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到首尔去,参加ICME 12——2012年大会基本情况介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第12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将于2012年在韩国召开,为帮助数学教育研究人员以及广大中小学数学教师更好地了解本届大会的情况,我们约请本届大会国际程序委员会(IPC)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李士锜教授就ICME的概况及本届会议的最新进展作一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第三届华人数学教育大会(CCME-3)于2018年10月26日—28日在华东师范大学隆重举行,会议以“分享华人数学教育研究成果,促进数学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主旨,邀请到克莱因奖获得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舍菲尔德教授(Alan H.Schoenfeld),首届弗赖登塔尔奖获得者、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西莉亚·赫依莱斯教授(C.Hoyles)等著名数学教育家做主题报告,还邀请到13位著名学者做大会报告。本文结合上述报告对当前数学教育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2013年6月15~16日,由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主办的"未来十年中国数学教育展望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来自国内外的数学家、数学教育专家、中小学教师等300余人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不仅有来自国内各高校的数学资深教授王建磐、史宁中、李文林、宋乃庆、郑毓信、顾泠沅、刘坚、李士铁奇、鲍建生、张广祥、章建跃等,还有来自香港的梁贯成、黄毅英,来自美国的蔡金法、来自英国的范良火以及来自新加坡的李秉彝等教授。他们分别为大会作了主题报告,从不同的视角对中国数学教育的未来作了展望。在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徐斌艳 《上海教育》2001,(12):33-34
在华东师范大学迎接50周年校庆进入倒计时的日子里,国内外数学教育专家应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Mathematical Instruction,简称 ICMI)执行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校长王建磐教授的邀请,汇集于春意盎然的师大校园,参与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和华东师大数学系联合主办的‘2001年数学教育国际研讨会’。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是国际数学联盟(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Union)下属委员会,与数十个国家的数学教育界保持密切的联系。在王建磐校长的邀请  相似文献   

5.
2013年6月22日至24日第五届国际课堂教学研究论坛在福建师范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滩分校安淑华教授,原全国数学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李士锜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来自美国、中国(大陆、台湾)等地的80多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开幕式上,福建师范大学校长助理郭警修研究员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对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到来表  相似文献   

6.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建磐教授,在他所著的<中国数学教育:传统与现实>一书中谈及的一个问题:中国数学教育的"后劲儿"如何?答案是不乐观.  相似文献   

7.
1 研究背景 技术一直是ICME(国际数学教育大会)关注的一个主题,如2008年ICME-11的大会报告之一"技术与数学教育"(P7:Technology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课题研究组"新技术在数学教与学中的应用"(TSG22:New technologies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mathematics),以及讨论组"远程教育中的问题与挑战"(DG25:Current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in dista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相似文献   

