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思维可视化工具——学科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从而促进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本文将结合学科思维导图在对话、单词、语音、阅读课及自主复习导学单中的运用,探讨学科思维导图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要想有效对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素养进行培养,教师就要合理运用可视化思维工具,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帮助他们把隐形思维变得可视化,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有效的思维方法。文章分析了可视化思维工具的概念,提出了运用可视化思维工具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素养的策略,以促进学生综合思维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思维导图被称为"21世纪全球思维工具",作为可视化思维工具,能够高效地激发思维和整理思维。在《〈论语〉选读》教学中,笔者启用思维导图,有利于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有利于弥补教材体例缺陷,有利于提高高考复习效率。通过思维导图整合法、思维导图笔记法、思维导图记忆法、思维导图复盘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4.
袁涛 《上海教育》2023,(S1):79-80
随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正向纵深推进,作为“核心素养之核心”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以思维地图、思维导图和概念图等为代表的思维可视化工具由于具有较高的易用性和较强的实用性,受到了师生们的广泛欢迎,并逐渐成为推动课堂教学变革、实现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要抓手。本研究尝试将化学逻辑思维可视化工具运用到日常教学活动中,改善高中生化学学习状况,在真实问题情境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5.
余稳 《考试周刊》2023,(11):124-127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要着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审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主要存在“为考而教、割裂文章结构、文本信息碎片化、课堂活动设计思维层次偏低、教学模式固化”等问题。可视化思维工具是指将大脑中发散性的思维进行图像表达的一种工具,一般包括思维地图、核心思维工具、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等。在日常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可视化思维工具,可以把学生无序的思维变得有序,把局部的想法构建成全局的想法,从而优化认知过程。围绕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借助可视化思维工具使说明文的关键信息可视化、记叙文的事件顺序可视化以及议论文的中心思想可视化,以饼状图、时间轴、鱼骨图为例对其进行了探究。研究认为,在实施过程中践行者需要在检查完学生应用可视化思维工具呈现的作品后,对其及时做出判断、指导、修正和评价,在学生们了解阅读文本的信息之后需要引导学生完成语言的输出工作,需要根据学生学情以及教学实际对思维可视化教学方法进行适时的调整和改进。  相似文献   

6.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知识结构、思维模式发散化、图像化、可视化的思维工具,常用于文本阅读、文本学习、文本研究等方面。教师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通过流程式思维导图、结构式思维导图、互动式思维导图、对比式思维导图,将知识碎片加工整合,帮助学生理解、推理和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和英语素养。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9,(91):88-90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应用思维可视化工具——学科思维导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针对在实际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教学实际案例,探讨了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应用学科思维导图的策略,旨在进一步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水平,实现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张江叶 《考试周刊》2024,(13):123-126
思维可视化是初中学生历史知识形成和能力培养的一种途径,运用于教学中的思维可视化工具主要包括:圆圈图、气泡图、双气泡图、流程图、括号图、树状图等。笔者结合初中历史教学的特点,探讨如何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可视化工具,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以每个微小的学习项目为扳手,师生共同创作思维可视化作品,帮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化繁为简。  相似文献   

9.
<正>思维可视化是运用一定的图示工具,把原本不可见的思维展示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这些图示是利用思维规律帮助人们建构知识体系,改善思维能力,促进语言运用的笔记方式。实现“思维可视化”的图示工具很多,常见的有:流程图、概念图、鱼骨图、思维导图、维恩图、模型图、表格等等。语文学习中,借助这些有形的思维可视化工具,可以有效搭建学习活动支架,帮助学生有效促进思维,发展语言。  相似文献   

10.
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效率低下、参与弱化、思维缺失等问题,本文提出将思维可视化工具融入教学,让学生借助思维可视化工具整理并展现自己的思考,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完成理解、内化及运用。如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思维地图等工具在初读时唤醒思维“点”、在精读中创设思维“链”、在延伸表达中生成思维“场”等,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促进其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11.
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可视化工具,可以广泛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各个方面,有助于基础知识的系统化、阅读理解的可视化和作文思路的条理化,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2.
吴静 《江苏教育研究》2023,(Z1):130-135
思维可视化,即通过直观技术将原本内隐的思维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可视化是学生走向自主探索、深度学习的有效路径。教师要正确认识思维可视化的教学价值,并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丰富思维可视化的工具,经历思维可视化的过程,走出思维可视化的迷障,增强思维可视化的效力,提升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秦成娟 《家长》2024,(4):134-136
<正>思维导图是思维可视化的教学工具,它运用图形方式来表达思维逻辑,体现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数学复习课中,可以呈现逻辑更加清晰条理的知识框架。教师和学生围绕复习点一起完成思维导图的过程,是学生厘清知识脉络、了解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构建整体知识结构的过程,将抽象的数学思维过程转化为可以看见的图形(可视化),对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思维可视化策略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教师开始注重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利用可视化思维工具可以有效帮助小学生释放数学思维,从而提升其数学思考能力。从我国目前的教育情况来看,可视化思维工具主要是指思维导图。可视化思维工具的使用对于中国基础数学教育而言意味着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改革。故而本篇文章将主要探讨如何利用可视化思维工具来释放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帮助小学生培养起数学思考能力。  相似文献   

15.
焦宽斌 《学周刊C版》2023,(17):139-141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与落实,对当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因此,英语教师迫切需要转变教学思路,依据语言发展规律创新教学手段和方式。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教学工具,在知识建构、能力培养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作用。初中英语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积极引入思维导图,使其重构和优化英语教学模式,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对其英语综合素养进行有效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正>一、知识可视化概述知识可视化是指用来将知识形象、直观地表征出来,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知识的理解与创新的图解手段。知识可视化的工具主要有概念图、思维导图及思维地图等。概念图是由诺瓦克开发出用于呈现概念之间关系的可视化工具;思维导图是由英国Tony Buzan开发出来的头脑风暴工具;而思维地图是由美国David Hyerle根据人类在思考过程中的常用八种思维过程开发出的八种思维工具,主要包括圆圈图、起泡图、双起泡图、树形图、括弧图、流程图、复流程图、  相似文献   

17.
物理思维是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中的重要部分,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有助于学生较好地对复杂的物理知识进行熟练掌握。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多元素的教学工具,是广大教师高效开展教学的有效方式,对学生物理思维的成型和发展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可以打开学生的物理思维,促进核心素养培养。基于此,文章探索了高中物理课堂上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的方法,供各位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一、问题由来思维导图是可视化知识集成化的表征工具,也是一种将分散、堆积和无序的知识按一定分类依据进行"分门别类",使其结构更加有序、更加归类具体化的教学方法。从思维导图工具和基于思维可视化理念引入教育领域以来,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已成为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激发、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工具。众所周知,掌握好单词是学习英语的基础,也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所在,将思维导图理念运用于英语单词的教学实  相似文献   

19.
图形组织者是一种思维可视化的典型表征形式和具象化实施工具,通过可视化组织,可以形成促进思维发展的引导框架。本文将其应用于英语中高年级的作业设计中,探究如何运用图形组织者中具有代表性的故事地图、思维导图、维恩图、流程图来优化作业设计,通过设计高度精练、逻辑清晰的“图示化”作业来实现减负提质。  相似文献   

20.
思维导图,又称为心智图,作为一种语言思维可视化的工具,具有简单高效、图文并茂的特点,将其运用到写作中,能促进学生表达,帮助其突破原有思维水平。本文结合实例围绕思维导图从积累、理解、谋篇以及创新方面具体阐述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