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省域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伟  彭建超  吴群 《资源科学》2014,36(10):2046-2056
本文在界定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内涵基础上,利用单要素DEA方法、GIS空间分析和空间计量经济方法,系统研究了2001-2011年我国各省份及不同区域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差异与变化特征,检验了经济与产业发展水平、企业所有制结构、工业资本构成与企业规模、工业研发投入等因素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东部地区各省份比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省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更高,广东和天津处于前两位;2在研究时段内高效率省份逐渐向东南沿海集中,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各省份效率水平逐渐趋同;3东部和西部地区省份间效率差异程度明显高于中部和东北地区,西部地区省份间效率差异逐渐缩小,并且东部和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大于工业用地配置的不均衡;4我国各省份间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及外商投资比重的增大能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产生正向作用,国有企业比重的提高会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产生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构建DEA模型测度了1994-2014年全国粮食主产区13个省份180个城市的耕地利用效率,利用空间统计模型分析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并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了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1994-2014年,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效率总体上呈波动上升的趋势,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但整体效率值并不高;②全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效率空间差异性显著;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效率热点区域空间极化现象明显,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化,呈现出"两核集聚"、"多核极化"、"两核极化"的演变特征;③自然条件是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的基础因素,耕地资源禀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条件是重要影响因素,而地区科技水平对耕地利用效率的作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3.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探讨全国农业生产效率及其变动情况,并利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变动情况的空间集聚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台湾各年份农业技术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均达到最优状态,远高于大陆各省份的均值。(2)全国各省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都大于1,呈增长态势且东部地区的增长速度高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3)根据各省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值的变化特点,全国省份可划分为四类问题省份。(4)全国各省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且集聚趋势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4.
基于SFA的四川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依据四川省21个地区 2000-2006年农业投入产出数据建立了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并对各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发现四川的农业增长目前还主要依赖土地和流动资本的投入,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水平随时间增加有下降趋势且地区差异明显,资本投入和社会经济条件对效率水平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时空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杜江 《科研管理》2015,36(5):87-98
本文利用1978~2011年分省面板数据与Global Malmquist指数对种植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成分变动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论有:(1)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显著且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技术效率总体上呈退步趋势;(2)生产率增长的地区差异与省际分化明显,东部地区增长最快且多数东部省份增速较快,中部地区增长最慢且多数中西部省份增速较慢。主要研究启示有:(1)理论上,随着DEA测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农业TFP的理解也不断深入;(2)实践中,必须切实地解决农业技术效率低下问题,以便更加有效地推动农业TFP的增长。  相似文献   

6.
盖美  吴慧歌  曲本亮 《资源科学》2016,38(7):1336-1349
水足迹从消费角度建立了水资源利用与人类消费模式的联系,衡量人类对水资源系统的直接占用,是当前测度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对水资源生态环境系统影响的最有效的指标之一。本文基于2004-2013年辽宁省14个城市的水足迹面板数据,利用随机前沿分析SFA和数据包络分析SBM方法分别计算了辽宁省14个城市的水资源利用绝对效率和相对效率;通过基尼系数和变异系数来分析水资源效率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水资源利用效率差异在不断缩小,且有收敛趋势;借助核密度估计模型,分析了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动态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近10年间,沈阳、大连、鞍山及盘锦的水资源绝对效率和相对效率水平均较高,阜新和朝阳绝对效率和相对效率均位于全省最低水平;地理位置分布整体呈现中部内陆至南部沿海向东西两侧逐渐递减的特征;辽宁省水资源利用相对效率处在逐渐提高的状态,各城市相对效率值差距在不断缩小。利用聚类分析对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时空分异研究,构建了空间权重矩阵,显示辽宁省水资源利用效率存在空间自相关关系;空间集聚分析显示,高高集聚区域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经济水平相对发达的城市,如大连、鞍山、盘锦等地区;低低集聚主要集中在经济欠发达的城市,如阜新、朝阳、葫芦岛;高低集聚和低高集聚一般分布在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之间。因此,可以通过提高低低集聚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提高周围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辽宁省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其核心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本文使用2003年-2009年中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选取基于投入导向的DEA模型,测算出各省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Ma-lmquist指数测算出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再将面板数据分区域对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近年来水资源利用效率变化的分界点出现在2007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依次递减;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增长都可导致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改善,但技术进步由于回弹效应使得影响值较小;技术进步对中部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最为明显,而对西部地区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8.
基于DEA和Malmquist指数的西部12省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廖虎昌  董毅明 《资源科学》2011,33(2):273-279
2010年初的西南大旱凸显出了西部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现状。本文从分析西部12省入手,采用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全年供水量、用水人口等作为投入产出指标,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西部12省2007年和2008年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然后运用Malmquist指数方法对1999年至2008年西部12省的序列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四川、陕西、新疆、内蒙古和广西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要稍微高些,其他省份应参考这5省的经验进行调整,西藏尤其应该加大调整力度;西部地区整体水资源利用效率的TFP指数为0.956,呈逐年衰退之势;技术是制约西部12省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主导因素,要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首先应该加大科技投入。扩大生产规模,优化产业结构也是水资源效率提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31省市2010年水资源投入产出分析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李志敏  廖虎昌 《资源科学》2012,34(12):2274-228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31省市2010年水资源利用效率状况进行研究。研究显示:①北京、内蒙古、黑龙江、上海、福建、山东、河南、新疆8省市的水资源投入产出达到了DEA有效,这表明,一个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低与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必然的联系;其他23个省市应该参考和自己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省份进行学习;②整体上看,除了经济特别发达的省份,如江苏、浙江和广东外,绝大多数省份应该加大水资源方面的投入,实现规模效益;③对于水资源储量特别丰富的省份,如湖南、湖北,应该建立起节水机制,同时优化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0.
利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并研究技术进步所引起的水资源回弹效应。结果表明:(1)中国各省水资源利用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从总体上来说水资源利用效率呈增长的趋势;(2)中国水资源利用存在回弹效应,并且存在省份上的差异。最后,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赵良仕  孙才志  邹玮 《资源科学》2013,35(11):2224-2231
基于1997-2010年中国31个省市的水足迹强度的计算,本文分析水足迹强度差异与劳均GDP差异之间的关系,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各省市劳均GDP差异收敛性和水足迹强度差异收敛性进行实证估计。研究显示:①1997-2010年中国各省市水足迹强度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中国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明显提高;②中国各省市劳均GDP存在β收敛,在空间滞后效应和空间误差效应假定下,劳均GDP收敛速度变慢;③中国各省市水足迹强度是收敛的,随着各地区劳均GDP差异的缩小,水足迹强度差异也在缩小,但收敛速度慢于劳均GDP的收敛速度;④在空间滞后效应和空间误差效应假定下,水足迹强度下降速度和劳均GDP增长速度的差异在缩小。  相似文献   

