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钱洁 《中国教育学刊》2023,(7):45-49+102
从话语理论挖掘教育评价话语建构核心素养的交互主体、整合核心素养的互动空间、凝练核心素养的德性内核等意义向度。文化失语消解核心素养承载主体、话语贫困窄化核心素养培育空间、对象性思维导致核心素养内涵萎缩仍是教师教育评价话语面临的实践困境。拓展时空并置的教育评价话语空间、生成素养本位的教育评价话语文化、探索尊重内在体验的教育评价话语逻辑是新时代教师教育评价话语意义重构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是提高英语常态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高中英语教师常态课堂话语的调查分析,从个人修炼、校本培训、课堂实践的三个角度探索并实践了优化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摆脱教师言说的困境,是开展教育科研的首要任务;基于一种有实践作底的研究和一种有理论深度的实践,实践家的言说或可因其言行统一的特点而在教育研究领域内独具信服力;采集来自教育情境的具体而微的经验,形成既深且微的话语体系,是行动研究的深化,也是教育研究改革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4.
自问世以来,布里茨曼的《实践创造实践:学习教学的批判研究》就在教师教育研究领域引起颇多争议,但至今仍被推为这一领域的经典之作.作者采用批判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揭示了学习教学对那些初入教育真实情境的实习生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并藉此呈现出个体在充满矛盾的现实中寻找和创造主体意义之艰辛.通过分析经验如何被建构、如何被使用,作者批判地建构了一套文化理论,透析了教师教育结构内隐的经验结构与有关教学的文化迷思作为权威性话语如何制造了实习生在实践中的困境和认同困惑,以此叩问话语实践与身份认同之关系这一论题.  相似文献   

5.
突破中国教育现代性话语的困境,需阐释话语与现代性的概念来源,在“精神世界”“社会世界”以及“客观世界”中总结出中国教育现代性话语的三重困境,即技术语言、政治语言以及科学语言,并基于“天地人神”的四元世界以及“欲技道”共生游戏的理论基础,以中国教育现代性话语的3种创新方式——“艺术”语言、“存在”语言以及“游戏”语言作为回应。  相似文献   

6.
教师与学生难以对话、教育失效一直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难以解决的问题,其深层症结在于话语困境,要摆脱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困境,途径在于建立主体间对话的话语机制,构建“一维导向多元语境”话语体系,让教学话语回归生活、回归学科、回归时代。  相似文献   

7.
建构符合中国社区教育学科特色与实践发展需求的话语体系是社区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共识与责任。社区教育话语包括政策话语、实践话语、学术话语、传播话语等。政策话语作为顶层设计确立基本框架,明确学科归属,主导理论研究的方向;实践话语特征多重,实践主体诉求多样,内涵丰富;学术话语目前尚未构建起理论体系,可供学术交流的平台不多;传播话语的意识亟待加强,传播途径亟待创新。社区教育话语研究既可丰富社区教育理论的内涵,也有助于推动社区教育实践的发展,同时还能扩大社区教育价值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教育理论是有层级划分的,应用型教育理论研究主要致力于某些教育原理、原则等在某一方面的实际应用。关注实践、面向实践、指导实践是应用型教育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而现今的应用型教育理论研究却陷入了既缺少理论又脱离应用的窘境。究其原因,主要是应用型教育理论研究者不愿深入实践,教育实践者的理论研究意识淡薄以及双方缺少沟通所致。因此,转变话语方式,加强教育理论研究者的实践意识和教育实践者的理论研究意识是脱离这一困境的理性出路。  相似文献   

