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一、问答题1.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任务是:①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节奏感;②教给幼儿粗浅的音乐知识和技能;③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记忆力和表观力;④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感染幼儿,陶冶幼儿的性格和思想情感。2.音乐感受力是指听音乐时,不仅感受到音的高低、长短等,还体验到音乐所反映的情绪和思想感情,并与之产生共鸣的一种能力。音乐想象力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活动目的: 让幼儿进一步掌握几何图形的特点;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分类能力。活动准备: 1.在三张白纸上分别画好下面的几何图形:(?)(?)(?) 图一图二图三2.幼儿每人一把剪刀、一张正方形纸,每人一份剪好的几何图形(圆形、椭圆形、半圆形各若干个)。3.教师用的几何图形一套(七种)。活动过程: 一、几何形娃娃过生日教师先后出示正方形、圆形,问:“这是什么形状?有什么特点?”(请幼儿个别回答)  相似文献   

3.
教学要求 1.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提高幼儿的分类、排序能力。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情况分析我班是新大班,幼儿多数来白民办或厂办幼儿园,墓本上已掌握平面几何图形知识,绝大部分幼儿能正确说出六种几何图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椭圆形)的名称,并了解一些主要的特征,有两三名幼儿基础较差,只能根据名称找出相应的几何图形。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制订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有关音乐教育部分中指出:“教给幼儿唱歌、舞蹈粗浅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能力等。陶冶幼儿的性情和品格。”“教给幼儿歌唱、舞蹈粗浅的知识和技能”。这里的“粗浅”,  相似文献   

5.
活动要求1复习巩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及长方形的特征。2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幼儿的独立动手能力、想象力。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及良好的活动常规。活动准备1录音机、音乐磁带,画有小兔、熊猫、小狗、小猴动物头像的挂图(动物的口型分别为四种几何图形)。2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积木、雪花积塑若干。活动过程1引出课题师:“今天,我们班要举行一次几何图形模特表演,你们瞧,他们已经走过来了。”幼儿手举几何图形积木出场,依次出现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幼儿自由讨论每种几何图形的特征,最…  相似文献   

6.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那么如何选择适合于幼儿欣赏的音乐,并采取有效的手段帮助幼儿感受理解音乐呢?  相似文献   

7.
设计意图: 这项活动是我班“听觉训练”系列活动之一,通过近一年的音乐熏陶、训练,幼儿的听觉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并能积极参加音乐活动。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听觉能力,让他们在活动中加深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我设计了音乐活动“多咪嗦”,采用幼儿最喜爱的游戏形式,并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在活动过程中做到难中有易,易中有难,以训练幼儿灵敏的听觉;使幼儿在轻松愉快、富有趣味的听听、唱唱、跳跳、玩玩活动中逐步掌握音准、节拍;辨别和感受音的高低、快慢、强弱,并发展幼儿的感受力、想象力。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制定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明确指出,进行音乐教育应“初步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能力等。陶冶幼儿的性情和品格”。怎样才能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在学习和不断实践中,我有了一点体会。为了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在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9.
幼儿音乐欣赏教学是艺术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借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通过游戏、语言、图画、身体动作等多种形式,组织幼儿音乐欣赏活动,可以激发幼儿想象力,提高其音乐欣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音乐创编活动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伴着积极轻松的音乐,幼儿会体验到艺术带来的美的感受,会萌发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从而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充分利用多媒体、玩教具等多种媒体,为幼儿提供宽松自由的表现机会,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创编欲望,使幼儿的音乐创造力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一、利用课件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  相似文献   

11.
蒋艳玲 《文教资料》2012,(7):111-112
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对提高幼儿的理解力、记忆力、想象力具有显著的作用,同时还能对幼儿的爱好、情操、审美等产生有益的影响。作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进行音乐欣赏活动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的音乐游戏是将音乐活动内容融入游戏的形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改编歌词、创编动作。通过音乐游戏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的审美力,丰富幼儿情感,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3.
教会幼儿用几何图形表现物体,表现自我,能促进幼儿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有利于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我们在中班开展了此项教学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认识几何图形1、通过实物或图片让幼儿观察几何图形的外形特征,认识边、角间的关系; 2、用讲故事的形式,让幼儿听后画几何图形,使他们能画出图形的基本特征; 3、观察用几何图形拼成的形象。通过这一阶段活动,使幼儿对常见的几何图形有比较清晰的印象,初步激发孩子们拼、画几何图形的兴趣第二阶段:学习用几何图形组成单个物体  相似文献   

14.
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总是有就一个这样的声音:音乐课不太好上,对于一些歌曲孩子们不感兴趣,积极性不高,一节课下来老师很累,可是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其实有时候不是孩子们不配合老师,而是很多时候,我们一些传统的音乐课程教学模式禁锢了孩子的思想,束缚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要提高幼儿音乐教学效果,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最关键的就是要从提高幼儿的兴趣入手,教师应注意将活动结果转化为注重活动的艺术化、多样化;交单一课堂教学为全面渗透,从机械模仿转变为创造性探索.  相似文献   

15.
幼儿在学习、生活、活动中,智力、交往能力、动手能力、表现能力、语言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等的综合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同时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有了更真实的感受,对美与美术有了更具体的认识,精心设制的美术活动有助于幼儿综合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设计意图:本活动以歌曲《跳到这里来》为基本旋律,通过听音乐做动作、教唱新歌、创编活动,帮助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发展幼儿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在具体设计上,为了体现歌唱活动娱乐身心的特征,以游戏形式安排活动。在愉快的情境中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目的:1.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2.根据歌曲旋律,发挥想象力创编歌词,并用不同的唱法表达不同的情感。3.充分享受歌唱活动的乐趣。  相似文献   

17.
幼儿音乐韵律活动是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用创造性的身体动作来反映音乐感受的一种活动形式,它有利于幼儿音乐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绘本作为儿童早期阅读的新生力量,通过图文结合、以图为主的方式促进幼儿观察、想象力、思维和语言等能力的发展。主要探索如何将绘本阅读活动跟韵律活动有效结合,让韵律活动作为绘本阅读活动的前奏环节或者延伸环节,以进一步加深幼儿的阅读体验,同时也让韵律活动渗透绘本故事的内涵,使韵律活动更具蕴意。  相似文献   

18.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课程中艺术领域的一部分。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教学,能有效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并能丰富音乐想象力。本文从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音乐活动,当前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现状分析;音乐欣赏活动实施策略,阐述幼儿园音乐欣赏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9.
我在音乐教学中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以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节奏是表现歌曲情绪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发展幼儿音乐感受力所必须掌握的基础。所以平时我把节奏训练作为一种经常性的训  相似文献   

20.
情况分析: 我班幼儿音乐基础较好,节奏感和音乐感受力普遍较强,但仍有一定的差异。能力强的幼儿对歌舞有一定的表现力;能力一般的幼儿有一定的模仿力,但缺乏表现力;能力弱的幼儿只能模仿基本动作。针对这种情况,我选择《挤奶舞》作为爱祖国主题活动的一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