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浅谈孤独症儿童的语言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独症儿童的主要问题是社会交往障碍,而语言作为交际和思维的工具在一个人的社会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孤独症儿童的语言问题从语音、语义、语法和语用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提出了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语言训练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2.
感觉统合训练对3~6岁孤独症儿童体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孤独症儿童的体质状况并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儿童体质的影响情况,对50名孤独症儿童施以6个月的感觉统合训练,训练前后对他们的体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3~6岁孤独症儿童身高和体重与全国相同年龄正常儿童相比无无显著差异;而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小球掷远、双脚连续跳和走平衡木等素质类指标则显著的差于全国常模.2)50名孤独症儿童各指标测试平均值训练前和训练后相比,除身高、体重和坐位体前屈三个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指标均有显著差异.说明:孤独症儿童的体质状况较差,感觉统合训练是改善孤独症儿童体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孤独症儿童的教学方法中,最有效果的要数回合式教学法。但因为孤独症儿童的千差万别,造成老师即使掌握了回合式教学法的要领,如果不能准确分析孩子在每个回合中的表现会导致教学方法的进一步运用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影响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几个具体的回合式教学案例,详细分析了孤独症儿童行为背后的秘密,为教师更深的了解孤独症,有的放矢地设施教学计划找到了一把金钥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儿童的疗效.方法:对50名36岁的孤独症儿童进行6个月的感觉统合训练,在训练前、训练3个月和训练6个月后,分别采用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和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对孤独症儿童的临床症状和感觉统合失调状况进行评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6个月的感觉统合训练,孤独症儿童的前庭失衡、触觉过敏项有较好改善,本体感项次之,学习能力不足项较差;孤独症儿童语言、交往、感觉和躯体运动能力等障碍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而对自理能力的改善较差.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对治疗儿童孤独症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5.
在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心理康复训练中,需要用爱心唤醒孤独,用耐心和真诚与孤独症儿童建立亲情,获得他们的情感依赖;利用音乐疗法、绘画疗法等控制稳定他们的情绪,以"激发兴趣"、"关注闪光点"、"信息刺激"等方法来培养他们的交流愿望,并综合采用多种方法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康复训练。旨在促进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康复,消除刻板行为,使其早日回归主流社会。  相似文献   

6.
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与智力障碍都是因脑部神经系统问题引起的疾病。了解它们的区别,有利于对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与智力障碍儿童进行系统的个别化教育康复,有利于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教师对这些儿童的认识,有利于对这些儿童教育康复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训练孤独症儿童的饮食习惯是很重要的,首先应该训练孩子坐在餐桌旁就餐的习惯,其次应该训练孩子独立就餐的能力,还应该纠正孤独症儿童的偏食习惯。  相似文献   

8.
对幼儿园中孤独症幼儿的感觉统合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独症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一种涉及感知觉、情感、言语、思维和动作与行为等多方面的发育障碍。目前已有许多孤独症幼儿进入普通幼儿园或孤独症幼儿园中接受早期教育。本文探讨在幼儿园对孤独症幼儿进行感觉统合训练的意义,并重点介绍了感觉统合训练的内容,以及在训练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孤独症儿童中,有很多孩子语言发展迟缓、停滞,存在严重的语言障碍。本文主要以一位近五岁名为帅帅的孩子为例,阐述了孤独症儿童在语言训练中,是如何从一个没有任何有意义发音的孩子,训练成有仿说性语言的孩子的。此文详细论述了训练孤独症儿童语言的三个步骤,一是要科学拟订训练计划;二是要科学运用训练方法;三是要科学评估训练结果。着重强调的是,在科学运用训练方法中,主要论述了要想让孩子开口讲话,就必须对孩子进行四个方面的训练,即:指令接收训练、模仿技能训练、模仿转移训练和口型及发音训练。如果这四个方面能做的好,孩子肯定能向无语世界说"再见"。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探讨运用歌谣培养孤独症儿童语言能力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广泛性发展障碍,如不进行及时的干预,将会错过治疗的关键期,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采用行动研究法对处在幼儿期的自闭症儿童进行体育干预研究,将理论研究与实践行动密切结合.结果验证了体育干预研究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是教育干预的有力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新市民子女在其父辈社会弱势地位的影响下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教养环境的恶劣、学校主渠道的阻隔、课余活动的缺乏等原因导致新市民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本地居民子女。开展新市民子女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必须加大政府对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支持、实现高校与新市民子女所在学校在心理健康工作上的有效对接、加强新市民社区教育,全方位为新市民子女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13.
食品安全关系民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的稳定,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由于立法不完备、监管部门职责不清、安全标准落后、信息透明度不够等,使得监管工作面临众多挑战。根据部分发达国家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上取得的成绩,结合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基本现状,提出构建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调查以阜阳师范大学大学生“顶岗支教”乡村幼儿园项目为依托,通过对幼儿园教师问卷和访谈,与孩子的交往观察了解,发现农村部分留守幼儿存在一定心理问题:自卑心理严重、安全感缺失,攻击性行为多发、情感交流缺乏,内心失衡、认知水平较差;并深入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从政府、学校、家庭等维度提出解决留守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