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著作权法律环境下图书馆"合理使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认为著作权法律环境下图书馆的"合理使用"范围大致包括为满足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的目的而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说明某一问题,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学校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目的而翻译或少量复制作品;为国家机关执行公务而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为图书馆陈列或保存版本的需要而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等.  相似文献   

2.
谈谈著作权法中的“适当引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谈谈著作权法中的“适当引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史梦熊一、著作权法对“适当引用”的规定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了正确理解和掌握著作权法关于适当引用的规定,著作权法实施...  相似文献   

3.
对“黄文”根据《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款“所引用部分不能构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实质部分”的规定而得出的:对参考文献实质部分或精华部分的利用“即使只占很小的比例,也可能造成侵权”的论点提出质疑,认为该款规定实际是指:人们在创作作品时所引他文之内容不能构成自己所创作品之主要或实质部分,而并非是指他人文献之主要或实质部分不能被引用。指出:只要使用目的端正、引用数量适当、且按要求如实著录其出处,参考文献的任何部分就都可大胆引用。文章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语言之于新闻,就像语言之于文学一样。汉语修辞手法既然能为文学作品的写作所用,自然也可以为新闻作品的写作所用。在新闻作品中恰当地运用汉语修辞手法,可以使新闻语言确切精当、朴实简练,摆脱其干巴枯燥、僵化呆板、没有新鲜感的痼疾,从而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一、引用引用是指借用现成的话语(警句、成语、诗词、俗语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又称引语、用典。中国文化历史悠久,积淀了许多令人玩味不尽、抽绎无穷的精语妙言,它们或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或绮丽精妙、脍炙人口,称得上是千凿良玉,百炼精金。如果在新闻写作中适当地引用一些…  相似文献   

5.
科技期刊网络化进程中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科技期刊网络化建设和开发过程中涉及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期刊网络化中作品复制行为未得到规范.著作者的作品被重复发表;许多网站存在未经作者同意进行转载的现象;随意引用他人成果不列出参考文献,作品的引用不规范等.为此,提出了以下对策和建议:(1)通过宣传和培训.加强作者、编者、读者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2)编辑部与每位作者签订"论文著作权转让合同",以书面形式获得著作权人的授权;(3)采用访问控制技术、终端识别技术、加载数字水印等技术保护措施,防范网络侵权;(4)参考或引用他人成果应标注参考文献,作品的引用应规范,合理合法使用网络期刊资源.  相似文献   

6.
科技期刊中转载与引用的著作权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期刊在转载、摘编他人作品时要注意 :①指明被转载、摘编文稿的出处 ;②按规定向原作者付酬 ;③尊重原作者的意愿 ;④遵守相关规定。在编辑、刊登科技论文时 ,应从引用目的、引用量、是否损害被引用论文的著作权等方面来区分作者参考引用他人论文是否适当  相似文献   

7.
关于处理引用他人作品问题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著作权法》规定,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这一点非常好地体现了《著作权法》的立法宗旨,即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创作;又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是一种在法定的范围内“自由利用”,但这种利用是有条件…  相似文献   

8.
3D打印著作权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亮 《现代出版》2015,(2):24-27
3D打印技术被誉为"工业4.0时代"的标志,其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对现有法律秩序形成挑战。在中国现行著作权制度框架下,3D打印技术的发展带来著作权权利客体、权利内容、权利限制方面的新问题。合理解释作品范畴、适当拓宽复制内涵、调整完善合理使用制度,或可强化3D打印著作权保护、实现3D打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剽窃分为侵犯著作权的剽窃与非侵犯著作权的剽窃。前者主要是将他人作品表达形式窃为己有,后者主要包括思想剽窃、超出适当引用限度的剽窃和自我剽窃。剽窃侵犯了他人权益,破坏了学术规则和学术生态,应从培育学术诚信观念、健全治理剽窃的相关制度,确立审查剽窃行为的合理机制,完善反剽窃技术等多维度视角治理剽窃。  相似文献   

10.
古典文学特别是古诗文是中华民族前人留下的传统文化瑰宝。在新闻作品中,从标题到正文,时常能看到古诗文的影子。应该说,在新闻写作中适当地引用、化用古诗文,可以增加新闻作品的文采,增强可读性,提高新闻作品的审美价值,对成就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学术研究过程中,适当地引用他人的成果是正常和必要的.引用过度便成为抄袭.那么适当引用和抄袭的界限如何把握?法律依据怎样?本文主要从法律理解上对二者进行分析,以期减少故意或过失造成的抄袭现象.  相似文献   

