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文章在调研泛在信息社会与泛在图书馆的理论及国内外研究概况的基础上,对泛在信息社会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从而阐释泛在信息社会图书馆信息资源发展的策略及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调研泛在信息社会与泛在图书馆的理论及国内外研究概况的基础上,对泛在信息社会对我国大学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进而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提出泛在信息环境下我国大学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充分理解泛在信息社会内涵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已有的泛在信息社会国家战略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已有基础和可操作性,提出我国泛在信息社会的国家战略初步构想,同时思考图书馆在泛在信息社会环境中的定位和作用,并提出对策,努力推动图书馆在泛在信息环境中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在充分理解泛在信息社会内涵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已有的泛在信息社会国家战略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已有基础和可操作性,提出我国泛在信息社会的国家战略初步构想,同时思考图书馆在泛在信息社会环境中的定位和作用,并提出对策,努力推动图书馆在泛在信息环境中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余和剑 《图书馆学刊》2013,35(1):113-115
泛在图书馆是指一种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获取服务的图书馆.从概述性研究、对图书馆的影响、构建研究、服务模式/方式研究、国外研究等方面综述了我国泛在图书馆研究的主要内容,指出当前研究的特点并分析了原因,为国内泛在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泛在信息社会及其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社会将逐渐过渡到"泛在信息社会"。泛在信息社会,也称未来信息社会,它将把任何人与任何物,任何物与任何物的通信与联系纳入其中,使得信息的产生、获取、传输、存储、处理的各个应用环节形成了一个全新过程,从而构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或新的社会模式。"泛在"是泛在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射频识别是泛在信息社会的核心技术,物联网是泛在信息社会的"发动机"。泛在信息社会是信息社会高度发展的结果,信息社会与泛在信息社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7.
刘姝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30(2):74-76,113
泛在图书馆是一种全新的图书馆理念,是未来图书馆存在的重要形态,也是一种新的信息环境,而学科服务是泛在图书馆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重要服务模式。该文在简述泛在图书馆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泛在图书馆与学科馆员的关系,并以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具体实例重点论述泛在图书馆环境下学科馆员的泛在化服务。  相似文献   

8.
泛在图书馆理念下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泛在图书馆是一种全新的图书馆理念,表明了未来图书馆的发展前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图书馆的服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移动信息服务是这种服务实现的主要手段和方式。文章在分析泛在图书馆内涵的基础上,对当前移动信息服务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重点对如何解决存在的这些问题与提高移动信息服务质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泛在图书馆环境下嵌入式馆员的泛在化服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泛在图书馆是一种全新的图书馆理念,是未来图书馆存在的重要形态,也是一种新的信息环境。而嵌入式馆员是泛在图书馆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主要服务模式,在详述泛在图书馆及嵌入式馆员的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泛在图书馆与嵌入式馆员之间的关系,并重点论述泛在图书馆环境下嵌入式馆员的泛在化服务。  相似文献   

10.
泛在图书馆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是“无所不在”的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存在的重要形态和发展模式。文章简要回顾泛在图书馆理论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认为当前我国泛在图书馆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泛在知识环境大背景下的泛在图书馆研究,泛在图书馆的概念、特点以及技术和理念阐释,图书馆泛在化服务模式总结,泛在图书馆发展应用体系构建,学科馆员在泛在图书馆发展中的能力塑造以及影响泛在图书馆应用的关键性问题等方面。这些研究领域和代表性的观点对今后我国泛在图书馆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指出依托社会人际网络理论指导建立便于进行危机信息采集的内外人际网络关系模型,将有助于提高危机预警信息管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分析关系强度理论和结构洞理论与企业危机信息采集的关系,提出依托关系强度理论构建企业内部人际网络模型,依托结构洞理论构建企业外部人际关系网络模型;认为可以通过社会人际网络获取危机预警信息,同时社会人际网络可为企业危机信息管理提供重要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2.
社会网络理论对于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具有借鉴作用。文章总结了嵌入性、联结强度、网络密度、集中度、结构洞、中心性、社会资本、目标引导和偶得等社会网络概念及对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启示,对关系理论、结构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在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提出社会网络理论应用中应注意运用中层理论的方法、加强实证研究、重视新型馆员的培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分析六度空间理论、弱连带理论等社会网络理论及其对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影响,利用自我中心网分析和社会网络中心网分析方法确定数字图书馆平台上的知识团体、知识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知识过滤模型,从而构建起基于社会网络的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型。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第二课堂隐性知识传递现象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视角,论述高校图书馆第二课堂中隐性知识传递现象观测渠道的科学性。[方法/过程] 综合社会网络分析手段和结构方程模型,以江苏大学图书馆耶鲁学堂为例开展读者互动交流社会网络表征分析与隐性知识传递现象影响要素建模研究。[结果/结论] 指出课堂文化理念与读者需求的融合、馆内环境氛围的设计、激励措施的选用、读者社会网络特征的调控以及馆员专业知识背景均会对第二课堂读者间的隐性知识传递效果起优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Despite general agreement on the importance of social capital in individual knowledge creation, little is known concerning the role of dyadic social capital in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creation. This study proposes a classification of dyadic social capital using two-dimensional matrix and investigates their roles in enhancing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cre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dyads who have strong dyadic tie strength while taking advantage of their dyadic bridging social capitals both in the ego network and global network come up with more high-impact knowledge. This study also challenges the statement that an inverted U-shaped relationship between dyadic tie strength and knowledge creation found in previous literatures, and indicates dyadic structure hole serving as effective moderating effect makes the quadratic effect disappear and catalyzes the strength of strong tie.  相似文献   

16.
社会网络分析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研究范式。本研究试图以社会网络为视角,分析社会化媒体平台 中个人知识管理机制。从微观层面看,要将个人知识管理置于社会化媒体的情境中,在互动理念下实现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从宏观层面看,要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审视知识共享与协作。具体来看,强 弱关系影响知识传播意愿,网络结构影响知识传播机会,个人认知影响知识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知识转移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有的社会网络视角的知识转移研究,把知识转移分为知识获取和知识吸收两个环节,从对偶关系和多元网络结构两个层面,分别考察网络特征对于知识转移的影响。对偶关系的研究关注不同联系强度在知识转移的不同环节的作用,并引入知识特性、转移渠道等变量,寻找多变量之间的匹配。多元网络结构的研究从网络位置、密度、异质性等维度探讨网络特征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在比较评述两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人际网络分析   总被引:92,自引:12,他引:80  
包昌火  谢新洲  申宁 《情报学报》2003,22(3):365-374
人际网络是竞争情报和企业发展的一种社会资本。人际网络分析的实质是研究网络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其作用在于使网络的运营更加有效。本文在描述人际网络基本内容的基础上 ,论述了人际网络的构建和分析 ,从而为人际网络在竞争情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导引。  相似文献   

19.
运用社交网站,开展用户服务,是图书馆满足网络用户信息需求的途径之一。分析目前我国社交网站发展及应用现状,结合实例探讨了利用社交网站开展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方式与内容。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图书馆的人际关系网络、信任、社会规范及其资本化策略,指出社会资本的缺点,强调图书馆必须理性对待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