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查研究是记者的基本功,这已经是新闻界同行们的共识。然而,除了记者必须练好这个基本功之外,编辑部的编辑负责人也要相应地提高领导艺术,组织指导好记者的调研工作。这也应该列为编辑部负责人的基本功之一,或者算是调查研究之外又一功。调查研究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方法,社会各部门各行业,尤其是领导和研究部门都离不开这一认识事物的方法。然而记者的调查研究却不同,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宣传报道,所以,记者的调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档案天地》2015,(2):65
1、聚焦.报道国家、省、市、县各级档案部门最新档案工作动态,使大家可以简明了解最新政策动向,其他兄弟地区工作进展。设国家传要、省局要闻、市县速递、异域传真等内容。2、特别报道。主要以专题形式报道全省档案部门的工作创新点、工作亮色,便于各市县互相借鉴学习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3、领导谈档案。约请档案部门主管领导,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围绕地区或部门(企业)工作,畅谈对档案工作的认识、看法。4、局馆长论坛。约请各级档案局馆长结合档案工作实际,畅谈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国学者刘建明主编的《宣传舆论学大辞典》中的解释,新闻发言人是指国家、政党、社会团体任命或指定专职(比较小的部门为兼职)的新闻发布人员,其职位一般是该部门中层以上的负责人.新闻发言人的职责是在一定时间内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时局的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或约见个别记者,发布有关新闻或阐述本部门的观点立场,并代表有关部门回答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4.
徐菲 《新闻实践》2013,(1):54-55
2009年6月1日,调频89杭州新闻广播开设88828989新闻热线(曾名《民情互动热线》)。这是一条全天候对公众开放的新闻热线,内容繁杂:既有热心市民对突发事件的爆料电话,也有政府及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邀请记者做常规采访的电话;既有市民的投诉咨询,也有信赖你的听众来倾诉情感困惑寻求帮助的……内容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5.
抓问题,对记者而言是个老话题——说得最多,听得最多;又是个新话题——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常抓常新;还是个大话题——涉及的范围很广,包含的内容很多,关系到军报指导性、可读性的强弱。在此,我想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切身体会。 一块“硬骨头” 到部队采访常常碰到这样一种情况:领导们滔滔不绝地向你汇报他们的工作,最后真诚地来一句“请给我们宣传宣传”,让你感到左右为难。写吧,找不出新闻点,不写,又怕时间长了成为“不受欢迎的记者”。于是,便围绕这些“工作”挖空心思选针对性强的角度,想“问题准”的点子。类似的情…  相似文献   