12.
黄斌 《声屏世界》2003,(12):28-29
所谓合理使用,是指不经著作权人同意,不支付报酬使用其作品的例外情况,是法律许可的使用,不视为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是一种对著作权的限制行为。法律上“合理使用”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维护作者、传播者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平衡,保护作者的创造和创新能力,通过广泛传播科学的、进步的文化作品,促进科技发展、文化繁荣和人类进步。在我国现阶段,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传媒所独特具有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笔者认为传媒在作品的“合理使用”中要坚持四个基本原则:合法地合理使用原则;无偿使用的原则;有限制地无条件使用原则;适当引用的原…  相似文献   

13.
饶世权 《编辑之友》2023,(4):105-112
为促进科学振兴、技术研究,日本确立了研究目的所使用作品的作者著作权与研究者合理使用权平衡的分享理念,逐步建立了规范和保障研究者合理使用的各项制度,包括许可交易制度、对价制度等著作权利平衡分享制度。在制度的引导下,日本研究目的所使用作品的类型更加丰富,使用方式也更加多样,构建了竞争性的著作权许可交易市场。同时,由于研究者未能准确、充分理解法律制度,以及法律制度本身存在的不足,日本研究目的所使用作品的著作权分享制度与实践也存在一些问题。日本今后将通过制定著作权法说明资料或行为指南的方式,帮助研究者更加准确地理解制度;采用并完善一站式许可、知识共享、学术论文开放获取等方式,进一步促进研究目的所使用作品的著作权分享。  相似文献   

14.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信息传播和共享的速度,但是同时也给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带来了挑战。著作权法规定合理使用制度,是出于利益平衡的需要《著作权法》对“合理使用”的相关规定在原则上均可以适用于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但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技术和因特网的飞速发展,版权保护体系面临着调整与变革,新的作品使用方式的不断产生,合理使用制度在网络环境下应该有适当调整。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15.
导师在引用学生论文时不要侵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师在引用学生论文时不要侵权东南大学出版社徐步政作品发表权,是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首要的人身权,指的是作品是否公之于众,在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通过哪些表现形式发表的权利。未经作者的许可,任何人在其出版的作品中使用尚未公之于众的他人作品,就是侵犯了作者...  相似文献   

16.
郭锋 《河北科技图苑》2011,24(5):32-34,92
传统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传播具有明显的地域界限,即它的服务对象主要局限于本地区或本单位的居民,异地的馆际互借数量很小,对拥有著作权作品的潜在市场或价值影响很小,传统图书馆与合理使用制度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性。随着网络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不断深入,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合理使用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概述了合理使用的含义及合理使用制度形成的机理,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面临的危机,提出了建立健全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人工智能创作给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合理使用制度难以克服人工智能创作的“算法偏见”,而人工智能创作也难以运用传统“三步检验法”加以判断。反思人工智能创作对合理使用的开放化需求与封闭式立法的冲突,发现现行立法模式不足以回应人工智能创作对作品的使用,法定许可在规制人工智能创作使用作品方面缺乏制度优势,人工智能创作使用作品还会激化合理使用与技术保护措施的冲突。基于此,应当从分类保护视角出发,对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使用与传统版权领域的作品使用进行类型化划分,在维持传统版权领域合理使用制度稳定性的前提下,以开放灵活的态度借鉴转换性使用理论,在不排除商业性使用目的的基础上完成人工智能创作著作权合理使用的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文献检索课教材编写、出版、利用中涉及的版权问题,从对他人作品引用、法定许可、授权许可以及版权归属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增强教材权利人维权意识,完善法律制度等是解决文献检索课教材版权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对图书馆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进行了研究。著作权合理使用是指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基于正当目的而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不必向其支付报酬。著作权制度赋予使用者合理使用作品的权利,不仅给使用者带来了便利,也给社会带来了效益。为使图书馆合理使用著作权制度而提高社会效益,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的立法制度,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广大读者对著作权的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20.
论数字作品的合理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作品的问世使作品的复制和传输变得异常容易,因而使合理使用制度受到了全方位的冲击.作为版权人权益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平衡机制,合理使用制度应当延伸到数字环境中去.鉴于数字作品的特点及版权人精神权利不可转移的特性,强化版权人精神权益保护应当成为合理使用制度对数字作品问世的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