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在测定橡胶树乳管细胞黄色体产生超氧阴离子(O2^-)速率的过程中,当加入0.188mmol/L的La(NO3)3时黄色体产生O2^-的速率被明显抑制;当La(NO3)3的浓度达到18.8mmol/L时黄色体产生O2^-的反应几乎被完全抑制;当加入0.3%的农用稀土时黄色体产生O2^-的速率被抑制了53.9%;而加入1%的农用稀土时黄色体产生O2^-的反应已被完全抑制。  相似文献   

2.
以贡蕉(Musa acuminata cv.Mas)未成熟雄花序来源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建立了贡蕉胚性细胞悬浮系(Embryogenic cell suspensions,ECS),测定了其培养过程中培养物的鲜重、干重及培养液的PH值、阿拉伯半乳糖蛋白(Arabinogala ctan proteins,AGPs)含量等生长参数在培养过程中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在培养周期内,培养物的鲜重在继代后第24d达到高峰,干重在继代后第21d达到高峰;培养液中的pH值表现为先下降,第3d下降到最低,随后开始升高;培养液中AGPs含量随培养天数而增加,在第14d含量达到最高,随后保持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3.
胡萝卜人工种子制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萝卜人工种子研制,包括建立胡萝卜胚性细胞悬浮培养系,体胚诱导系统,与提高体胚质量,并使体胚生长同步化。在培养基中加适当浓度的ABA、GA3和脯氨酸,对胡萝卜体胚发生的正常化有一定的影响。找到了上述3因素共同作用于体胚发生的适合配比,并用2种物理方法进行多次筛选,获得了同步化程度在90%以上的成熟体胚。用2.0%和3.0%的海藻酸钠包埋体胚,并用CaCl_2·2H_2O作聚胶化因子,做成含体胚的雏形人工种子。研究了包埋基质浓度及基质中加进适当植物激素与营养,以促进体胚萌发与生长的条件,达到了雏形人工种子转换成苗率80%左右。  相似文献   

4.
以花后七周的朋娜、纽贺尔脐橙品种的幼果作为实验材料,挑取胚珠进行离休培养,在MT培养基上分别附加麦芽汁(2ml/L),6-BA(5mg/L)和麦芽汁+6-BA(2ml/L,5mgL)诱导愈伤组织及胚状体,获得21.3%(20.7%-21.3%,对照15%)(朋娜)18.1%(6.2%-18.1%,对照12.1%)(纽贺尔)的胚状体,试验结果显示附加成份能促进胚状体生成。而且胚状体及愈伤组织,在附加NAA(0.5mg/L)+BA(2ml/L)的MT培养基上,能较好地诱导多丛芽。多丛芽可在固体培养基上扦插生根,用权壳、积极试管苗为砧木进行嫁接成活率可达84.4%-91.9%,是敦好的方法。同时在培养基中加入AgNO3(5mg/L),多次继代培养,能筛选出胚性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5.
从基本培养基的类型、6-BA、NAA的浓度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等方面研究了影响芦荟组培苗增殖的因素,对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指出:中华芦荟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 BA0.4 NAA0.2 3.0%蔗糖 0.7%琼脂,PH6.O;根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 NAA0.2 蔗糖3.O%蔗糖 O.7%琼脂,PH6.0。  相似文献   

6.
以一株无患子优树嫩叶为外植体,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筛选其愈伤组织诱导、体胚分化及植株再生的适宜培养基组成。结果表明:6-BA对无患子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显著,在添加1.0 mg·L^-16-BA和0.1 mg·L^-1NAA的MS培养基上培养21 d,愈伤组织诱导率达92.5%;愈伤组织在添加1.0 mg·L^-16-BA、0.5 mg·L^-12,4-D和1.0 mg·L^-1NAA的MS培养基上经3次继代,可分化出体胚,分化率为33.4%;初分化体胚在MS+1.0 mgo L-1 6-BA+0.1 mg·L^-1NAA+60 g·L^-1蔗糖的培养基上培养21 d后可转变为成熟体胚,成熟率45%;成熟体胚在添加1.0mg·L^-16-BA和0.5 mg·L^-1IBA的1/2 MS培养基上可萌发生根,培养30 d后生根率为68.2%。  相似文献   

