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艺术体操个人项目难度发展趋势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从目前的艺术体操国际评分规则来看,个人项目在完成难度数量上,都超过了规则规定的满分(5分)要求,这种封项的现象,很难客观的反映出运动员在完成难度数量方面能力的大小。四种难度动作级别中,B难度仍是单个难度的基础,联合难度则以D难度连接为 趋势,身体运作类型复杂化,与器械使用的多样化,便成为当今个人项目难度价值方面追求创新的更高层次。  相似文献   

2.
“规则”既是评分的依据,又是该项目发展的标志.最新规则的最大突破是三个方面的结合并用量化数据进行评定,即身体动作的难易与分值结合;身体动作结合操作器械方式与分值结合;身体动作与器械结合的数量与分值结合.其次,在完成难度的数量上,技术价值分取消了以往难度封顶的现象,运动员完全可根据自身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选择和组合难度.对艺术价值的评判则改变了以往裁判员评分时的模糊、被动、无量化依据的评判局面.完成一个身体难度同时结合多个器械动作的数量以及操作器械的方式,便成为21世纪艺术体操在编排方面追求创新的更高层次.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莫斯科1994年艺术体操冠军赛单足转体动作的统计分析发现,俄罗期艺术体操单足转体动作类型较为多样化;单足转体的难度和完成质量是决定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转体时,提踵高度和转体稳定性密切相关,故在训练中应两者同时并重。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现场统计和录像分析等方法,对影响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完成分不高的主要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运动员成套动作难度技术规格尚未达到规则的要求,器械运用能力和熟练性较差,身体和器械技术的不全面是影响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完成分的主要因素.提出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应加强身体能力和各项器械的基本技术训练,提高身体和器械难度技术动作的规格,以及器械在身体难度中运用自如的能力,以减少成套动作身体和器械技术的完成扣分,使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尽快进入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  相似文献   

5.
国际艺术体操规则在个人项目动作编排上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近几个周期国际艺术体操规则在个人项目的编排与完成的比例、难度动作要求、加分因素比例及各项器械所要求的身体动作数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艺术体操今后的发展趋势,个人项目编排提高艺术价值;突出各项器械的特点;发展联合难度,发展脱离视线的抛接动作,减少过渡动作,发展除手与臂之外身体其他部位运作器械,以及发展一个身体动作和多个器械动作的结合等建议,供教练员、运动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005年版、2009年版、2013年版艺术体操规则的对比研究,分析新规则的主要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身体难度个人从12个降为9个,集体难度从18个降为10个;(2)成套中要完成至少一个舞步系列;(3)成套中个人最多3个结合旋转的动力性动作,集体最多1个;(4)个人增加了器械熟练性(M);(5)成套中器械基本组动作必须超过50%;(6)在集体的交换中不允许结合身体难度.  相似文献   

7.
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难度动作规格与新规则的差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新周期艺术体操评分规则的要求,对2004年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我国运动员身体难度动作的质量规格进行了现场统计,用以分析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在运用与完成身体各类难度动作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为备战北京奥运,缩小与新规则的差距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根据2013-2016年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的变化特点,针对新规则重构评分体系内部结构的“艺术化”特征进行细致梳理,探寻艺术体操“艺术化”特征发展的新格局。结果表明:新规则的重大变革,还原了难度体系的艺术本色、凸显了完成体系的艺术特色,是成套动作编排的主导方向,由此双重拉动成套动作价值以倍显艺术化特征。难度体系的艺术转型是实现艺术体操项目艺术化的最终需求,而完成体系的重组是引领该项目由偏重技术转变为技术与艺术并重的关键。“技术”是艺术体操的框架,“艺术”是艺术体操的色彩,技术与艺术的“艺术化”展现已成为新奥运周期艺术体操发展核心,两者共同打造艺术体操发展新纪元。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技术图像分析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现阶段我国艺术体操后备力量的身体技术水平进行探析,结果表明,我国艺术体操后备力量的技术水平正向着竞技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但与先进水平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四大类身体难度动作的类型选择上跳步类较高,转体类明显偏低,选择难度类型缺乏多样化;在完成身体难度动作质量上,跳跃技术难度发挥比较稳定,转体是我国后备力量身体技术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分析归纳等研究方法,对新周期2013-2016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变化特点进行深度解读,前瞻国际艺术体操个人成套动作编排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新规则的重新梳理使难度与完成两大评分体系对成套动作编排的艺术性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难度评分结构的重新调整,为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的编排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促使成套动作的编排向艺术性方向发展;完成评分结构的重新归纳,凸显完成艺术性在成套动作中的重要地位,指引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的完成向艺术性发展,助推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艺术性的升华;编排的艺术性和编排的规格化将是艺术体操追求的主要目标,是项目持续、稳步发展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及数理统计法,对2011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及2010年、2011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女子太极拳、太极剑比赛成绩前16名运动员难度动作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员完成动+动+静动作的成功率高于动+静动作,失误多为提膝独立的连接难度上,落地时重心不稳是女子太极运动员的主要失误点;多数女子太极运动员在难度选择及套路编排上出现一致性情况较多。对太极类项目中难度动作的创新训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男子竞技体操难度动作的连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子竞技体操中高难度动作的组合指的是C组以上难度动作,中间无停顿、无过度动作直接相连接。国际体操评分规则中对自由体操、鞍马、吊环、双杠和单杠项目的难度要求为1D2C3B4A构成其难度分数2.40,2C分数为1分,其中连接加分为0.2。运动员为了取得较好成绩,必须考虑其加分因素。因此,一套动作中可能出现几种不同形式的难度动作连接。决定体操成绩好坏,除了动作难度以外,还取决于编排的整体效果。而衡量编排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着难度动作在整套中的合理布局,如果难度动作连接的巧妙,可以起到“1+12”的整体系统效应。难度动作…  相似文献   

