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上海市青少年赛艇运动员CKMM基因(A/G)多态性分布特点以及该基因不同基因型与有氧训练的敏感性进行了相关研究,探寻CKMM基因(A/G)多态性与有氧耐力训练敏感性的关联关系,为不同项目当中的优秀耐力运动员的早期选材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理论依据。方法研究通过对上海市青少年赛艇运动员作为实验组,并选取上海市优秀赛艇运动员以及上海市汉族人群作为对照组,通过与青少年赛艇运动员进行多态性分布的比较,确定具有良好有氧耐力训练敏感性的CKMM基因多态位点标记。结果 CKMM基因经过基因杂交显色法之后得到3种基因型:A/A型、A/G型和G/G型。在青少年赛艇运动员、上海市汉族人群以及优秀赛艇运动员的三种基因型分布分别是:A/A型为71.6%、69.2%、54.6%;A/G型为:24.3%、22%、30.9%:G/G型为4%、8.8%、14.4%。结论 (1)上海市青少年赛艇运动员与上海市优秀赛艇运动员CKMM基因(A/G)多态性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不同基因型运动员对运动训练的敏感性可能不同。(2)上海市青少年赛艇运动员与上海市汉族人群的CKMM基因(A/G)多态性分布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初步判断青少年赛艇运动员CKMM基因(A/G)多态性分布没有群体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游泳     
G861.1.G804.2 20013635优秀游泳运动员无氧耐力训练周期中 IAT 和 T/C 值=Changes of IAT and T/C ratio during anaerobicendurance training in elite swimmers[刊,中,A]/李越,俞建忠∥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5(4).-41-43,66表2参10(XH)游泳∥无氧训练∥耐力训练∥优秀运动员∥睾酮∥血清∥皮质醇∥无氧阈无氧耐力训练周期中血清睾酮(T)与血清皮质醇(C)比值和个体无氧阂(IAT)发生变化。其变化形式表现为:在训练周期中 T/C 值和 IAT 发生变化的时间和程度不同:在训练周期中男游泳运动员与女游泳运动员的 T/C 值和 IAT 变化的时间和程度不同。通过对上述不同变化的分析研究,旨在为优秀游泳运动员安排无氧耐力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水平耐力运动员高强度间歇训练的生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勇  李之俊 《体育科研》2005,26(5):66-69
次最大强度训练对经过长期训练的高水平耐力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和相关生理指标的提高作用甚少。研究发现通过高强度的间歇训练(HIT)可以提高他们的运动成绩。但是,关于高水平耐力运动员 HIT 的相关生理机制并不十分清楚。本文就高水平耐力运动员高强度间歇训练的相关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加以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的无氧耐力训练是一项基本训练,对巩固少年中长跑运动员有氧耐力和提高专项运动成绩至关重要。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经过低龄时期大量的有氧耐力训练,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为了深入进行专项训练,促使专项成绩的提高,只有在无氧耐力的训练这一重要环节上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把原有的基础转移到专项运动水平上来。笔者在少年中长跑训练中采用超长距离训练和"间歇(变速)跑"训练法相结合等手段,使运动员专项运动成绩有较大的提高。 1、训练方法: 1.1 训练方法的选择: 中长跑训练方法以发展代谢为主的主要有:间歇(变速)跑和间歇短跑。由于间歇短跑要求运动  相似文献   

5.
安静时脉率     
脉率能反映一个运动员身体与心理的状态,在耐力项目训练中被广泛用来评价训练效果和恢复情况。人们普遍认为安静时的慢脉率可给耐力运动员创造具有竞争的能力。例如,一个安静时脉搏只有40次/分的运动员,大强度运动心率达到180次/分,那么他将有140次的储备。  相似文献   

6.
划船运动主要是有氧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最大吸氧量(VO_2max)被公认为是决定运动员有氧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和耐力成绩呈显著相关。研究表明,耐力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比其它项目的运动员为高。但由于最大吸氧量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所以耐力运动员所具有的较高的最大吸氧量主要是由于运动员自然选择、自然淘汰的结果而不是训练的结果。近年来进一步研究发现,耐力运动员的成绩与无氧阈的相关比最大吸氧量更为密切。研究还表明,无氧阈可通过耐力运动训练得到提高。所以测定耐力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无氧阀尤为必要,无氧阈  相似文献   

