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校校企”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校际合作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既满足在大陆台企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又体现了两岸教育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了两岸教育的合作共赢。由福建高校、台湾高校、台资企业三方联合开展的“校校企”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的实践,为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借鉴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特征和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两个方面阐述了民办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就学校、企业和政策三个层面分析了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给出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五个完善策略:转变技能型人才培养观念,形成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企业在该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深度融合,形成良好合作的体制机制;加强学校自身建设,提升办学能力;学校着力建设对接区域经济的生产性实训基地;营造良好的政府主导人才联合培养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3.
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对传统的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提出新要求。分析本科院校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特点、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中人才培养模式和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和特点,并提出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主要架构。  相似文献   

4.
翟晶 《华章》2012,(22)
校企联合办学是高职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的一种特有模式,有利于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种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思想随着工作生活的环境转变而发生变化,校企联合办学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既有着好的一面,同时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思想也给我学校思政工作带来了诸多的挑战,结合当前校企联合办学的现状,研究校企合作模式下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快人才培养速度,高职院校一直尝试校企联合办学模式,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但现今校企合作中仍存在理念不清、机制不完善以及合作形式表面化等问题。本文对造成校企合作问题的原因进行总结,并对其校企合作畅销保障机制展开研究,以开拓更宽的校企合作空间,进一步发挥其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冯毅 《现代企业教育》2014,(24):231-232
本文针对我国高职院校软件类专业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探索与实践,通过目前软件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认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软件类专业的必然趋势。在实施的过程中,首先要建立起“双师型”教师队伍,其次要与软件企业建立课程合作机制,然后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最后建立起对院校、企业和学生三者的评价体系,使得高职软件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双创型"人才培养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企业和学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受制于不同运营机制,企业很难深层次地参与协同育人,应用型本科院校因自身原因也很难将"双创型"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落到实处。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与企业就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团队科学研究等方面落实协同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8.
李兵  陆建军 《职教论坛》2018,(2):131-136
高职院校行企校共建联合学院人才培养是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体现,联合学院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规律、行业协会功能体现、企业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联合学院人才培养存在着主体责任不明、利益分配不均、校企文化对接不紧密、学生职业素养不高等现象。研究联合学院人才培养有助于联合学院组织机构健全、明确责任分工,强化政府主导、行业参与,校企无缝对接、文化深度融合等,从而实现联合学院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创新优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发展完善校企深度合作、联合培养现代学徒制的协同育人方面,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至关重要。专业教学标准制定得合理与否,不仅直接影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及学校的办学水平,还会直接影响行业企业用人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基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校企联合制定合理有效、切实可行的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学标准,是校企联合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既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律,又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手段,也是校企共赢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校企合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校企双方应看力校企合作内涵,实现学生、企业、学校三方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国家已出台了多项政策及规划体现对其的重视程度,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是大势所趋。通过分析国内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对比国外的校企合作成功范例,提出了针对特定问题的高职院校校企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议,以期对高职院校校企人才培养机制的深入改革与创新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既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律,又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手段,也是校企共赢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校企合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校企双方应着力校企合作内涵,实现学生、企业、学校三方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校企共育"是高职院校联合区域企业共同培养合作企业所需技术技能人才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是高职院校与区域企业在达成人才共育理念共识基础上的对接性人才培养措施与手段。它既是高职院校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的现实需要,也是区域企业获得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路径选择。"校企共育"需要以"人才供需联合体"和"共育性人才培养机制"为保障,为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的人才对接提供有力支撑,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技术技能人才的"校企共育",将有力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的人才供需对接、人才能力对接和人才成长对接,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本文探讨了基于校企混编模式下对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进行管理的必要性,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开展校企混编管理的机制、方法和手段,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相融有利于强化专业理论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专业人才供给与企业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达到专业技能培养与科学人文素质的有力提升。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相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校企合作政策法规支持不足,人才培养模式不够规范;企业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人才培养难与企业对接;高职院校缺乏对企业的吸引力,其人才培养难以达到企业要求。基于此,笔者提出加大校企合作政策法规支持;企业转变合作观念,对接人才培养转型;深化育人模式改革,达至人才培养要求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相融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在为企业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已经逐步成为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只有构建良好的校企合作互动机制,才能更好地将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转化成为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动力源泉,为校企合作学生培养模式构建最佳平台。本文就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进行学生培养模式的互动机制构建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构想,希望能够为校企合作实现双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对高职教育中校企联合办学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工业化背景下,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参与办学的程度。校企联合办学不仅有利于解决校企之间的人才供需矛盾,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质量规格,而且对改善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形成高职办学特色等有着重要作用:实现校企联合办学需要建立通畅的合作渠道,建构“共享、双赢”的机制与模式。  相似文献   

18.
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产生了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缺口,为使高校培养的人才有效满足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需求,须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形成校企双主体的教育合力。当前,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正遭遇发展困境,须在办学体制机制、人才培养过程、企业顶岗实习等方面做出努力,以促进校企双主体教育的良好发展。本文以广铁集团与部分铁路高职院校合作培养大学生为例,对校企双主体培养人才的现实意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对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王平 《教育教学论坛》2014,(30):251-254
文章通过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校企合作的缺失是影响创业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设对提高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建立大学生创业导向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主要是构建政府及交通运输行业主管部门的运行机制、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的运行机制、交通运输企业的运行机制、校企合作的多元对接机制。  相似文献   

20.
高职校企合作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在高职院中,校企合作面临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院校和企业缺乏长远合作教育机制等。文章提出高职院校必须坚持“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办学思想,突出内涵建设,加强校企合作的研究和实践,实现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