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有效提问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促使他们在积极的思考中探索知识。在此,笔者根据自己的英语教学实践,对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提出几点建议。一、关注提问时教师语言输入的内容可理解性输入对语言习得很重要。在英语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实际就是一种输入性语言,能够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提问中应时刻注意调整修饰自己的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师生"问"和"答"的"双向交流"。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外交流的不断深入,外语教学的重担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广大在职的外语教师的肩上。古代时候人们就明白"师者,所谓传道、受业、解惑者也。""传道"、"受业"、"解惑"其实说的是一个道理,那就是传授知识。这种专业知识不仅语言本身的知识,即词汇和语法知识,还应包括丰富的关于语言背后的文化传统知识,更应该包括人类语言本质特征和特殊使用规律的知识即语言学知识。有了这些基本的专业知识后,要面临的问题便是如何把这些知识传授个学生,怎样才能有效的传授,并达到理想的效果,则是外语教师要具备的另一门技能,也是师资培训的一项内容。  相似文献   

3.
张小丽 《成才之路》2012,(33):23-23
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直接影响到学生个性发展和学习风格的形成,关系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从某种意义上说,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就是教学语言艺术。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努力形成富有个性的课堂教学语言,让学生因为美妙的语言而更加喜欢语文这门课程。  相似文献   

4.
张琴 《成才之路》2011,(22):91-I0020
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工具,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历史教学就是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给学生再现过去,掌握历史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语言无味,那么历史课可能是呆板的读书课,"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使学生丧失对历史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在科学教学中,语言不仅是教师传授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兴趣、指导探究活动的重要工具,还是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的主要纽带,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而在新的课程改革下,在教师引导学生将现实生活实际与教材相结合,让学生学有所获,教师的语言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师的语言修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李美芳 《现代语文》2013,(10):12-14
现在的初中文言文教学主要存在三类弊端:有"言"无"文",有"文"无"言","言"与"文"的简单相加。有"言"无"文",就是教师只注重文言字词的用法和文言语言归纳等"古代汉语"知识,而忽略了与文言文密切相关的古代文学、古代历史、古代哲学、古代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与之相反的是有"文"无"言"。  相似文献   

8.
黄冬全 《考试周刊》2010,(33):93-9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广大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认真落实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智慧的启迪者"。但是在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时,还有很多英语教师重语言形式轻文化意识的培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语言形式的正确与否或使用是否流畅,而较少注重结合语言使用的场合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其更深一层意思是:教学是一门运用语言的艺术。因此,语言是教学的第一要素。学校日常的课堂教学就是教师用语言来传授知识,训练能力,启发智力,进行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语言发挥着两方面的功能:一是"描述"功能,为的是澄清、  相似文献   

10.
语言教学的各个方面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中学英语教学也不例外。笔者认为考什么就教什么、纯考试题型训练的做法有失偏颇,是孤立地对待各种教学活动,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嫌,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应变能力差,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不能掌握语言规律。较为科学的做法应该是在全盘考虑语言教学的基础上,适当偏重考试题型训练。教师应该把怎样有效地进行语法知识教学作为焦点。  相似文献   

11.
李瑞云 《考试周刊》2011,(39):62-62
没有素材就无法写出质量上乘的文章,也无法更深刻地表现文章的主题。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叶圣陶说:"小学生今天作一篇文,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作文教学法实践证明:学生缺乏材料积累,是学生怕作文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学会积累。  相似文献   

12.
"成人"教育就是如何培养一名有益于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合格人才的教育。就语文教师而言,教师要在学生的心中播下良善的种子,就先要加强自我修养。在认真完成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培养任务的同时,必须注重"育人",自觉承担起学生"成人"的教育。在文学教育中融入"成人"教育,要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还要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语感呢?简单地说就是对语言的自主感知,好的语感可以提升对一个新语种的敏锐洞察力和理解力。是对语言知识从表面到内在,从复杂到简单的灵活分析。那么,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一、"精"与"泛"相结合英语阅读有"精"、"泛"之分,听力、口语表达、写作甚至教育工作中又何尝没有呢?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也应该遵循"精"、"泛"相结合的教学法则。  相似文献   

14.
教师语言包括口语、肢体语言和书面语言三个方面,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与学生交流、联络感情的重要工具。它如同"渡船"一样把知识送到学生身边,直到成功的彼岸。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表达能力,因此,规范教师职业语言及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的门扉,是引导学生开启知识的千门万户的钥匙。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抓住以下五方面特色:准确规范性、生动幽默性、启发性、激励性、和谐性,从而取得课堂教学得更大成功。  相似文献   

16.
"它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这个可以粘住一切的东西,就是语言。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最多、最有效的是口语。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最近,学校组织教学督导听课,集中听了一批文科教师的课,笔者感触较深的就是教师的教学语言方面。同样是45分钟的课,有的教师教学语言情趣横生,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有的教师教学语言却平淡乏味,学生兴致不高、度"课"如年。  相似文献   

18.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学生赖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桥梁,课堂里教师的语言,可以成为萌发学生思维的春风,也可能成为凋零学生思维的秋霜.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研究教学中语言的艺术性.常见这样的教师,他们的专业知识造诣很深,但因不善于口头表达,常常使听者大失所望,例如:"请同学们按一下右键,弹出了一个框框."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中学英语课堂上存在着两种值得我们深思的现象:一种是部分教师一味偏重语法知识的传授,他们的课堂只注重把复杂的语法知识与规则灌输给学生。这些教师只讲解,不让学生操练,更谈不上语言的运用,而且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教学效率极低。另一种现象部分教师认为倡导"培养交际能力"就是不讲语法,只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语文教学语言艺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