7.
曾宾 《中华武术》2022,(1):35-36
近几年中长跑在国际上热度非常高,中长跑比赛对于运动员的素质方面的要求比较高,教练员需要注重对运动员进行耐力和速度的综合性训练,才能有效提高运动员的中长跑成绩。为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长跑运动训练实践过程中的耐力素质训练及其提升方法展开研究,旨为中长跑训练中的耐力素质训练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为研究方法,以山东省淄博市理工大学校足球队的队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1进行传统的耐力训练;实验组2结合技战术进行有球的耐力训练,三个月之后以最大摄氧(VO2max)、无氧功率(P)、血乳酸(BL)为指标,将两组测得的指标数值进行统计分析与对比,结果显示有球的耐力训练方法优越于传统的耐力训练法,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综合能力,并且有效地提高该校校足球队运动员耐力水平,为普通高校足球耐力训练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少年儿童足球运动员耐力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出发,结合从事少体校足球队训练工作的体会,简述了儿童,少年足球运动员耐力训练的三个阶段划分,提出了10—13岁的足球运动员可以进行大运动负荷的耐力训练,但在青春发育快速增长期(14—15岁)的足球运动员不宜进行大运动负荷的较大强度的耐力训练的观点,供少儿足球训练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自 1968年第 1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墨西哥城 (海拔 2 2 5 0m)举行的决定做出后 ,世界各国的体育运动组织者和教练员先后对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工作。多数研究表明 ,运动员在高原环境中(中等海拔高度 )训练 ,能促进运动员的心肺发展 ,提高氧的吸收、运送和利用率等 ,从而使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得到提高。另外 ,高原低氧环境刺激机体 ,使造血功能增强 ,运动员体内红细胞数和血色素等增加 ,从而使体内“运输”氧的功能得到提高。从这些理论可得出耐力性运动项目在高原进行训练是可以提高专项运动成绩的。但多年来 ,有的训练…  相似文献   

11.
正马拉松是一项以有氧耐力为主的长时间耐力性项目,运动员的有氧耐力的好坏,直接影响成绩。耐力是基础中的基础,直接反映出一个运动员能源物质储备的大小,有氧代谢能力的高低及运动器官组织的抗疲劳能力的强弱。运动生理学分析:马拉松的供能形式是98%的有氧,无氧供能仅占2%。它的训练负荷应保持较高的耗氧水平,目的是打破摄氧量与需氧量之间的稳定状态,进一步提高有氧能力,在训练中需要进行高水平的耗氧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有氧代谢供能能力。在实际训练中无氧代谢练习仅占3%,有氧无氧混合练习占1 7%,而有氧代谢练习要占80%。科学地提高马拉松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王钢 《冰雪运动》2007,29(5):1-5
研究目的:探究高住低训法(HiLo)对提高运动员身体耐力要素的效果和机理,掌握HiLo实施过程中血象指标在不同暴露期的真实释放情况,认识HiLo时的血象指标的变化规律,为HiLo应用训练提供应用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采用实验法测定优秀耐力性项目运动员(HiLo)前后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研究结果:实验表明,中等强度训练的低氧暴露能有效提高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RET)、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蛋白含量(MCH)及血球压积(Hct)水平,明显提高短道速滑、自行车等项目运动员身体机能和耐力水平。  相似文献   