9.
理论话语并非是学者的专利,现在我们时常感受到,许多校长和教师的文章和谈话更像是学者。令人尴尬的是,有些校长的管理和教师的教学并不如他们写的和说的那么精彩和深刻。就大多数校长来说.他们有远大的教育理想,对教育也有深入的思考,但当现实与理想、实践与认识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会陷入现实与实践的困境,难以通达理想与认识的彼岸。要实现现实与理想、实践与认知的统一,需要一种知性思维的参与。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威的提出,体现了对受教育者主观认同与自觉服从的关注,这一概念成为现代社会衡量教育效果的关键要素,意味着话语作为中介的影响作用日益彰显。辨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威内涵并诠释其生成机制,直面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威的合法性困境、价值性困境、叙事性困境与功能性困境,需要于宏观维度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中观层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微观角度调适思想政治教育叙事方式,以尝试超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威困境。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正经历着一场深刻转型,作为核心变量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面临话语理念滞后、感染力不强,话语方式错位、吸引力不足,话语内容失衡、脱离现实生活等多重困境,亟须创新。习近平语言艺术鲜明的时代性、强烈的意识形态性、广泛的可接受性,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构建、内容丰富、方式改进及传播优化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2.
教师教育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 ,一是话语转变问题 ,二是制度重建问题。话语转变是指师范教育话语向教师教育话语的转变 ,话语的转变导致了教师教育的培养和培训制度的重建 ,教师质量由学历教育向资格证书制度的转变 ,教师教育管理由微观管理制度向宏观管理制度转变。为了实现制度的有效转变 ,需要建立非政府和非赢利的教师教育机构认可制度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话语是反映高等教育实践活动重要且独特的言语符号系统与价值意涵表征。基于话语权力视角的构建与分析,可以认为:高等教育话语权是高等教育话语所展现出的理论话语主导权、学科话语表达权、工作话语支配权,高等教育话语与高等教育话语权是一体同构的互动关系。然而在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建构过程中,却陷入了高等教育理论话语主导权的"本质性弱势"、高等教育学术话语表达权的"边缘性失语"、高等教育工作话语支配权的"机械性排他"的困境。因此,为切实提高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能力水平,应通过"塑化理论话语的合法性基础、增进学术话语的学术性认同、消解工作话语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对立"三位一体式的策略来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由多维层次架构起的立体范畴,包括:理论话语层、学术话语层、实践话语层。现代化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呈现"离散化""内卷化""独白式"的实然状况,造成价值引领乏力、吸引力疲软、教育实效消减等困境。从"离散"到"聚合",寻求合意的最大公约数;从"内卷"到"外化",强调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价值遵循;从"独白"到"对话",实现教育话语表达的应有之义,是顺应大众化发展转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突破话语实然困境达到应然状态的必然进路。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由多维层次架构起的立体范畴,包括:理论话语层、学术话语层、实践话语层。现代化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呈现"离散化""内卷化""独白式"的实然状况,造成价值引领乏力、吸引力疲软、教育实效消减等困境。从"离散"到"聚合",寻求合意的最大公约数;从"内卷"到"外化",强调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价值遵循;从"独白"到"对话",实现教育话语表达的应有之义,是顺应大众化发展转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突破话语实然困境达到应然状态的必然进路。  相似文献   

16.
突破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话语困境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政课”教学需要把教材话语转换成教学话语,如果“照本宣科”,就会陷入话语困境,这主要表现为文件话语的困境、历时话语的困境和“自释”话语的困境。突破教学话语困境的前提是实现话语转换。实现话语转换的路径选择是多项的,路径之一是理论“重译”,现代化理论话语即可实现教学理论的重译;路径之二是专题教学,把教材专题化,并用不同的学科理论话语进行学术专题教学。这些都可以实现由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的转换,突破教学话语的困境,提高理论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7.
今天教育研究所面临的困境之一.就是教育研究理论越来越抽象。与教育行为者经验的联系越来越疏远。这就形成了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隔阂.也造成了教育理论话语的苍白无力。那么,有没有一种教育研究形式,  相似文献   

18.
立场不同,角色不同,教育研究话语自然不同。在教育研究的话语世界中,主要存在着由教育行政人员传达的权势话语、专家学者营造的理论话语和一线师生发出的实践话语三类话语系统,三者均是规制、诠释、理解教育事件的独特方式,理当遥相呼应、相得益彰,共促教育研究话语体系的繁荣。时下的教育研究话语内含冲突,外显错位,分别表现在行政导向与学术引领的话语博弈,理论言说与实践表达的话语反差,以及育人诉求与逐利倾向的话语失衡等方面,多方角力呈现出“研究繁荣”而“学术式微”的景象。正本清源,在于“研究教育”对教育研究的挟持,教育话语对教育学话语的置换,行政与学术对教育生活的疏离,教育话题对教育问题的遮蔽。往前看,高质量发展的教育研究尤需回归教育生活本位,秉持专业的话语逻辑,直面深层次的教育发展矛盾。  相似文献   

19.
教育理论学习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由于主讲教师缺乏基础教育实践历练、受训教师对教育理论的价值认识存在偏差及培训内容偏重于理论知识等原因,当前的教育理论培训存在着知识本位倾向、未能体现教育理论的实践价值、忽视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需求等问题。因此,教育理论培训需要从理论灌输转向教师思维发展,培训主讲教师要完善其知识结构,受训教师要提高对教育理论价值的认识,同时培训内容、组织形式及培训考核等方面要进行改革,重构培训体系,以走出教育理论培训实践困境。  相似文献   

20.
课程改革的10年,是各种话语冲突伴随前行的10年。话语冲突集中体现在课程话语与教学话语、理论话语和实践话语以及本土话语与西方话语等三种类型的冲突。这既有历史传统的原因,也有现实选择的原因。教育话语冲突的融通,有赖于采用对话的方式加以沟通,也有赖于协调话语主体的话语立场予以协调,更有赖于超越话语平移所造成的误区加以消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