8.
2013年6月15-16日,由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主办的“未来十年中国数学教育展望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来自国内外的数学家、数学教育专家、中小学教师等300余人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不仅有来自国内各高校的数学资深教授王建磐、史宁中、李文林、宋乃庆、郑毓信、顾泠沅、刘坚、李士锖、鲍建生、张广祥、章建跃等,还有来自香港的梁贯成、黄毅英,来自美国的蔡金法、来自英国的范良火以及来自新加坡的李秉彝等教授。他们分别为大会作了主题报告,从不同的视角对中国数学教育的未来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数学发展的现状与中小学数学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青教授原是华东师范大学的一位年轻数学教授,现在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数理学部担任领导职务。本文中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数学教育需要数学家的参与,希望本文能引起读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2008,(10):47-47
9月14日,“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中国科学院李大潜院士、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副主任王杰教授、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吴建平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张济顺书记、庄辉明副校长、华东师大张奠宙教授等专家、领导到会祝贺致词.李大潜院士和王杰主任为研究中心揭牌,研究中心牌名由著名数学家王元院士题写.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1月7—8日,绿色数学教育思想及教师培训研讨会在北京教育学院召开.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严士健先生,南京大学郑毓信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李士锜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王林全教授等出席了研讨会.中央教科所、北京市教科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中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共130多人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数学教育的影响”是即将在第11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1,2008)上展出的“中国数学教育展示会”的内容之一.有关同志也正在积极从事这一方面的研究.以下从宏观的角度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而这又是笔者的一个基本建议:无论就问题或论点的表述而言,都应尽可能地明朗、准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王林全 《中学数学研究》2009,(10):F0002-F0002
第11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简称ICME11)于2008年7月6—13日在墨西哥合众国第三大城市蒙特雷举行.至今已逾一年,大会的网站http://icme11.org/仍在运作,读者能从上述网址得到有关会议的许多信息.回首大会,感触良多,引发对国际数学教育的不少思考.本文评述大会主要程序,主要活动和相关问题,同行能从中了解当前国际数学教育的热点问题与研究趋向.并从反思的角度,探讨大会给当今数学教育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第11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简称ICME11)将于2008年7月6日~13日在墨西哥合众国蒙特利举行.读者能从网址http://icmell.org/得到有关会议的许多信息.大会受到世界各国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当前,大会的准备工作正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本文介绍大会的主要程序、主要活动和相关问题,读者从中能了解当前国际数学教育的热点问题与研究趋向.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2007,(8):1-3,40
2006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的"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项目,由西南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联合申请和执行.先后在重庆(2006年11月,西南大学主办)、澳门(2006年12月,澳门数学教育研究会主办)和宁波(2007年4月,宁波教育学院主办)举行研讨会和讲习班.本纪要集中叙述数学教育部分的学术探讨成果.限于篇幅,只能记叙其中的一部分内容.本次研讨活动是在西南大学、澳门数学教育学会、宁波市教育局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支持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16.
这是范良火君在芝加哥大学的博士论文,值得一读。他的导师Z.尤西斯金是一位实力派的数学教育家。2000年在东京举办第9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尤西斯金是美国代表团的团长,其地位可见一斑。华东师范大学和尤西斯金教授的交往,最初由陈昌平教授发出邀请,来校访问时唐瑞芬先生任翻译。后来我两次访问芝  相似文献   

17.
《人民教育》2012,(18):49
为继续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人民教育编辑部将与浙江杭州市上城区教育行政部门联合举办第三届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鉴于中国教育的发展进程,本次峰会的主题定为"数学教育质量提升",并从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数学文化、数学教育评价、研究儿童等四个分主题展开深度研究,仍以"研究课+学术报告"的方式进行,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大会专家报告主要有:东北师大原校长、新课标修订组组长史宁中:《数学教育的关键问题》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新课标修订组成员顾沛:《从"两基"到"四基"如何落实》  相似文献   

18.
方均斌 《数学教学》2009,(3):F0002-F0002
李秉彝教授是新加坡著名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2008年岁尾来宁波、温州、上海访问.本刊名誉主编张奠宙教授与李先生是多年的朋友,温州大学方均斌老师恰好在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访问.于是三人围绕着数学教育进行了多次谈话.方老师作为主持人,负责向两位教授提问,并将谈话记录整理成文.谈话内容颇多,按照内容划分为若干主题.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第14届国际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ICCE,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sin Education)在北京召开,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本次大会主席李芳乐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大会程序委员会联席主席Riichiro Mizoguchi教授(日本大阪大学)、Pierre Dillen-bourg教授(瑞士洛桑技术联邦学院)、祝智庭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以及来自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日本、美国、英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和代表240余人出席了大会。本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承办,并得到了教育部和中国人工智能协会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在2004年召开的第10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0)上,首次为国际数学教育的杰出专家分别颁发了菲力克·克莱因奖和汉斯·弗赖登塔尔奖,从此,数学教育界有了自己的国际大奖.在2008年召开的第11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1)上,再次为国际数学教育的杰出专家分别颁发了上述两项大奖.从此,国际数学教育奖的颁发走向正规化,每两年评出两奖获奖者各一人,每四年在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为四位得奖专家颁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