13.
无氧耐力训练周期中血清睾酮(T)与血清皮质醇(C)比值和个体无氧阈(IAT)发生变化。其变化形式表现为:在训练周期中T/C值和IAT发生变化的时间和程度不同;在训练周期中男游泳运动员与女游泳运动员的T/C值和IAT变化的时间和程度不同。通过对上述不同变化的分析研究,旨在为优秀游泳运动员安排无氧耐力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以24名11~15岁年龄段的男子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人,进行为期8周的训练。训练前后对实验组进行200m×7多级递增负荷测试及50m自由泳专项测试,从而了解有氧耐力的训练效果,为基层青少年运动员有氧耐力训练提供参考,也为改善和提高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最大有氧耐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如 何改善优秀速滑运动员的机能素质水平是训练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也是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所在。在多年的训练实践中 ,在改善运动员的机能素质方面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1 耐力素质耐力素质是身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大全能速滑就更应具备这种相应的耐力素质水平。耐力训练要根据它的目的性和训练中的不同角度来划分。耐力训练有很多种类 ,大致可归纳为 4种类型的耐力性练习。1 1 根据运动项目所需时间的耐力训练短时间的耐力训练 ,40s-2min之间所需要的耐力素质 ,这种练习中的能量供应主要是通过无氧过程提供氧债很高…  相似文献   

16.
通过比较不同强度模拟HiLo与常氧训练对白细胞及其分类指标的影响,研究不同强度模拟高住低练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将SD大鼠随机分成6大组(16小组):常氧安静组(8CC)、常氧高强度组(TCH)、常氧低强度组(TEL)、模拟HiLo安静组(CGD)、模拟HiLo高强度组(TGDH)和模拟HiLo低强度组(TGDL)。5周低强度训练6周高强度训练结束后分别取样,测得白细胞及其分类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间歇性低氧暴露与急性运动的双重刺激比单纯的急性运动更加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长期的有氧耐力训练、无氧耐力训练后即刻免疫机能显著下降,休息后可恢复;此外,模拟高住低练可以提高机体对极限负荷适应能力,从而改善机体的免疫能力,这将为运动员模拟高住低练时机体监控和评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短距离速滑耐力训练特征进行了研究.着重就教练员对短距离速滑耐力训练的认识情况,优秀短距离速滑运动员耐力素质训练手段选择,短距离速滑耐力训练的方法及基本要求,短距离速滑耐力训练的负荷安排和优秀短距离速滑运动员耐力训练评述等5个方面进行了阐释,以期为短距离速滑耐力训练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研究常氧耐力训练、低氧刺激以及低氧耐力训练4周后,AMPKα2转基因鼠和AMPKα2基因敲除鼠骨骼肌AMPKα1/α2磷酸化、核内PPARα蛋白含量,探讨低氧训练下AMPKα对PPARα的影响.方法:C57BL/6J野生小鼠、AMPKα2基因高表达和AMPKα2基因敲除鼠各4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常氧安静对照组,常氧耐力训练组,低氧安静对照组,低氧耐力训练,每组10只.耐力训练组小鼠训练设计为:每天1小时坡度为0,速度为12 m/min的跑台训练,每周6天,持续4周.低氧方案为:每天间歇性低氧8小时,模拟海拔4500 m左右的低氧环境.测定磷酸化AMPK(Thr172)、核内PPARα蛋白含量以及PPARαmRNA含量.结果:1)四周低氧耐力训练可激活骨骼肌AMPK,促进AMPKα磷酸化;2)四周低氧耐力训练显著增加骨骼肌核内PPARα蛋白的表达;3)与WT鼠相比,低氧耐力训练显著增加OE鼠AMPKα磷酸化和核内PPARα蛋白表达,显著降低KO鼠AMPKα磷酸化和核内PPARα蛋白表达.提示核内PPARα蛋白水平与AMPK激活后的AMPKα磷酸化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武术套路运动员身体训练控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综合性研究方法,对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机能状况(有氧耐力、无氧耐力)与运动能力(力量、速度、灵敏和柔韧等)以及专项技术训练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为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身体训练实施有效的控制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0.
浅析散打运动员专项耐力的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对散打运动员专项耐力的训练进行了研究。就散打运动员的专项耐力从特点、能量代谢的要求以及训练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重点运用间歇训练法,从练习持续时间、练习负荷强度、练习重复次数和组数、每次(组)练习的间歇时间、间歇时间的休息方式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为科学地进行散打专项耐力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