7.
以常熟白芹的带节茎段和顶芽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对外植体的灭菌方法、培养基中不同种类生长调节物质的浓度对增殖和生根的影响以及试管苗的保存方法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0.1%的HgCl2为灭菌剂,对水芹顶芽处理8min可以获得无菌苗30%;丛生试管苗切割成单株后接种在MS+6-BA0.5~1.5mg·L。的增殖培养基上培养28d,平均增殖系数可达10.5以上;试管苗在1/2MS培养基上培养14d后,生根率达100%,21d时平均每株生根16.5条;试管苗用1mg·L。的NAA浸泡切口处24h,再用清水培养10d后,生根率达100%,平均每株生根22.8条;炼苗后移植成活率100%.在温度为15℃、光照时间12h·d^-1、光照强度20μmol·m^-2·s^-1的培养条件下,试管苗在含6-BA0.5mg·L^-1的增殖培养基上可保存6个月;MS培养基中Ca^2+离子浓度加倍,可延长试管苗保存时间1-1.5个月.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电化学聚合1.10-菲络啉合钴(Ⅱ)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并对NO的响应范围及机理作了初步的研究.实验发现,用电化学方法聚合制备的该电极涂加Nation后对NO的检测有高的灵敏度和好的选择性.NO的浓度在4.2×10^-5~2.4×10^-7mol/L范围内氧化电流与浓度呈线性关系,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6,检测限达4.8×10^-8mol/L;  相似文献   

9.
红皮香蕉(Musa AAA Red green)离体培养快速繁殖结果表明,用MS培养基,附加BA3-5mg/L(单位下同)、NAA0.2、3.0%蔗糖,培养室温度保持在25~28℃,丛生芽分切转入诱根培养基,即MS NAA0.5 IBA0.5、添加0.3%(w/v)活性炭,就可形成完整的试管苗植株.移入薄膜大棚内栽培,栽培基质采用塘泥:河沙为1:1,成活率高达95%以上,可商品化生产.大田栽培主要是抓好幼苗期的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10.
腊梅的继代培养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NAA和6-BA不同浓度组合的MS培养基,在21-25℃的温度、1500-2000Lx光照14hr条件下,对腊梅瓶栽苗进行继代培养,培养60d后经观察分析,腊梅继代培养最佳的激素组合为6-BA1.5mg.1^-1 NAA0.05mg.l^-1。  相似文献   

11.
用MS+2,4-D1.0 mg/L+6%蔗糖培养基诱导三种柚叶片愈伤组织,悬浮培养法扩大培养.进行有效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沙田柚含有较高黄酮物质、柚皮苷和野漆树苷,结溪蜜柚次之,江津柚含量最低,约为沙田柚的50-60%.柚苷元在三个品种愈伤组织中含量相似.该结果为柚类进一步遗传转化和改良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碳源对嗜热β-半乳糖苷酶在组成型重组毕赤酵母中的表达水平,葡萄糖、果糖、丙三醇、乳糖、蔗糖和麦芽糖分别用于配制培养基的碳源.当以单糖和甘油为碳源时,酵母的生长和重组嗜热β-半乳糖苷酶的分泌水平要优于双糖;以果糖为碳源时,重组酵母分泌嗜热β-半乳糖苷酶的水平最高,其次为葡萄糖和丙三醇,蔗糖要高于麦芽糖,乳糖最低.  相似文献   

13.
银杏叶愈伤组织增殖过程中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统研究了银杏叶愈伤组织培养细胞的生长周期,并对培养过程中细胞内的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变化以及银杏总黄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以期为银杏细胞的大规模培养积累数据。  相似文献   

