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近5年来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部位、损伤发生率及发生时期等进行了调查,找出了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及损伤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提出了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今后训练预防受伤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投掷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与预防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投掷项目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投掷各单项运动损伤部位的统计;投掷各项目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投掷运动员预防运动损伤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进入北京体育大学82名投掷专项本科生的运动损伤调查分析,投掷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率是100%.引起运动损伤的原因依次是:错误的技术动作、运动负荷过大造成机体疲劳、准备活动不当、缺乏医务监督等;此现象反应了我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的投掷运动员的现阶段训练状况.  相似文献   

3.
对参加第十届全运会的15个省市72名蹦床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追踪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运动损伤的部位主要分布在膝关节、腰部、踝部和颈部.损伤的类型主要为筋膜韧带损伤,占21.48%;肌肉损伤,占19.01%;骨软骨损伤,占13.73%;肌腱损伤,占13.03%.发生损伤的原因主要是疲劳、要领错误和专注性差.通过对损伤原因的分析,提出了预防损伤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调查访问等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规律以及愈后效果等.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100%;以急性损伤和中、轻度损伤为主;以关节韧带损伤、肌肉损伤、滑囊炎、软组织挫伤为主;运动损伤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膝、踝、肘、腕和肩关节等;运动损伤发生于日常的专项训练与身体素质训练时期.导致运动损伤的原因包括:运动性疲劳或运动量过大、专项训练过多、局部负担过重、自我保护意识差、心理状态不佳、带伤训练或比赛、准备活动不充分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膝、踝关节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统计,了解引起篮球运动中膝、踩关节运动损伤的原因及有效的预防方法,从而使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有效防止及减少此类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广东省高校近千名不同专项运动员进行运动损伤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校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病率为19.7%,受伤者人均受伤1.47次/人;高校运动员最易出现的运动损伤是肌肉拉伤、扭伤或挫伤和肌腱韧带损伤,较严重的运动创伤是骨折或骨裂伤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踝关节、膝关节和大腿部位;受伤比率最高的运动项目是篮球、足球和武术;运动损伤以急性损伤为主,且在训练中所受运动创伤以轻伤和中度创伤为主,受伤后运动员适当休息或调整训练计划后大多会快速痊愈。  相似文献   

7.
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与预防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从引起运动损伤的心理学角度综述了引起运动员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提出导致运动损伤与个性因素,生活应激刺激,情绪,社会支持等心理因素有关,提高运动员的认知水平,加强心理技能训练,重视社会支持系统有利于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及其心理康复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在的竞技体育,运动员随着比赛强度和对抗的不断增强,运动损伤发生率越来越高,大多数学者对运动员损伤的研究是从心理、医学、训练等方面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从心理训练方面和运动损伤有机结合,以期望通过可行的方法探索出一条解决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心理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训练、比赛期间运动损伤特点的调查,分析该项目在青少年群体中运动损伤发生的机制、原因,运用KazemiM的损伤调查问卷,对123名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男运动员70名,女运动员53名)进行问卷调查为青少年业余跆拳道运动员训练、比赛过程中预防损伤发生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水平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参加中国棒球联赛6个队中的88名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显示出棒球运动员损伤发生率较高,以肩、肘、腰、膝、踝、手腕部位为多,其中肩关节和肘关节损伤与本项目运动特点关系最为密切;损伤原因中以疲劳性运动损伤最突出。建议在训练中应重视医务监督,保证充分合理的准备活动,发生损伤后予以及时治疗。主要对棒球运动员损伤部位中的损伤最为突出的肩关节和肘关节的损伤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与预防措施,以便在今后的棒球训练与比赛中,预防和减少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四个奥运水上项目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运动损伤的发生与训练的年限运动员的年龄及项目技术特点有关;(2)运动损伤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腰、腿、膝等部位,造成损伤的原因除项目特点和训练手段外,主要是大强度超负荷训练造成的,建议加强训练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2.
对170名击剑运动员损伤进行调查,探索击剑运动员损伤的发病规律,从而采取适当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调查结果表明:击剑运动损伤以慢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为主,其中发生在膝关节的髌腱腱围炎(占16.22%)、髌骨软骨病(占15.32%)、髌尖末端病(占13.96%)和躯干部位的腰背肌肉筋膜炎(占13.29%)最为多见;而急性损伤主要以肌肉拉伤(占12.61%)为主。损伤的原因主要有局部负荷过重(占25.23%)、准备活动不充分(占20.27%)、技术错误(占15.54%)等。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水平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高水平健美操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健美操运动中易出现的损伤类别,较易受伤的部位,以及运动中产生损伤的原因,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掌握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做好预防工作就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从而保证训练和比赛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更好了解我国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情况,为篮球运动损伤的防治提供合理化理论依据。方法:以参加全国篮球比赛的144名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运动创伤发生的组织、性质、原因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运动损伤总人数的43%为前锋位置运动员,113人次受伤案例中部位发生情况有所不同,60名受伤运动员中29名运动员发生于专项训练、26名运动员发生于比赛,60名受伤运动员中28名运动员表现出明显好转的特点,104名运动员在训练时佩戴运动护具(佩戴护具比例达到72.22%)。结论:运动损伤防护应特别注意专项训练和比赛时期,并要求运动员佩戴运动护具是防治运动损伤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四个水上奥运项目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现状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四个水上奥运项目损伤的研究情况及损伤内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游泳和跳水项目运动员专项训练四年后损伤发病率较高;大强度超负荷训练是导致四个水上奥运项目损伤的主要原因;跳水运动员急性损伤发生较多;我国对四个水上奥运项目运动损伤的研究起步较晚。通过研究了解目前国内外对四个水上奥运项目运动损伤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体育锻炼中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大学生课内外体育锻炼中运动员损伤情况的调查, 分析并统计出各项运动损伤的原因、性质及占整体损伤的百分比和总损伤率, 最后针对分析的结果, 提出预防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体院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我国体院优秀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现状的调查以及现场统计来了解、认识排球运动损伤的特点及原因,结合查阅大量有关资料,综合人体解剖学与力学规律,分析引起损伤的解剖学原因与直接原因,得出排球运动损伤的结果资料,以期为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促进技术的提高和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等提供有益的帮助。通过对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旨在探索排球运动中的损伤发生规律、病因,进而为指导预防运动创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足球运动员的损伤研究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多年来,运动损伤一直困扰着足球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导致科学的系统训练和比赛难以正常进行。严重地阻碍了足球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世界各足球强国都把防治运动损伤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进行研究。笔者对全国217名足球运动员的459例常见损伤,进行了调查统计和分析,力求探索足球运动损伤的原因,寻找预防的措施,从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 ,运动损伤一直影响着田径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 ,使科学系统的训练和比赛难以按计划正常进行 ,导致一批有前途的运动员过早地离开田径场 ,严重阻碍了田径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 ,本文对田径运动中的常见损伤进行了调查统计和分析 ,力求探索损伤的原因 ,提出对策 ,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从而进一步推动田径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篮球运动损伤的分布特点及其相关的病因学进行了调研分析。我国优秀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患病率为36.40%;损伤种类多为关节囊及韧带损伤、髌骨劳损和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等;损伤多发部位依次为膝、踝、腰部等;具有明显的运动专项特点;自我保护能力差、技术动作有缺点及准备活动做得不好是主要的损伤原因;落地、倒地及传接抢断球是主要的损伤动作;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是构成运动损伤在伤种、病程、受伤部位等方面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