2max)作为中长跑训练的一个强度指标可以有效地用来制定中长跑间歇训练和持续训练的训练计划和评定日常的训练效果.研究目的:通过4周vO2max强度的间歇训练和持续跑训练的实效性研究,首先是验证高强度的间歇训练对于提高受试者的有氧耐力方面是否优于持续跑训练;其次来评价高强度的间歇训练跑30/15组与15/15组在4周训练后对提高运动员有氧耐力和3 000 m跑成绩的效果优劣.研究方法:男性田径运动员18名,随机分成3组:1)40 min70%vO2max持续跑训练组(A组);2)间歇跑15/15训练组(B组);3)间歇跑30/15训练组(C组).训练前、后测试指标:vO2max、O2max、3 000 m成绩测定.研究结果:1)O2max:间歇跑组(B组和C组)训练前、后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P<0.01);A组训练前后无统计学意义的变化.2)vO2max:间歇跑组训练前后均有非常显著性的的提高(P<0.01),而A组训练前后无显著性差异.4)3 000 m跑成绩:C组训练前后有非常显著性的升高(P<0.01),A组和B组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用vO2max作为强度指标进行中长跑训练,在受试者有氧能力的改善和3 000 m跑成绩的提高上,间歇训练优于持续跑训练,尤其是30/15组间歇跑训练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间歇跑是许多运动项目的选手经常采用的主要训练手段,因此有关间歇跑的能量代谢特点的研究渐多。本文有别于其他在实验室条件进行的研究,在运动场上进行与平时实际训练相一致的实验。文章分析了10×30米和5×60米两种间歇跑的运动强度,以及运动前后的心率、血糖及血乳酸、尿—17酮和尿蛋白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间歇跑虽然运动量、强度和总时间都一样,但由于每次的跑距和间歇时间不一,所以仍存在较大的能量代谢差异。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国内知名体能专家、教练员进行了访谈,认真听取他们对选择足球专项体能评价指标的观点和建议,选取立定跳远、30米冲刺跑、6×5米折返跑、Illinois测试(速度敏捷性测试),采用相应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对29名运动员进行为期八周的训练,研究表明10岁-12岁的儿童少年采用适宜的训练内容、方法、手段也会受到很好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最大耗氧量速度(vV.O2max)作为中长跑训练的一个强度指标可以有效地用来制定中长跑间歇训练和持续训练的训练计划和评定日常的训练效果。研究目的:通过4周vV.O2max强度的间歇训练和持续跑训练的实效性研究,首先是验证高强度的间歇训练对于提高受试者的有氧耐力方面是否优于持续跑训练;其次来评价高强度的间歇训练跑30/15组与15/15组在4周训练后对提高运动员有氧耐力和3000m跑成绩的效果优劣。研究方法:男性田径运动员18名,随机分成3组:1)40min70%v.VO2max持续跑训练组(A组);2)间歇跑15/15训练组(B组);3)间歇跑30/15训练组(C组)。训练前、后测试指标:vV.O2max、V.O2max、3000m成绩测定。研究结果:1).VO2max:间歇跑组(B组和C组)训练前、后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P<0.01);A组训练前后无统计学意义的变化。2)vV.O2max:间歇跑组训练前后均有非常显著性的的提高(P<0.01),而A组训练前后无显著性差异。4)3000m跑成绩:C组训练前后有非常显著性的升高(P<0.01),A组和B组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用vV.O...  相似文献   

19.
一、长间歇训练在长间歇、高强度的反复游训练中,一般都采用5×100米(5分钟包干)和4×200米(6分钟包干)。这种训练对提高比赛的后程能力,比提高比賽的前程速度更为有效。图1所示为受过系统训练的男大学生运动员在10×100码(3分钟包干)反复游的过程中的血乳酸水平。该图表明,运动员以56秒的平均成绩游完5×100码后,血乳酸浓度已接近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实验对比等研究方法,对淄博市体校16名男子1 500mig动员运用"高强度训练法"进行分组训练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强度训练法"比一般训练法更有效提高1 500m少年运动员的专项运动成绩,在体校训练中可以有针对性地采用.建议在制定高强度训练计划时,合理采取提高快速能力的训练手段,并注重训练全过程中的运动营养补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