14.
以马铃薯大西洋(Solanum tuberosum L.cv.Atlantic)单节茎段培养为实验体系,记录了8%蔗糖处理不同时间及TD,SD,LD下对结薯情况影响的差异。TD是诱导结薯的最佳光照处理,块茎生成百分率最高,诱导强度最高,薯块白色,多无柄。诱导结薯不同处理时间后转入LD条件下,能结薯,块茎生成率低,紫红色,多保龄球状。诱导结薯不同处理时间后转入SD条件下,没有块茎生成,全部长成匍匐茎。8%蔗糖诱导结薯不是短时瞬间完成的。而存在时间上的数量累加效应。  相似文献   

15.
通过水培方法,就环境中不同铜离子水平下茶苗对铜的吸收与累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苗根、茎中铜含量均随着铜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而叶中含量影响不大.各处理下铜在茶苗各部位含铜量大小依次为根>茎>叶.从整株植物来看,随着铜处理浓度的增加,铜在根部的积累量增加,在茎和叶的积累量趋于下降.适量的铜有助于茶苗根、茎、叶对磷的吸收,但超过一定限度,则茶苗含磷量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稳定的人源前脂肪细胞株体外诱导分化模型,作者研究了人源原代前脂肪细胞株HPA-v的生长及分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HPA-v细胞的生长潜伏期为2天,第3天细胞进入对数生长期,第5天细胞生长停滞。显微镜观察、油红O染色、GPDH活性检测结果表明第3天细胞分化特征开始出现,细胞内脂滴含量开始增加,GPDH活性开始升高,12天左右基本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脂滴含量及GPDH活性达到最高峰。  相似文献   

17.
采用营养液培养方式,探讨和比较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两种不同供氮形态及其供应水平(0、3、7.5、15、22.5、30、37.5 mmol/L)下,供试玉米利民15和皖玉9号的生物学性状对以磷酸钙模拟的低生物有效磷胁迫的适应性差异。结果表明:当供氮水平低于22.5 mmol/L时,对玉米供应NH4+-N或NO3--N均可产生提高其对低生物有效磷胁迫适应性的效应。随供氮水平的升高,在两种供氮形态营养条件下,玉米幼苗植株生物量、地上部和根系干重、株高、叶面积和根体积的变化趋势均基本呈现报酬递减规律,而当供氮水平在0~7.5 mmol/L变化时,玉米的生物量干重均出现最高值。不同品种玉米对NH4+-N和NO3--N营养的响应既存在共性:NO3--N营养玉米植株株高和根体积始终高于NH4+-N营养植株,但也存在基因型差异。从植株含磷量分析,当氮水平高于3 mmol/L时,NH4+-N营养利民15的磷含量始终高于NO3--N营养玉米;而皖玉9号则在供NH4+-N水平高于22.5 mmol/L时,出现磷含量低于等氮水平下的NO3--N营养玉米的现象;其中利民15的植株磷含量与其生物量干重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77**,n=11),而皖玉9号的植株磷含量则与其生物量干重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96**,n=11)。此外,在等氮水平下,两种供氮形态营养玉米的叶面积、单位叶面积光合速率、单株水平的根系活力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低生物有效磷胁迫条件下,玉米在不同供氮形态营养条件下的适应性机制不同,其适应性强弱主要取决于是否为适宜的供氮水平。  相似文献   

18.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多因子正交试验,优化筛选了适于猴头菌摇瓶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其适宜的摇瓶条件为:培养温度28℃,培养基起始pH值为5.0,摇瓶装量为60mL/250mL,接种量15%,摇瓶培养最适碳氮源及其浓度分别为:可溶性淀粉3.5%,酵母膏3.5%。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研究3种不同浓度(0.1、1.0、2.5 mg/L)的丁草胺对胡子鲶肝胰脏淀粉酶、脂肪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暴露2 d的高浓度组(2.5 mg/L)及暴露4 d的各浓度组淀粉酶活力显著提高,暴露6d的低浓度组(0.1 mg/L)及较高浓度组(1.0 mg/L)仍保持激活特性,而高浓度组(2.5 mg/L)淀粉酶活力则受到显著抑制;丁草胺暴露期间胡子鲶肝胰脏脂肪酶活力始终呈现显著的抑制作用,特别是高浓度组(2.5 mg/L)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6 d)则呈现极显著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