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矛盾运动的"相持状态"与"相持矛盾"本质属性一致,并互为条件与依存。相持矛盾是重中之重,是紧联社会实际的矛盾,对之认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化解社会矛盾,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是政法机关的基本职能。本文分析了当前司法环节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和司法机关职能部门与社会矛盾化解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探索完善司法环节化解社会矛盾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转型期社会矛盾频发已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是社会管理的重大课题。大调解机制作为化解新时期社会矛盾的一种全新手段其运行对解决社会矛盾、化解社会冲突成效显著。论文对这一机制进行描述和分析,并思考其完善措施以期能促进其在社会管理中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矛盾大量地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具有矛盾主体的多元性和内容的复杂性、矛盾形式的多元性和性质的复杂性等特点。其主要成因既有体制上的弊端 ,又有腐败现象的影响 ,还与某些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方法有关。解决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 ,重点要深化改革 ,遏制和消除腐败 ,转变干部作风 ,改进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以资本主义社会为蓝本,对欧洲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矛盾展开深入研究,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思想。毛泽东则在前人的基础上,在具体的实践中,在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解决策略,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基本特征等方面,做出了独特的理论贡献,成为马克思主义学说史上完整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第一人,但是不可否认,这一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并对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和谐社会的建立过程实质上就是解决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利益主体关系的冲突与矛盾,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达到和谐的过程。所以,深入系统地研究我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不仅为政府有针对性地化解各种矛盾提供对策性建议,而且对于“和谐吉林”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是新时代我国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之一。第三方作为社会力量介入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它既是协同治理理论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应用,也是对社会矛盾新特征和价值诉求的深刻把握。它以专业性、中立性、开放性契合社会矛盾的可调节性质,拓展了社会治理的效能,弥补了政府全能性管理的不足。然而,第三方介入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仍面临诸多挑战,亟需大力培育第三方组织,完善第三方介入的工作制度,加强第三方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和法治建设,使第三方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中更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两论"的理论思想蕴含丰富,影响深远,对于包括生产生活、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等方面在内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都有着普遍的指导价值,本文试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层面分析"两论"对贫富差距、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代价、廉政与腐败等社会矛盾与冲突的指导意义:在贫富差距矛盾问题上,应用历史唯物的观点认识贫富差距的现实存在,用辩证发展的观点认识贫富差距矛盾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在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代价的矛盾问题上,应用实践的观点研究经济发展规律,用科学发展的观点解决这一矛盾;在廉政与腐败的矛盾问题上,应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把握矛盾的主次方面,同时注意矛盾主次方面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农村基层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且具有群体性和激烈性的发展趋势,成为影响农村和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基层法治的欠缺是农村社会矛盾纠结的重要根源。有效化解农村基层社会矛盾,必须要重视寻求法治化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当前,进入社会快速转型时期,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形势受经济发展落后、阶层利益分化、多元文化整合等因素的影响,各类社会矛盾凸显。现有的维稳机制滞后,难以适应民族地区的复杂形势。有必要将民族地区维稳机制纳入法治视域之下进行考量,构建有效容纳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多元化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社会稳定预警机制、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当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以后,“以人为本”这一命题便受到了哲学界的极大关注。有人把它作为本体论的命题,有人把它作为价值论的命题,有人强调它凸显了人道主义。本文认为,它是涵盖着本体论、价值论和历史观的全面性命题,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研究现实人及其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以及现实人在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中所具有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2.
精神是社会意识的最高层面,贵阳城市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区域化、具体化、特殊化和个别化的典型案例,是具有时间原发性和空间原创性的思想传统和地域文化,是伴随着民族兴衰、时空延伸而不断损益的反映一个民族相对稳定的本质特征、核心价值和心灵支柱。中共贵阳市委把“知行合一,协力争先”作为贵阳精神来加以培养,有着充分的学理依据。知与行的关系,需要作一历史考察,孔子对“知”有多方面的论述,从孔子到王阳明,知行关系展开为若干方面,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则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最终完成了他的理论建构。“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贵阳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知行合一”、“协力”、“争先”、“同心”与“协力”、“协力”与“争先”等范畴及其相互关系的论述,得出结论认为:“知行合一,‘协力争先”作为贵阳精神,它是一种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种人格操守和精神境界,是做人的道德准则和具体的处世原则,是人们实现其价值目标的方法论原则,是人们行动的指针和催人奋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著作《墨子》记述了他周游列国,宣传墨家思想和主张,人人要相爱相利,社会要避免战争.墨子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即大家都象爱自己一样爱别人,人不分贵贱,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兼爱"、"非攻",是整个墨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墨子》所包含的哲学思想,代表着社会的进步.墨家学说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有个别同志认为,阶级斗争已不是我国社会生活的主要矛盾,再谈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已经过时了。而事实上,根据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只要有阶级斗争就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只要是政治上的"过渡时期"就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并没有过时。只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才能保证"过渡时期"的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居民体育倾向性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Scanlan等人提出的运动倾向性理论模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了城市居民体育倾向性5因素结构模型。根据确定的5个决定因素和体育倾向性的操作定义,编制了相应调查问卷,通过对4143名我国城市居民实测,建立体育倾向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体育倾向性模型符合我国城市居民,其中运动乐趣、个人投入、参与机会和参与选择4因素对体育倾向性有影响,社会约束对体育倾向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类型之一,应以人作为根本的出发点,而不应单纯地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在反思人的个性发展诉求及新时代主体发展的需求,并对职业教育本身超越性进行探讨之后,更应充分体现完整的主体性,以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进而实现主体的最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其谊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是董仲舒提出的重要命题 ,在后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对于这一命题的真正含义 ,自古以来就存在不同理解 ,进而导致了对于命题的不同评价。事实上 ,这一命题所处理的 ,不是社会道德与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 ,而是个体行为的道德选择问题 ,因此 ,命题的本义是要求人们严格遵循封建道德 ,抑制自身的私欲 ,使个体私利服从于社会道德和社会整体利益。作为处理个人私利与社会道德、社会整体利益之间关系的一项一般原则 ,该命题至今仍有积极价值 ,值得批判继承。  相似文献   

18.
明清两代对《水浒传》的诠释有着明显不同:明人认为是“忠义”之作,清人则认为是“诲盗”之作;明人对宋江称赏有加,清人则对之深恶痛绝.之所以产生这种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见解,主要是时代和社会环境使然.但某一见解一旦形成,又会造成深远影响.这种现象应引起今人的高度重视,以避免在对古典名著进行诠释时,出现不必要的失误.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小说中普遍存在“心理缺失”现象。其形式表现为叙述视角等技法的长期滞后,直接原因是古代小说家游戏、载道等偏颇落后的文学观,根本原因是社会生活黑暗严酷个体无法把握个人命运、民族文化中缺乏个体精神的存在空间。从美学观念看则与古代小说家创作上没有明确的“审美距离”意识有关。  相似文献   

20.
“底层文学”热是21世纪出现的文学现象,文中围绕底层文学创作,对其进行文化透视和反思。揭示了底层文学成为“热”的文化动因:契合了当前社会现状的迫切需要;充分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和期待视;现实主义的品格和刚毅质朴的文风满足了相当部分评论家、批评家的审美期许。同时,底层文学也存在着作家缺乏对底层生活的挖掘及底层经验的表达、“题材决定论”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