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8 毫秒
1.
王洪友 《高教研究》2004,20(2):42-44
2003年7月,法学院法学专业(国际经济法方向)等专业获准成为学校第二批品牌专业建设项目,自此学校已有近二十个专业进入品牌专业建设时期。在学院的“品牌专业”建设申报答辩会议上,许多学院均将双语教学作为专业特色,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设目标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职教品牌、品牌专业、特色专业作为湖北省职业教育品牌战略的系列举措,将为促进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实现湖北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发挥强有力的推动作用。鉴于职业教育品牌建设复杂的结构及丰富的内容,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政策分析、比较研究、模型设计、图表分析等方法,解析品牌的概念内涵,廓清职教品牌、商业品牌、普通教育品牌等理论边界,比较品牌建设与示范性建设的区别,比较职教品牌、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定位与建设重点,构建职业教育品牌钻石模型,并根据职教品牌、品牌专业及特色专业的建设内容的不同侧重,分别从内蕴核、承载体、表征面三个层面设计职教品牌、品牌专业及特色专业的结构要素,期望能为正在进行中的湖北省职业教育品牌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坚持就业为导向,加强就业品牌建设,努力打造就业品牌特色,充分发挥就业品牌效应,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顺利就业,是高校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业品牌的内涵丰富广泛,包括品牌专业、品牌服务和特色教育三个方面的内容,而打造高校就业品牌需要从三方面入手:建设品牌专业,形成核心竞争力;打造品牌服务,建设就业服务品牌;培育特色校园文化,提升品牌内涵。  相似文献   

4.
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与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品牌、特色体现质量、水平和竞争优势。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建院初期必须抓好品牌、特色专业建设,以此带动整体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文章就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与评价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5月7日,广州市教育局公布了第三批市属高职院校示范性建设专业,全市高职院校共有20个专业入选,我校独占其中5个。此次入选市级示范性建设专业的专业是:工商系市场营销专业、财经系国际金融专业、旅游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艺术设计学院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建工系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  相似文献   

6.
彰显特色提升优势精心打造非通用语种专业品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勤 《高教论坛》2005,(1):45-47,33
我校东南亚非通用语种越南语、老挝语、泰国语专业创建于20世纪60年代初,2000年增设柬埔寨语专业,同年亚非语言文学成为硕士学位点和自治区重点学科。2001年教育部批准我校为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2003年,广西教育厅批准我校越南语专业为精品专业。我校十分重视非通用语种各专业建设,紧紧瞄准彰显特色、打造品牌这一目标,坚持以注重质量和能力的教育观念为建设基础,以构建开放务实的教学体系为建设核心,以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建设重点,以充分利用得天独厚区优势和语源优势为关键平台,以丰硕喜人的科研为发展动力,形成了鲜明的办学优势和特色,真正打造出良好声誉的专业品牌。  相似文献   

7.
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本文通过对高职会计专业特色与品牌建设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比较,以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会计专业的专业特色与品牌建设为例,探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建设与品牌建设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会计专业特色与品牌建设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并指出高职会计专业特色与品牌建设研究的重点难点,旨在将专业特色和品牌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独具特色的高职会计专业。  相似文献   

8.
高职品牌专业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衡量一个学校或专业办学质量的标准是培养的人才是否畅销,用人单位是否满意。因此,应针对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特色和当前面临的形势.重视高职品牌专业建设,拟定考核品牌专业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品牌专业建设规划,转变教育观念.加大品牌专业建设的软硬件投入。  相似文献   

9.
2019年12月,教育部、财政部公布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名单。通过对入选的56所高水平建设校和253个高水平建设专业群的数据透视分析,以此来窥视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定位、新方向和新突破。通过分析发现,“双高计划”由过去注重单一专业建设转为以专业群建设为载体,类型教育特色凸显;以推动高职教育发展提质增效为重点,突出产业发展导向,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作为一项政府供给制度,注意处理好制度的变迁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既充分体现“扶优扶强”原则,引领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做优做强职教品牌;又充分考虑东西部地区的现实差异,注重地区间协同发展,着力缩小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专业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载体,是体现学校办学内涵、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水平的标志,专业设置是否合理影响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以苏沪浙皖四省2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为例,分析2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及呈现的特点,剖析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坚定高职办学定位,打造彰显特色的专业品牌;紧贴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专业;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全面科学规划专业群;政行企校四方联动,提升专业设置科学化水平四个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特色专业的品牌打造是西部边疆地区高校在新形势下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手段。文章以广西为例,建议从结合学校办学实际,遴选特色专业进行重点建设;强化特色专业的"特色";优化师资队伍,形成科研团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学管理;做好宣传六个方面对特色专业进行品牌打造。  相似文献   

12.
高校建设品牌专业必须加强与学科建设的协同,依托优势学科、转化学科优势是建设品牌专业的现实选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力学专业依托力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积极推进学科优质资源向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实践教学平台、教学模式等方面有效转化,显著提升了专业建设水平,形成了自己的专业品牌和特色,为高校加强专业建设积累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3.
特色专业的品牌打造是西部边疆地区高校在新形势下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手段.文章以广西为例,建议从结合学校办学实际,遴选特色专业进行重点建设;强化特色专业的"特色";优化师资队伍,形成科研团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学管理;做好宣传六个方面对特色专业进行品牌打造.  相似文献   

14.
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是培养区域经济建设特色人才的重要举措。文章以应用越南语专业为例,分析了特色专业建设的背景,提出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应用越南语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原则;明确了应用越南语专业特色和课程一体化建设着重从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改革、构建特色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国际化“双师型”教学团队四个方面的实践路径,形成本专业的特色和品牌,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外语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分别从学校、专业和课程三个层面出发,通过示范性高职、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等建设,以职业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先导,以办学特色、专业特色、课程特色的形成为核心,以示范、引导和辐射能力的提高为目标,主抓内涵建设,彰显高等职业教育特色,打造高等职业教育品牌。  相似文献   

16.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因地制宜地建设品牌专业,不仅有利于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且是各项学科、专业建设的核心。深入探析影响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品牌专业建设的因素对于进一步推进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品牌专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在品牌、特色专业验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品牌、特色专业验收的评判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而建立一套适合高职高专的品牌、特色专业验收的模糊评判体系尤为重要。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以品牌、特色专业验收办法的构成要素为对象,收集有关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在建立品牌、特色专业验收的模糊评价指标体系方面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特色专业作为高校的核心资源与特质资源是高校品牌的重要要素,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是提升高校生存能力与竞争能力的关键,因而高校的特色专业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河南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为例,阐述了地方普通高等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凝练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服装专业市场的品牌定位及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我国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态势强劲,但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做大做强品牌,是我国服装专业市场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建设品牌的关键就是对专业市场的品牌进行准确的定位。对服装专业市场进行品牌定位,应明确定位的主体和目标消费群体,挖掘专业市场的特色和优势,以确定鲜明的品牌形象,实现品牌定位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大力倡导“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的教风和“德业双修、学而不厌”的学风。深化学分制改革,构建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课程和教学团队建设,近年来,学校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7项,其中,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5门;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27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