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体育素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在我国学校体育领域被大力引入并应用,然而相关理论及实践问题也逐渐显现,可能造成我国学校体育乃至学校教育的导向偏差与效用褊狭。基于此,通过文献考证、学理思辨和价值分析,围绕体育素养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特性,以及学校体育的内在规定,厘清我国学校体育对两大素养的认知误区和不当纳入,以期为我国学校体育对相关素养的合理定位提供理论参照。认为:(1)当下体育素养内涵难以适用于我国学校体育多元价值语境。体育素养仅涵盖规律-理性-科学知识而缺乏经验-感性-人文知识,且其中的道德相关素养与体育缺乏直接关联,因而相关人文-精神取向存在形式化、泛社会化的弊端;体育素养以运动-生物取向为主导,强调体育的自然属性而忽视人文育化功能。(2)我国学校体育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存在错读与误用。国外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游移于体育学科而承接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其本质是以体育教学形式培养社会生活素养内容,且具有跨学科内涵,这区别于我国“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国内外对体育课与健康教育课的侧重不一,而我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却在某种程度上套用国外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过于凸显非体育的一般性健康要素。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若干反思与应对。  相似文献   

2.
近代日本学校体育教育与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早期学校 体育教育的发展,直接受到了日本学校体育教育的影响。由于政治和历史等问题的干 扰,中间曾经中断了几十年的联系。直到70年代后期,日本学校体育教育理论又再度 波及我国。如:健康教育论、体力论、快乐体育、生涯体育、方法论等等,这些对我国学校 体育教育都有着广泛的影响,但是还有一些学术理论、观点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研究 中借鉴的不多,“运动文化论”就是其中之一,而这一理论在日本学校体育研究中有着广 泛的基础,要想真正了解“运动文化论”的本质以及日本战后体育教育改革能够为我们 带来哪些有益的借鉴,有必要从战后日本学校体育的改革谈起。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法对学校体育学科中的各概念及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现有概念的科学性不强,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不明显,特别是体育课程新的概念的出现,有必要在学术界对各概念进行重新定义;单元教学是体育教学中一个重要概念,它的大小问题的确定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的质量,根据目前体育课程改革的特点,本研究从教材内容主次不同的角度探讨了确定单元大小的问题;重新认识了学校体育学科中各概念间的关系,并构建了其中的关系图。  相似文献   

4.
本刊记者 《体育教学》2006,(5):I0006-I0006
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主办,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承办的全国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学科理论高级研讨班于2006年7月27日-7月30日在江苏扬州圆满举办。举办本次研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全国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学科理论界介绍、宣传近年来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取得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5.
学校体育课程论的使命与任务的研究与界定,是关系到学科自身科学化发展的重要问题。对其的释义既是判析体育课程真理性存在的问题,也是相关体育课程范畴与结构是否科学的体现。由此探索体育课程论的使命和任务,为体育课程论的学科建构与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比较学校体育是对当代世界学校体育理论和实践及相关问题的比较研究,通过对比较学校体育研究中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指出比较学校体育的发展与比较学科,比较体育关系密切,也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它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内容,并提出了当前进行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论休闲体育与体育休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体育领域休闲研究的迅速发展,一些相关基础理论问题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休闲体育和体育休闲概念的关系问题便是其中之一.认为:体育休闲和休闲体育存在异同,休闲体育的学科名称应在明晰内涵的前提下予以规范.提出在休闲体育的未来发展中应注重:规范和统一"休闲体育"的学科名称;进一步明确休闲体育的学科涵义;注重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的中国特色等.  相似文献   

8.
李俊逸 《当代体育科技》2020,(12):195-195,197
举国体制下,竞技体育对我国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在国家大力推进"体教融合"的今天,探究竞技体育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显得尤为必要。据此,本研究分别从竞技体育对学校体育文化的影响、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影响3个角度进行了论述,旨在为促进我国体教融合,推动学校体育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德国体育课程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是体育课程论研究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德国体育课程论研究主要有以下成果:①提出了跨学科的体育课程目标;②运动文化教育的设想;③"移动学校"的设想;④提出学校体育和体育课程研究的5大领城;⑤研究和实施体育课程是一件正确的事情,做这件事情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0.
再论体育社会学的性质与对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体育社会学在我国兴起以来,学者们对其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对促进学科建设乃至体育社会学在我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作为一门学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形成的体育社会学历史尚短,不能和一些较为成熟的学科相比,它的学科理论基础、学科目标、学科性质、研究对象、方法、领域、模式、概念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仍处在探索和发展之中。本文的命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的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对教育概念和体育概念的含混不清,致使人们对二者的关系产生了误解,最终把体育归属于教育.体育与教育的关系问题决定了学校体育的本质问题,从体育与教育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入手,用理论分析的方法论证了学校体育及其下位子概念的本质,澄清了长期以来对学校体育的误解和由此而导致的实践谬误.  相似文献   

