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喂——出来》是日本著名作家星新一所著的一篇微型小说,被安放于以“人与自然环境”为主题的人教版初中《语文》八(下)第三单元,与其他四篇“以不同题材,从不同角度,表达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教师教学用书》语)的文章为伍。方案A即基于此,充分重视此文与本单元其他文章的联系,拟从文章内容上探究,以“环保”立意,选择客体“洞”为突破口.侧重自然反噬人类带来的警示。  相似文献   

2.
《语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教学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课程总目标”里,专门设立了一个目标.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  相似文献   

3.
在《语教学之友》第4期(总第268期)上有一篇题为《语知识构建之刍议》的章。作看到了因新课标指出“语知识不宜刻意追求系统和完整”而引起的“淡化语知识教学的倾向”。章便由对这种倾向的“大声疾呼”始,经过构建语知识必要性、困难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话题,而其中的核心问题无外乎是语文课堂“教什么”和“怎么教”。“教什么”,指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确定等,是对教学内容的理性思考;“怎么教”,指选择什么方法来实施教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侧重于材料的呈现和组织形式。近日,笔者有幸参加教研活动,三次执教《诺贝尔》(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内容)。三次执教,三次打磨,三次提升,笔者对语文课堂有了一些深入思考,逐渐厘清了语文课堂“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基本内涵、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戏剧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必选,但相较于散文小说、诗歌之类,所占比例甚微。戏剧的文本特征是什么?戏剧文本可以教些什么?我们的老师实际在教些什么?戏剧教学如何实现从“这一篇”到“这一类”的跨越?诸如此类问题的研讨,似乎并不多见。但是,戏剧的教学内容该如何确定?  相似文献   

6.
论述文教学要根据学生实际选择语篇构建语境,确定教学内容。语境的选择当从内语境向外语境拓展;外语境不是客观外在的,不要笼统叙述,要由语篇构建。语句、语篇包括课文不仅作为学习的对象,更在于它们是语境中对话生成意义的载体。  相似文献   

7.
《语课程标准》明确把“语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素养的养成和发展”放到了语教学的重要位置。在这个前提下,新课程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并强调“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郭根福 《天津教育》2004,(11):36-37
《语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因此,提高语综合性学习的效率,是落实《语课程标准》精神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必须根据语综合性学习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一、缘起《外国小说欣赏》作为选修课程,教学难度不小。小说欣赏选修课怎么教,没有现成样板:教材以“话题”和“例文”结合的方式编撰.八个“话题”引入了较新的文艺理论研究成果.十六篇“例文”很多是陌生的篇什。如何选择和呈现教学内容?我们特地策划了主题为“外国小说怎么教”的教研活动.  相似文献   

10.
韩军老师的公开课《雷雨》与众不同,切入角度新颖,以“周”字贯穿教学,梳理情节,阐述人物,描绘命运,概括主旨,终抵“神秘”.其教学核心内容是对“五重神秘”的深度解读,教学目标是分析《雷雨》的“神秘”性,学会用文学的“神秘主义”审美观欣赏这部戏剧.但本文作者认为这种基本文解读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溢于中学语文课程之外的.本文尝试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人教版与苏教版《雷雨(节选)》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新颂布的《语课程标准》给语教学带来了“福音”——人性的复归。于漪老师认为:人精神的内涵应包括知、情、意等方面,主要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又有人说:“人精神集中的特点就是对人心理的滋养作用。”还有人认为:“人精神是人类明成果的思想内核,也是对人类的现状、将来的关注与责任。”人性在语教学上强调的则是在掌握了基本语知识、技巧的基础上,侧重于学生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侧重于建立学科与社会、化、伦理的联系,侧重于学生个性和性格的发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92、9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初步体会概率思想。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当前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忽视主题意义和缺乏语篇意识等问题,结合人教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4 I Have a Pen Pal两节词汇课的教学案例,提出了“立足单元整体,定位主题意义;活用教学资源,探究主题意义;注重情感体验,内化主题意义”的词汇教学方法,旨在引导学生在语篇中通过听、说、读、看、写等语言活动探究主题意义,内化词汇知识,发展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张丽梅 《甘肃教育》2022,(23):111-114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提出:“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以不同类型的语篇为依托,融入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学习要求,以单元的形式呈现。”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素养导向下的课堂转型的一个必要抓手。可以使单元教学内容以整体、大框架进行解读,建立系统的授课内容和课时结构,凸显新旧知识的衔接和整合应用,体现学习的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准备策略1.注重实效地设计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内容范同时,一定要全面考虑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领域,不可有所偏废,而在具体每节课中,教学目标又要有不同的侧重点.不同的课,有的侧重在知识,有的侧重在能力,有的侧重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同的实践活动,有的侧重在方案设计,有的侧重在熟练技能,有的侧重在结果处理;同样是获取信息,有的侧重在信息的收集,有的侧重在信息的处理和加工,有的侧重在信息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语文的教学内容,从教的方面说,指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对教材所进行的教学化处理,既包括对现有教材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其含义也是指教师要对教材做出合理的甚至是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化处理。但是,长期以来.如何从“教材内容”中选择、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这就致使语文教学中,不但有些旧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而且产生出许多新的问题。比如,把课文内容作为唯一的教学内容,阅读教学只有内容的理解没有语言的品味,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得意忘“形”;比如,由于对“超越教材”的片面理解,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大量的目标不明、作用不大的拓展延伸,产生了非语文与泛语文的弊端等等。那么,在具体的一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们要如何从“教材内容”中选择、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以此来提高语文教学的功效呢?本文以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花钟》的备课及教学中的有关情况为例,谈谈本人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
沈冲芬 《英语教师》2023,(5):184-190
阐述将戏剧引入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以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Unit 6 How do you feel?为例,探究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的英语戏剧活动建构,并对通过戏剧教学促进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效果进行总结。提出将戏剧引入英语单元教学,能够让单元教学整体设计和整体运作更具连续性和完整性,将知识和技能的发展融入语境、语篇和语用,以语言运用为目的,带动语言知识的内化和语言能力的转化,在有意义的戏剧情境中促进学生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提升其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 《〈论语〉十则》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5篇课文。第二单元仍然继续着第一单元所谈论的“人生”这个话题,所选课文侧重于对人生的理解和选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语篇教学应该在师生交往活动的过程中进行,即通过听、说、读为主的活动进行。而针对《牛津小学英语》A板块都是对话形式的特点,语篇教学就应更多地体现对话教学的特点,通过更多的有意义的师生对话交流来训练学生的听说技能,提高学生的对话能力,这与教材编者的意图不谋而合。"对话味"缺失成为当前《牛津小学英语》A板块语篇教学的一片"荒地",因为从广义上说,语篇教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阅读教学,而且适用于听说、写的教与学。"语篇味"和"对话味"兼具才是小学英语对话语篇教学的理想形态。笔者认为,在对话语篇教学中,教师  相似文献   

20.
周永文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5期上发表了《“定篇”化:古诗文教材教学的基本取向》。开宗明义提出了古诗教学应该把古诗文处理成“定篇化”的观点。他分为三点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