13.
2009年版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变化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点对2007、2009年版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新规则技术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变化特点,预测艺术体操发展的趋势.结果表明技术价值的主要变化特点是:难度内容增加了器械技术难度;身体难度的数量减少,单个身体难度的分值提高;集体项目更加强调运动员的协作配合创新;进一步完善难度完成的评分标准.艺术价值的主要变化特点是:更加注重音乐与动作的一致性;注重动作、肢体配合的和谐统一;更加强调多样化.  相似文献   

14.
选定难度动作为突破口,以提高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难度技术水平位目标。为我国艺术体操个人运动员难度动作的选择、编排、创新和训练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文献综述法、录像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历届艺术体操项目的评分规则在难度动作方面的变化特点和中外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中难度动作的使用数量、类型、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找出差距,并提出应对策略。研究结论:1)2013—2016版规则中身体难度的变化,渗透着"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使得艺术体操项目朝着可持续、健康的方向发展。2)身体难度取消柔韧类难度,身体难度动作数量再次减少,身体难度中新增舞步系列。3)结合旋转和抛的动力性动作计分方式与次数的变化;新增器械熟练性难度;鼓励更多使用各项器械的基本组动作。4)优先发展身体难度中旋转类难度;提升难度动作完成的艺术性;重视新增器械熟练性难度。  相似文献   

15.
追求独创艺术性加分是当今竞技性艺术体操寻求发展的另一空间。获得独创加分的3大突破口主要表现在对身体难度动作的独创,身体与器械结合方式的独创以及身体难度动作之间连接方式的独创。其中对身体难度动作独创所获的加分,即独创的“含金量”在当今艺术体操追求创新方面更具有其可取性。我国艺术体操要想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必须加大在该方面的创新力度,以适应国际艺术体操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16.
对中、外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成套动作中的转体类身体难度动作的完成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找出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在转体类身体难度动作运用上现有的优点和不足。力求依照艺术体操国际评分规则的评定标准和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自身特点,把握艺术体转体类身体难度的发展趋势,为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提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依据第4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实况录像及相关资料,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及数理统计法,系统分析了当今世界女子平衡木技术发展的新趋向。发现:以舞蹈和技巧两类高难度的单个动作结合具有高连接价值的技巧连接、混合连接(或再结合转体二连接)及仅具有"编排价值"的A+A舞蹈连接和低难度"单转体",组成由最高难度的5个技巧和3个舞蹈动作构成的具有高D分价值的成套8个难度动作,是当今世界女子平衡木技术发展的新趋向。而适合新规则变化特点的"技/平衡(D+A)"连接及"转体/转体(C+A或相反)"的连接,还将被更多优秀选手用于提高成套动作的连接价值和增加成套动作的完成类型。  相似文献   

18.
艺术体操身体难度动作完成的质量和器械抛接到位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成套的得分,并同时体现 了一个集体队伍的整体水平。通过录像统计,并经过分析对比,找出我国目前艺术体操集体项目与世界优秀 队伍的差距和不足。  相似文献   

19.
依据本周期艺术体操评分结构的变化特点,对世界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特征进行详实剖析,提出适应于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的发展思路.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录像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以第34届世锦赛中获得个人全能前3名及我国的3名参赛选手为研究对象,针对6名优秀选手4项器械共计24套成套动作编排细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技术“个性化”、艺术“情感化”是当今艺术体操个人成套编排发展的主旋律;身体难度的个性化选编、器械动作的巧妙多样选择、独特的个人风格魅力、稳定的发挥是世界艺术体操个人成套编排的主流趋势;身体难度选编展现运动员技术特点,丰富器械技术运用形式提高成套动作观赏价值,明确成套动作主题风格,展现个人色彩,狠抓完成质量,保证最终成绩的获得是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艺术体操规则的演变与价值取向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现代竞技性艺术体操的飞速发展,使其动作技术的难度加大;艺术价值的要求更高;比赛的竞技性增强;观赏性增高。而与之相适应并对其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则在整个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引导作用。从近十年来规则的发展及演变的情况来看,其价值的取向逐渐趋于动作技术的难度化、动作编排的精细化、艺术化,以及运动项目的竞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