6.
立纲 《青年记者》2007,(21):17-17
通过对本次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大体上有以下感受:恶性事件印象深刻对于北京电视台的纸馅包子事件,记者们印象深刻,成了本年度记者们印象最深的一件事,算是上了一堂生动的职业教育课。当然,印象深的更主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有关部门毫不手软的处理,杀一儆百,让记者们心中有数。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已有前车之鉴,但愿后无来者。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生活越来越受到百姓的关注,经济宣传的地位也越加重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虽然在新闻工作中不能简单化为“以经济报道为中心,”但无疑,它是当前新闻宣传中的重头戏。在每一部经济报道的电视作品中,记者都要面对着素材中无数个人点和出点。因此,找准出、入点是我们在宣传中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一、入点:要善于沉入宣传中去寻找视角在当前社会接轨、利益重构的关键阶段,电视经济宣传无疑应当聚焦“领导关注的中心工作”。但另一方面,“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也应是记者们“大写特写”的镜头,因此寻找一个好…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概念及其建立 刘建明主编的<宣传舆论学大辞典>对新闻发言人的定义是:"国家、政党、社会团体任命或指定的专职(此较小的部门为兼职)新闻发布人员,其职位一般是该部门中层以上的负责人.在一定时间内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时局的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或约见个别记者,发布有关新闻或阐述本部门的观点立场,并代表有关部门回答记者的提问."①这说明新闻发言人是政府信息公开的直接结果,其根本目的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使政府的活动更加易于被普通民众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9.
过去的一年里,本刊广大特约通讯员们一如既往地给本刊以厚爱。他们热情地宣传《中国记者》,为做好刊物发行工作付出了大量的辛劳。他们或来信或来电话,对办好《中国记者》谈意见,谈建议,为编辑部出谋划策。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本刊通联组特向这些对本刊给予关心和帮助的通讯员们表示由衷的谢意,并期待着大家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这里,谨综述部分通讯员的来信,以便总结经验教训,使我们今后的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许多通讯员对我们鼓励有加,充分肯定了我们的刊物。浙江的钱国松说:“《中国记者》指导思想正确,牢牢把握方向,理论、文字水平高,图文并茂,深受新闻界、宣传界以及理论界人士的欢迎。”黄永跟也认为:“贵刊重视政治思想建设,是我们基层新闻工作者学习的榜样。”内蒙古的白俊江也指出:“《中国记者》刊物印刷质量好,文章品味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通讯员们也不客气地指出了本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如何改进工作提出了建议和设想。 湖北的韩朝雄认为,针对国前许多单位压缩订阅报刊开支的状况,《中国记者》应重视自费订阅读者群。近几年自费订阅者逐年增加,编辑部应采取一些有力措施牢牢吸引住这部分读者,如适当给予优惠等。 云南的谢灿明提出,要使《中国记者》成为通讯员、新闻爱好  相似文献   

10.
在一些“业余记者”(主要是企、事业单位内的通讯员们)写出的新闻报道中,存在着“报喜多、报忧少”的现象。对此,有一种看法,认为主要是通讯员们怕“得罪人”,不敢大胆揭短,不敢讲真话。其实,关键原因(恕我直言)还是各单位有关领导的“把关”。大家知道,为了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各通讯员等秀才们写出来的报道,是要经过本单位有关部门领导的审查,签署意见,加盖公章的。不得不承认,许多“报忧”的“揭短”之作就在这一关被“把”住  相似文献   

11.
我提议:我们人人要学会写新闻。所谓人人,当然并不是说二十一万万四千万或四万万五千万人,我是说我们做革命工作而又能识字作文的人,一切这样的人都应该学会写新闻,就如同都应该学会开会说话一样。为什么?因为新闻是今天最主要最有效的宣传形式。可以说,不学会使用这种形式,你就不要说什么宣传——而宣传,这当然是我们人家都有责任。  相似文献   

12.
泰州市档案局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期刊宣传征订工作,将其作为档案部门服务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内容之一抓实抓好。今年我市期刊发行数量第一次超过500份,具体做法是:一、领导重视,落实责任。领导重视是做好期刊宣传工作的关键。我办领导高度重视一年一度的《档案与建设》征订发行工作,将期刊宣传作为全年的工作内容,明确分管领导。为确保将期刊发行征订工作落到实处,将发行征订任务落实到  相似文献   

13.
传媒的新闻采访主要有两类:一是应邀采访,二是无人邀请的主动采访。目前,在许多新闻单位,应邀采访通常要占较大比例。譬如党政机关需要向社会发布的有关重要会议精神、政策变化及经济建设成就、重大科研成果等重要新闻。而新闻发布者需提前向相关传媒和记者先电话通知或发来请柬,甚至还派车接记者。这种邀请,事实上是向新闻单位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新闻采访线索和新闻源,是新闻单位和记者比较欢迎的。当然除了党政部门外,还有一些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对记者事先印好新闻稿,并设酒宴招待或赠礼等.有细心者再向新闻发布者们提问几句,回…  相似文献   

14.
档案宣传工作是档案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档案宣传工作对于增强全社会档案意识,真正实现依法治档,促进档案事业的自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各级档案部门一定要站在对党和国家事业负责的高度,站在对历史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档案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档案宣传工作。一、切实加强对档案宣传工作的领导如何加强领导?我想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要将档案宣传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把档案宣传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建立宣传工作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分析档案宣传工作形势,研究部署阶段性工作…  相似文献   