12.
王维国  范丹 《资源科学》2012,34(10):1816-1824
本文将能源和非期望产出二氧化碳纳入生产率分析框架中,基于序列DEA的方向性距离函数及Malmqulist-Luenberger指数测度了1999年-2010年我国28个省、市、区及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动态变化及其分解变量。实证结果表明:不考虑碳排放约束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被高估,而考虑碳排放约束后我国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调整,呈现出规模效率的提升。从区域差异来看,1999年-2010年间我国三大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其中西部区域其收敛速度要高于中部、及东部区域,各区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存在趋同的趋势。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可知:我国2000年后经济发展与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数呈现"U"型趋势;技术效应对中部,西部区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中、西部区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外开放度、产权所有制结构、政府支持力度对全国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对中、西部的贡献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技术产业政策绩效及其收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使用我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98-2007年的相关数据,借助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法,测算了各个省份高技术产业政策绩效的全要素生产率、规模效率和技术进步效率,并在该基础上进行了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检验.从时间序列来看,我国高技术产业政策绩效呈现整体上升趋势;分区域来看,东中西部的高技术产业政策绩效成阶梯状分布且各区域的政策绩效均绝对收敛.  相似文献   

14.
中国省域科技创新效率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樊华  周德群 《科研管理》2012,33(1):10-18,26
本文运用规模报酬可变的DEA模型测度2000-2007年中国省域科技创新效率并分析其收敛性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科技创新效率具周期性波动演化特点;东部省域科技创新效率高于中西部省域,西部省域科技创新效率提高快,赶上并超过了中部省域;西部省域科技创新效率具有绝对和条件收敛特征;全国和东中部省域科技创新效率条件收敛显著,绝对收敛特征不明显;考察期内工业结构、对外开放度、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对科技创新效率具有正影响效应,而政府影响力具有负向作用。研究结果为国家及地区科技创新效率政策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5.
邱俊杰  任倩  余劲 《资源科学》2019,41(11):1982-1996
在耕地不断减少和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的双重背景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对保障农业产出以及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学界尚未形成一致的定论。本文通过阐述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业资本投入与土地利用效率三者之间的理论机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面板阈值模型,基于粮食主产区鲁豫皖三省621个固定农户5年跟踪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不仅直接促进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还通过农业资本投入间接影响土地利用效率,即农业资本投入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土地利用效率之间具有中介效应,该中介效应约占总效应的70.286%;②农业资本投入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促进作用受到农业劳动力年龄双重阈值效应的影响,阈值分别为47岁和70岁,农业资本投入的边际报酬呈现出“U”型变化规律。因此短期内对于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不应该持悲观态度,应提高农资利用率,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长期来看应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6.
刘自敏  张昕竹 《软科学》2012,26(12):50-56
利用2002~2009年我国各省政府卫生投入与产出的数据,借鉴三阶段DEA法,利用环境变量排除外部环境差异和随机误差因素的影响,以修正我国各省政府的卫生投入产出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Malmquist法更准确地分析我国各省政府卫生投入的动态效率,并考察东中西部的效率是否存在收敛性。通过研究发现,在排除外部环境差异和随机误差因素影响后的效率值及σ收敛、绝对及相对β收敛的收敛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
省域碳排放强度的收敛性与动态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宗义  唐李伟  苏静 《资源科学》2015,37(1):142-151
鉴于传统收敛模型的局限性,基于PS收敛模型对中国30个省市1986-2010年碳排放强度的收敛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30个省市的碳排放强度整体上不存在收敛,但内部存在4个收敛类型(即类型A-类型D)和1个离散类型(即类型E),其中类型A、类型B和类型E的相对转移路径趋于上扬,其所包含省份的整体碳排放强度与全国总体平均水平的碳排放强度间的差距趋于扩大,资源利用效率趋于下降,是拉动我国碳排放强度增加的主要类型;类型C和类型D的相对转移路径在样本研究期内呈现出平稳的下降趋势,其所包含省份的整体碳排放强度与全国总体平均水平的碳排放强度间的差距趋于缩小,资源利用效率趋于提高,是降低我国碳排放强度的主要类型。进一步的核密度分析发现,整体上看,我国碳排放强度逐年趋于下降,且省域间的碳排放差异也呈现出缩小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