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不仅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理念,而且已成为席卷世界的实践.通过分析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及国际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就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生所面临的实际挑战,探讨了促进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战略措施,旨在为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提供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层次的标志,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本文通过对体育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旨在为提高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生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我国体育博士生培养的质量,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与调查访问法,介绍了美国有关体育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的评估和排行工作,并对其进行了适当的分析和研究,以期为我国体育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对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提出了培养国际化的高层次人才的必然要求。体育学科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在渠道、人员、科研、课程等方面均呈现合作力度不够、层次较低的特点。剖析其制约因素在于重视不够,缺乏国际化的办学和培养理念;研究生导师国际交流参与人员少,形式单一;国际合作保障措施(经费投入、人员配备、制度规范)不够完善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体育学科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的途径和措施:树立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加大宣传力度和增加经费支持扩大国际合作参与者的数量;加强校际、校企、校联盟合作扩宽国际合作交流的形式;利用双语授课和网络课程促进课程的国际化;遴选优质生源,加强外语、科研能力,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1979~2009年中国体育学研究生学位点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1979~2009年中国体育学研究生学位点的发展情况.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学位点经过10批审批,到目前硕士研究生招生院校有120所,学位点有257个;自1986年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招生以来,19所体育学博士生招生院校具有29个博士研究生学位点.2005年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使体育学形成了体育学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培养的综合格局,为我国体育学研究生的培养开辟了新的培养渠道,解决了我国体育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问题.然而,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还存在博士、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置不完善、4个二级学科间发展不平衡以及研究生培养单位地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比较中、美、日、英、俄、德6国体育学科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指出各国因社会政治、经济、历史传统不同而组织形态各异,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与变革轨迹,提出当前在体制上扬长避短、权力上不断均权的趋势下,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生教育管理应理顺政府和体育院校的关系,调整体育学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办学体系,运用市场机制调节教育经费的投入与运行,寻求"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从国际范围内科技领域加强科学道德建设的趋势、我国科技领域法律监督现状、高校及体育学科领域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实际3方面分析了体育学科研究生科学道德教育的时代背景;论证了体育学科研究生科学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提出了提高科学道德意识、加强科学精神的教育、强化导师的责任意识、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的科学道德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国内外高校体育工程学学科发展及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比较,寻求存在的问题及差异.研究发现,当前我国高校的体育工程学学科体系亟待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规模及质量及人才出路方面仍然是当前体育工程专业面临的困惑.在体育工程专业发展过程中,应加强国际交往,促进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与竞技体育相结合,与体育产业紧密结合,为体育工程学科和专业的发展提供支撑,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增强我国高校体育工程学科发展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对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单位的校名数量、地域布局、招生单位属性、学科专业、研究方向以及教育质量等问题进行初步研究。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单位区域布局、单位类别、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和教育质量处于不均衡状态,要注重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机会平等,尤其是起点公平;要注重教育规律与市场规律的和谐发展;注重体育学科评价体系的建构;注重单科体育院校、师范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之间的资源整合、强强联合、优劣互补,促进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1.体育教育的学科建设 就发展体育科学技术的任务来说,体育院校勇挑重担是责无旁贷的。因此,要充分发挥体育教育资源的学科优势,适应并推动体育发展的市场需求。与竞技体育队伍相比,体育院校学科门类比较齐全,有众多学科的教师和研究生,仪器设备也有一定基础,具有科研攻关的条件,可以实行教学、科研、训练三结合。目  相似文献   

11.
试论体育美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体育美育界定的理论基础上,阐述了体育美育的功能,并认为体育美育功能具有多元性。进而指出:体育美不仅是一种体育的价值追求,更有实践的可能性;倡导体育美育既是体育科学与哲学的需要,更是我国体育现代化实践的必然要求;体育美的三种主要形态是讨论体育美育实践问题的依据。因此,加强体育美育的研究对于当代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思想观念与高校体育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文献综述和分析法,针对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分析了素质及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探析了体育与素质,高等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接轨,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以及高等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应突出创新素质的培养等问题,以此作为面向21世纪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材改革与构建研究的理论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在育人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就其目的、任务的特殊性而言,它不同于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它突出的特点,就是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的教育属性。就我国教育方针而言,在学校整个教育体系中,体育并不单独存在,而属于德、智、体、美、劳五育有机联系的整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比较、调查和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学校体育向“创新教育”的现代教育观念转变的总体趋势。学校体育必须融入“体育创新教育”的基本发展理念,这也是培养自主创新人才的基本保障。实施学校体育创新教育,就是要实现“学校体育”与“创新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体育创新教育对学生主体人格的培养。体育创新教育将成为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根据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特征 ,结合素质教育的内容 ,分析研究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内容的内在联系 ,论述了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 ,并提出其全面实施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试论学校体育与创新教育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学校教育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如何丛面推进素质教育,发挥学校体育在创新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围绕这个主题,从不同角度展开讨论,提出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发展智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等。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育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重要组织部分,体育教学是学校教学计划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更好、更有效地把德育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之中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现代德育困境视角下体育课的"生活德育"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代德育的困境——与生活疏离的视角,结合体育的实践性特征,探讨体育的生活德育价值。体育是一种实践态度,体育培养的德性与日常生活的天然孕育所形成的德性是同一的德性,是与生活融为一体的完整生命表现。体育课堂是在知性洪流侵吞下适合进行道德教育的一块宝地,依托体育情景可以创设一个生活德育的实践阵地,使德育之花在体育生活中扎根、发芽、生长。  相似文献   

19.
学校体育如何在素质教育中寻求新的定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王继庆 《体育与科学》2000,21(6):60-61,64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因此,现代化教育强调素质教育,这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确立正确的体育教育目标,突出教育功能应是学校体育的新的定位。  相似文献   

20.
浅谈高校体育与素质教育、终身体育的接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又是终身体育中最重要的、带有决定性意义的中间环节。因此,高校体育要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更要与终身体育相接轨。结合教育部2002年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分析了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高校体育应当围绕素质教育,本着以人为本和终身体育的主导思想转变教学目标,改革教学诸环节——能体现终身健康价值追求的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掘体育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的态度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同时要满足不同层次大学生对体育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