15.
路飞同志: 你来信问,自己没有记者证和采访证,碰到好的新闻线索能进行采访吗?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没有记者证也完全可以搞采访。这是因为,你是业余通讯员,不可能拥有记者证。但通讯员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工作之余采写新闻。这是你的神圣职责,所以,不能有任何顾虑。同时,通讯员主要是在本单位和有限的范围内从事新闻采访活动,因而,单位领导和群众大都了解你的身份。因此,搞采访一般不需要证件。当然,如果听到自己陌生的单位有好的新闻线索,在采访之前,最好先在本单位开上证明或介绍信,这样便于工作。如果是在外出时偶然碰到值得报道的事情,来不及办理有关证明,这时,你可以向对方出示身份证,作以必要的解释,以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总之,只要你心诚,是能够打动  相似文献   

16.
一个以研究广播戏曲业务为宗旨的学术团体——全国市级电台广播戏曲研究会,不久前在安徽省合肥市成立。这个研究会的挂靠单位是北京广播学院。出席广播戏曲研究会成立会的代表们认为,电台与教学单位、研究部门横向联合组织学术团体,有利于促进理论研究与业务实践的结合,对于双方都是有益的。处于广播宣传第一线的编辑记者,可望得到理论方面的指导和帮助,教学研究部门则可以及时了解实际工作中的新鲜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使教学和研究工作更具活力。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国家政冶和经济生活中枢神经的国务院各部委(局)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国记者》杂志社为配合各部委宣传部门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增强《中国记者》杂志的服务职能,10月20日下午,在新华社新闻大厦多功能厅举行了“各部委(局)新闻宣传工作联谊座谈会”,30余家部、委、局新闻宣传部门的负责人应邀参加了座谈会。新华社秘书长蔡名照、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副所长许必华、徐人仲参加了这次座谈。座谈会由本刊总编辑余振鹏主持。蔡名照 (新华社党组成员、秘书长):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各兄弟单位包括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新华社已建成初具规模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世界性通讯社。《中国记者》是新华社领导下的面向全国新闻、宣传界的大型新闻知识月刊。创刊7年来,  相似文献   

18.
最近从报纸上读到一则有关市长“撵”记者的新闻,大意是这样的:在湖南省常德市直属单位支农工作会议即将举行之前,主持会议的市长程林义问一名扛着摄像机提前来到会场的电视记者:“你来干什么?又搞会议报道?”接着又说:“新闻报道要改革,要从会议中走出来,多报道事件,少报道会议,多报道群众,少宣传领导……”。听完市长的一席话,记者点点头,扛着摄像机走出了会场。市长“撵”记者,的确是一件新鲜事,令人回味。  相似文献   

19.
《新闻天地》2003,(6):10-12
1、学习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对防治非典型肺炎有何重要意义? 当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上下正在全力以赴开展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打赢这场硬仗,既要依靠科学,又要依靠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简称《传染病防治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方针原则和各项措施,明确了公民、社会有关组织和政府有关部门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责任,是开展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的主要法律依据。大力宣传贯彻《传染病防治  相似文献   

20.
最近参加完陕西省委办的“总编台长培训班”,认真地学习了1992-1999年间江泽民总书记有关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讲话,学习了省委领导有关宣传方面的要求,结合自己担任陕西农民报主编两年多的实践,我觉得当好农民报记者起码要做到“三不怕”(即不怕走、不怕狗、不怕丑)。先说不怕“走”。因为农民报记者大量的活动是在农村,就经常会遇到“走”的问题。为此.我们采取:一是教育号召大家“走”。这些年,由于种种原因.人常说的“三转”记者多了起来。所谓“三转”,实际上就是一天跟在领导夙子后边转,跟着会议发的贴于转,跟着一帮同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