12.
终身体育是新时期体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人类体育需求的体现。分析了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会体育对终身体育的影响,讨论了目前这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学校体育、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这三者之间的关联性,利用各自的优势和资源,提出三者之间相互促进的建议,以便更好的实现协同效应,促进终身体育的发展和落实。  相似文献   

13.
论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会体育三位一体实施素质教育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外学校教育、学校体育发展的方向,结合我国学校体育实际,提出了学校体育向家庭体育、社会体育延伸,实行以学校体育为主,家庭体育、社会体育以辅,“三位一体”实施素质教育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以学校体育构成要素为研究对象,借鉴美国、加拿大对体育素养的前沿研究现状,分析我国体育学科素养指向,以及学校体育构成要素中对体育学科素养的价值域。提出:对两者之间表里关联度的认知是学生获得体育知识、运动能力、情感教育态度及价值观的关键。建立完善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提供学理性逻辑认知,深度剖解学校体育的传统意识毒瘤,深度审视学校体育教育现象,以推进体育课程对学生身心一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学校体育经历了64a的发展,法制道路正在随着时代发展加速前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进一步推进与加强学校体育政策法规制度的建设,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校体育领域出台的124件政策、法规进行了回顾和梳理,研究认为:1)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出台的学校体育相关政策、法规主要涉及7个领域,法治道路已经走向全面化、规范化、系统化;2)我国学校体育政策、法规已经由以竞技体育为核心逐渐过渡到以体育教育为主导,政策、法规的引导功能在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加强立法体系的连贯性,提升执行过程中的监管力度,构建地方配套法规制度,完善与更新滞后的政策法规是我国学校体育政策法规迈向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崔春山  金昱  慕宝贵 《体育世界》2012,(12):117-118
竞技体育.生活体育.学校体育是21世纪中国体育发展的主要内容的话,学校体育和生活体育的连接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学校体育和生活体育的相互连接会增加并扩散中国体育人口和体育市场,这会更加丰富多彩的确保中国的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并完善中国的竞技体育,生活体育,学校体育.因此本研究利用学校体育和生活体育的概念采探索并摸索学校体育和生活体育的连接可能性并提高中国体育的量和质,同时为相互连接提供理论性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我国体育和竞技的概念严重混淆,使得体育的发展偏离了正常的轨道,这一点在我国学校体育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体育已无“教育”之实。本从学校体育的角度对体育概念不清的危害加以阐述,旨在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浙江体育学校是民国元年由革命志士创建的体育师资培养培训机构,在特定历史时期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体育专业人才,然而学界对其研究不够系统,甚至出现诸多错误。针对现存问题,广泛搜集一手资料,运用多重互证方法,在梳理学校创设、发展、停办的艰辛历程基础上,重点对该校不同阶段校名校址变更、招生及就业、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进行考证,力图还原该校在民国时期发展的真实样态。研究认为,该校创办于民国元年九月,停办于民国二十一年十月,校名先后经历了浙江体育学校、浙江体育专门学校、杭州市私立体育专修学校等五种称谓,校址先后迁移四次;招生以选科为主、本科为辅、其他科为补充,选科修业年限为一年半、本科三年、其他科时间较短;该校毕业生千余人,就业面较广,辐射区域大;该校课程设置分学科和术科两大类,整体课程设置随时间变化呈现先少后多、先偏后全、先重军事后重体育、先重术科后重学科的特征;该校教师队伍来源较广,体现了体育、军警、其他学科三者融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学校体育理论界对学校体育教学论有关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包括对学校体育的特征、规律、目标等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感到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尚缺乏深度和本质的揭示,有待作进一步的探索。特别是对学校体育的过程性特征的思考,在我国学校体育界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这种思考关系到能否以一种先进的教育哲学理念来引领学校体育的发展。本文要探讨的正是学校体育的过程性特征,以期引起国内同行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使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搜集了2010年以来百余份体育暑期学校相关资料,对我国体育暑期学校进行研究。主要结论:从招生对象看,我国体育暑期学校主要分为面向本科生的暑期学校和面向研究生的暑期学校两大类。主要发展特征为:体育暑期学校方兴未艾、课程设置呈现开拓视野与启迪思维的特点、办学国际化程度凸显、授课教师多为业内专家、办学主旨紧扣时代前沿。提出体育暑期学校发展的策略:扩增体育暑期学校数量,融合举办本科生、研究生体育暑期学校,根据优势资源打造体育暑期学校品牌,加强与外部学科的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